校友專訪 | 周琳:積跬步,至千裡

2021-02-23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校友會

在校的幾年時間裡,周琳付出了大量時間研究課題。她喜歡動腦,會充分挖掘每一個實驗結果背後的信息,並善於分析、歸納和總結。周琳校友詳細地描述了日復一日的科研生活:每天早上8點半起床,簡單洗漱,不化妝,在超市買一個麵包,到實驗室吃早餐。上午的時間大部分是在檢索課題相關的最新論文,也會關注一下本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期刊上最新發表的論文,同時總結歸納一下前一天的實驗數據,計劃一下今天要做哪些實驗,需要做多大量,比如1g還是0.1g,寫在實驗記錄本上。11點半左右吃午飯,中午午休到2點,下午在實驗室開始做實驗,實驗時間通常在3-4小時,做完實驗把實驗現象整理在實驗記錄本上,檢查一下通風櫥周圍的物品。6點左右吃晚餐。晚餐後回到實驗室,觀察一下實驗現象。有些實驗的反應時間較短,晚上可以做後處理,過柱子、提純,做核磁表徵等;有些反應需要過夜,則需要檢查實驗條件是否正常。之後回到座位繼續看文獻,有時會和同課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課題進展和困難,晚上11點左右回宿舍。

周末也有任務需要完成。每周六是交周報告的日子,周日則要開組會。因此,周琳校友通常周五都會趕一下進度,多做幾個實驗,讓周六的報告內容更豐富一些,周日開組會時大家輪流講大報告和課題進展,她也通常在周六就把PPT做好,再試講一下。

在南燕的生活緊張而充實,不覺便迎來了畢業。周琳校友坦言,博士畢業時確實有些迷茫,但好在幾種選擇都比較明確。第一個是繼續做科研,可以出國或在國內做博士後、到研究所或高校做科研、進藥廠或材料廠做研發等。第二個是做專利方面的工作,或者做項目管理。第三個是到高校當老師,有編制,能獲得大城市的戶口,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第四個是轉做證券領域的行業研究,工作壓力大,但收入也高,能用上專業背景。剛畢業的周琳不想繼續從事純科研工作,但做純行政工作又浪費了5年所學,基於這種考慮,她最終鎖定了檢測行業的項目申報和項目管理方向。檢測行業既與專業背景相關,又貼合實際,做技術優化多一些,純科研或是發表論文的要求少一些,是一個比較好的過渡。「我找工作很順利,先在51 Job上投簡歷,面試了三家單位,最後進了一家檢測公司,入職半年主要做檢測設備研發、項目申報和項目管理工作。半年後進到總部,一直工作到現在。」

相關焦點

  • 【2020科達驕傲候選人】積跬步以至千裡,技術小白成專家——許立坤
    2014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調至深加工技術部,從事幹法磨邊機的主設計工作。幹法磨邊線作為科達的原創產品,市場佔有率和客戶評價並沒有設計初期預設的那般滿意。成本高、對角線不穩定、除塵效果差等問題嚴重製約了幹磨線的銷售及推廣,許立坤在調入深加工技術部後,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逐個研究分析,深入客戶現場了解調研,加班加點、滿身灰塵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 積跬步方致千裡:5G智慧型手機超級體驗背後靠什麼?
    接下來通過Rel-16,5G將擴展至垂直行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車行業。5G V2X(車聯網)技術正在賦能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其它自動駕駛技術,這將帶來更加安全高效的駕駛體驗。關於5G的演進,Rel-17目前僅處於初始階段,未來將賦能更多全新服務,充分利用全新頻譜資源。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 積跬步,至千裡,向日葵一號衛星引領低軌導航增強新時代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文化「積微」方能「積勝」
    《荀子·勸學篇》中有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將其精神濃縮為兩個字「積微」。「盡小者大,積微成著」。他在《強國篇》中明確提出,「財物貨寶以大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積微者速成」,強調政事教化需要積累微小的成果。這恰恰體現出,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有著不同的內在規律。   無數經驗告訴我們,最笨的方法往往也是最快的。
  • 【觀察】星環科技:七年磨三劍,積矽步至千裡
    毫無疑問,星環科技ABC三條重要產品線的全面升級,是這家公司在技術創新領域「七年磨三劍,積矽步至千裡」的重要印證,這不僅會大大提速企業客戶實現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步伐,也會讓星環科技在未來的「新基建」建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打下堅實的基礎。凱文·凱利曾在《失控》中寫到:「最深刻的技術是那些看不見的技術,他們將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直到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 優秀校友訪談錄(五)|周一鳴:厚積薄發,砥礪前行
    在西大土木,有這樣一群優秀校友,  他們或從事科研教育, 或深入工地一線,  或下沉社區基層,  或在各地參與與祖國的建設…… 為了充分發揚他們的先進模範作用,生活實踐部特此推出優秀校友訪談錄特輯,記錄這些優秀校友的榜樣力量!周一鳴,中共黨員,26歲,碩士研究生,2020屆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
  • 【聚焦專訪】日標石油:深耕工程機械油領域,用心服務每一位客戶!
    2021-01-02 19:29:28 來源: 潤滑油聚焦 舉報   專訪
  • 忻一中的四位校友,牛!
    忻州一中四位校友——楊鳴(125班)、李軼(187班)、李齊(185班)、王之(252班)直接參與了嫦娥五號系統研製和飛控任務的執行並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出色,為此,中央電視臺專訪了我校校友李軼,並於11月26日和12月26日分別在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和《新聞聯播》作了報導。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
  • 攜手推動產學交流合作 共同創造兩岸互動新模式——專訪高應大校友...
    攜手推動產學交流合作 共同創造兩岸互動新模式——專訪高應大校友會會長洪錦富
  • 央視專訪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大校友吳偉仁院士
    中央電視臺記者在嫦娥四號著陸月面後第一時間對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進行了獨家專訪——「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是裡程碑事件」(央視記者 崔霞 吳傑 陶嘉樹)吳偉仁是中國科大75級傑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