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大土木,有這樣一群優秀校友,
他們或從事科研教育,
或深入工地一線,
或下沉社區基層,
或在各地參與與祖國的建設……
他們學以致用,刻苦鑽研,
他們開拓創新,全面發展,
為廣大研究生群體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為了充分發揚他們的先進模範作用,
生活實踐部特此推出優秀校友訪談錄特輯,
記錄這些優秀校友的榜樣力量!
周一鳴,中共黨員,26歲,碩士研究生,2020屆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
2020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畢業生;
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銀獎(項目負責人);
廣西大學優秀共青團員;
「互聯互通•合作發展」北部灣區域土木、建築及材料發展前沿研究生創新論壇研究生創新論壇優秀報告人;
2018年廣西大學公派出國訪學研究生最佳文章獎;
2019年「世界大跨度拱橋建設技術大會」優秀志願者。
西大土木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
參與中國工程院項目兩項;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
2018年廣西大學公派出國訪學研究生(Curtin University);
第一屆基礎設施長期性能與安全國際學術會議廣西大學代表。
SCI 1篇(一作);
EI 1篇;
中文核心 1 篇。
IELTS考試7分
交通部試驗檢測助理工程師
初級體適能教練資格證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也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一絲一毫積累的過程。從入學對研究生學習生活的迷惑,到如今科研成果收穫頗豐的喜悅,邁出的每一步都堅實而有力。
回顧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從對科研課題的一無所知,到文獻學習過程中的撥開雲霧見月明,再到實際應用的初獲成果。一步步走來,有過失落,有過欣喜,但每一次的進步都離不開腳踏實地學習、實踐、再實踐。以勤奮、創新、求實、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工作狀態來要求自己,在學習,科研和學生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開拓進取。
碩士幾年不僅專業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個人素質也得到全面提升。在學習和工作上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周一鳴:我想從下兩點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研究生窗口期的利用:
想跟師弟師妹說的話就是要意識到研究生窗口期的重要性,建議在這個窗口期:好好讀書,多參與項目,儘量在研究生階段多出成果;或者多參加學院活動,努力參與學生工作,幫老師分擔重任。
作為在讀研究生,有現成的導師項目可以做,論文錄用了還可以報銷版面費;抑或是班級工作沒做好,老師也會指出問題,下次有提高就好。這些就是窗口期的紅利,等過了窗口期,畢業後再發論文就要自己承擔費用了,甚至沒有國基可掛,想看文獻還要付費下載,而在企業工作的話,工作失誤後等待自己的也不是老師的諄諄教導了。
總之,讀研期間一定要多做事,這是人生中努力奮鬥收益最高的幾個階段之一。
2)個人經驗分享:
以我自己為例,很榮幸,我是鄭皆連院士團隊的學生。導師在我暑假未入學時就安排我參與到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中去,而很多小夥伴還在畢業旅行,享受美好時光。當時也有很多不解,現在我反而很感謝導師當時提前給我安排項目去做。
我參與過的兩項鄭皆連院士負責的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提高進藏高速公路和鐵路橋梁抗災能力的戰略研究》和《提高進藏高速公路和鐵路橋隧抗災能力的深化戰略研究》得到了高度認可,項目對中國藏南乃至中印邊境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有著重大意義。數十位院士以這些項目為基礎,形成院士建議書,上報國務院。為廣西大學獲得教育部委託,成立川藏鐵路建設項目,承擔今後川藏高速和鐵路建設中若干重大研究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這些國家級項目成果作支撐,我獲得了許多其他榮譽。比如我在郭曉等老師的指導下以工程院項目為基礎提出的川藏交通集成化建設項目就獲得了廣西自治區「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土木學院近年來發展很快,給予了我們學生參與到國家級項目中的很多機會,能夠讓我們為自己的國家建設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把自身的發展與祖國復興聯繫在一起,土木學院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希望師弟師妹們珍惜!
周一鳴:學校研究生院組織的澳大利亞公派訪學。
我去的是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訪學期間我的英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我後續小論文的寫作有較大幫助。我在訪學期間經常跟外語學院口譯專業的同學討論發音問題,這對我的口語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幫助我在世界拱橋大會中順利接待了外賓。
公派訪學是面向全校選拔,我在選拔和訪學整個過程中認識了許多我們學校不同學院選拔出來的優秀研究生,不同學院學生間的學術交流其實是很有意思的。
海洋學院的同學教我認識星譜,讓我看到了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到的南十字星;醫學院同學最有趣,總是說我直男癌,可能我們土木學生的特點就是實在,這點師弟師妹們以後注意一下;公管學院的同學很好相處,估計是管理學中與人打交道的套路多吧;新聞學院的同學話比較多,經常是一群人圍一個圈聽新聞學院的同學講很久;化工材料學院的同學最高冷,可能是化工材料專業論文發的多吧,畢竟文章多就是硬氣;商學院同學是我接觸最多的,因為我要報帳,有的時候發票看不懂了就問商學院的同學,比自己瞎猜的效率要高。
上述不同學院的同學各有所長,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而且我參加的網際網路+比賽的項目就是由6、7個不同學院的同學組成的,跨學科的交流非常有幫助。
我非常感謝研究生院的蔣豔明、莫啟歡和夏娟老師,訪學對於研究生是極其寶貴的機會,對學術上的幫助也是難以用文字量化的。除了訪學,研究生院的老師還會不定期組織不同學院間的活動,師弟師妹們要積極參與,我們是一流學科的學生,要有自信。
希望師弟師妹能夠意識到,研究生階段是一個你可以與大量不同專業同學相處的一個階段,工作後就不會再有這種機會了。你每天都是與同行打交道,這其實又體現了窗口期的重要意義。
研究生階段是結識大量不同專業人員的階段,師弟師妹們要把握住機會。當你的眼界開闊了,做科研也會有更多的想法,而且你認識的都是各行業研究生學歷以上的人,將來對你的人脈發展很有用的。
周一鳴:對於讀博,我個人的建議是先按博士要求對待自己,碩士研究生階段後期再做決定,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如果能夠發表不錯的成果,完全可以選擇讀博。即使不選擇讀博,三年下來較多的成果也可以讓你有更多的選擇。
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按博士標準堅持三年的,肯定會有堅持不下來的,如果發現自己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就堅持不下來,那還是要慎重選擇,畢竟碩士研究生階段還是學生,壓力還不是那麼大,博士階段可能會面臨成家立業的壓力,所以要想好。總之,是否讀博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作決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無論是學習、科研還是工作,都需要有一顆持之以恆和永不放棄的心。希望通過這一期的優秀校友訪談錄能夠為大家的成長提供一些幫助,祝願大家都能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取得滿意的成果。
大家有想要對嘉賓提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匯總,參與活動有機會獲得與優秀校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哦~
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身邊的優秀榜樣(可以發郵件到:architectwjx@foxmail.com)。
排版 / 饒思平
文字•圖片 / 生活實踐部
審核 / 黨帥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