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放生需要注意,有的生物絕對不能放生,會引起環境災難

2020-09-05 丁黃岡就是我

近來隨著世界人道主義的崛起,放生這個詞逐漸浮現在了人類社會,對於那些長期被人類飼養失去自由的生物,某些宗教或是動物團體主張,應該讓這些生物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自由不應該只是屬於人類的權利,而是所有生物都該體驗的美好,但意外的是這些看似立意良善的主張,在許多生物學家耳朵裡聽起來仿佛是地獄的喪鐘。當然這樣說是有點誇張了,不過你知道隨意放生的後果不只是會影響環境,甚至會使人喪命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你絕對不該放生的超強生物。

獅子魚

大家應該對獅子魚不會太陌生,我想如果去過海生館或水族館,應該都看過這種,絕大多數的人對它的印象應該就是有毒,你如果被它刺刺中雖然不會死,但是生不如死。

此外你知道這個生物其實也是一道美食,它不只是一道美食,甚至某些國家的政府還公開請求人民拜託你們多吃一點獅子魚,這是怎麼一回事?


漂亮的獅子魚

原來獅子魚不僅僅是漂亮,美麗的觀賞魚,更是一種生命力和吞食能力都超級強大的生物。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間水族館,因為一場颶風導致館內的6條獅子魚逃入邁阿密的比斯坎灣,從此展開了佛羅裡達海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獅子魚之災。沒錯,你沒聽錯,就因為這僅僅的6條獅子魚就造成美國難以估計的損失,原來獅子魚生殖能力驚人,每4天就產卵一次,每次可達3萬顆卵。在這生物原本棲息的印度洋地區,有各式各樣的天敵,還有捕食者,硬是壓制了這生物的成王之路。


獅子魚

但是自從這生物因為放生,還有上述的各種意外入侵地中海和美國海域後,獅子魚的成王之路再也沒有那些天敵當絆腳石,它們開始肆無忌憚的想生就生,想吃就吃,可怕的是獅子魚的吃和你想像中的吃不太一樣。它們是魚類中的超級大胃王,食量超大,也不挑食,每天進食的量可以達到自身體重的90%,不挑食的它有超過100種的魚類都在它的菜單上。

曾經有學者在解剖獅子魚肚子裡發現50條小魚,所以它們的所到之處對其它漁業來說,根本就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屍橫遍野。以美國佛羅裡達為例,獅子魚快速增多的同時,當地魚類數量下降了65%,真的相當可怕,這還不是最誇張的。


這生物可能是因為入侵地區的魚都被自己的同伴吃的精光,而且兄弟姐妹越來越多,竟然開始吞食同類。對它們來說,吃飯這件事比天都大,朋友什麼的都不是一回事,因此被持生物入侵的政府都開始思考究竟該如何限制這生物的生長。

除了鼓勵漁民多捕撈,獅子魚,最常被政府使用的就是拜託人類食客對獅子魚大開殺戒,能吃多少算多少,但這似乎還不夠,美國為了抑制獅子魚這個囂張的傢伙,甚至動用了生物兵器鯊魚,他們特地訓練鯊魚和各種大型的魚類捕殺獅子魚,並讓這些生物兵器在獅子魚的所在地大殺特殺,這才稍微控制住這嚴重的生態危機。

金魚王

看完身形嬌小流氓,來看看身形巨大的金魚王吧。我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小時候都會養過金魚,我們印象中的金魚應該是小巧溫和可愛,大家就是基於在人類腦海中的形象,但是其實人類對金魚這生物的既定印象跟現實是有相當程度的差距的。那是因為魚缸就像是金魚的緊箍咒,一旦解除封印,金魚就會超乎想像的巨大化。

一般人覺得金魚頂多長到12公分左右,大概活個5年,但事實上在野外的金魚可以活大約25年,並長到超過40公分長。以年紀來說,目前最高的紀錄是一條金魚,可是活到了43歲的高齡。


圖片中超巨大的金魚可不是假的照片,它就是目前人類捕捉到最大個頭的金魚,在法國被發現,體重重達13多公斤,幾乎和一個三歲的小孩差不多重了。捕捉它的人是美國隊長的好兄弟巴基,為了將它拉上岸,還和它戰鬥僵持了10多分鐘,能和超級英雄對戰這麼久,可見這金魚王的實力了,而且你以為金魚強大的地方就只有變大了,它們還有不輸給上面獅子魚的繁殖能力。

有位飼主因為心軟,想讓自己的金魚懷抱大自然享受自由,因此將4隻金魚放到湖中,你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嗎?這位飼主直接將這個湖的名字改名了,從此這個湖就叫做金魚湖。因為那4隻金魚憑著超強的適應力跟繁殖力變身成4000隻湖中流氓,壟斷所有湖中的資源,幾乎所有湖中其它物種都面臨著滅絕危機。



研究人員仔細研究這種生物後,發現這些被魚缸限制住的金魚可不是好惹的,一旦它們進入大自然而且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它們會在短時間之內巨大化,看到什麼吃什麼,而且它們是不會安於既定環境的,每年金魚都可以遷徙達到數百公裡,影響的範圍非常大。更可怕的是當金魚成為強大的外來入侵者的同時,還有另一個生物可能也隨之而來,那就是在金魚身上的寄生蟲。

這些寄生蟲一來到新環境也同樣變身外來入侵者,那些無辜的原住民生物們,就在金魚的大口和寄生蟲的攻擊之下被殺的片甲不留。



我知道某些養金魚的人可能會有一個習慣,一旦有不想要養的金魚,它們就會將這些金魚衝入馬桶,但是其實這樣做很可能只是變相地在家「放生」,許多國家的下水道,會因為大量汙水和暴雨導致部分的水流入河中。

紐約早期就是因為人民這種習慣,竟然造成千萬條金魚布滿美國五大州,下水道的金魚非常多,想釣魚直接約下水道見,就是當時的景象。這樣驚人的生命力稱它為金魚王,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殺人蜂

看完這巨人一般的金魚,來看看可能會導致人類喪失生命的放生行為吧。殺人蜂,這個瘋狂名字一聽就知道它有多恐怖了,但其實這蜜蜂由來竟然是來自一起人類所引起的意外。

現在就來說說這恐怖生物背後的故事,巴西是一個養蜜蜂相當盛行的國家,當地的蜂農們除了日常的養蜂之外,也花許多時間在研究蜜蜂,希望能夠找出產生更多蜂蜜的辦法,結果它們發現在非洲有一種非洲蜂,它們的攻擊性很強,但是毒性不高,最重要的是它的產蜜量特別的高,因此這群人就想方設法的要將這生物引進巴西,在它們的努力之下,總算從非洲引進了35隻非洲蜂。



為了防止這種蜜蜂從實驗室逃走,它們還在封箱的出入口裝上特製的金屬網,沒想到值班看守所人不知道情況,竟然擅自摘下了金屬網,讓蜂箱內的26隻非洲蜂逃到了巴西的野外,誰知道這看似不嚴重的,人為因素竟然是日後導致多起人命喪失的嚴重生物災害的起因。

這26隻非洲蜂跑到野外與巴西的蜜蜂交配後,誕生了一個新品種的蜜蜂,也就是蜜蜂中的惡魔殺人蜂,這生物天生就是為戰鬥而生,不僅僅攻擊力強大,帶有強大的毒性,而且還有極為強大的攻擊欲望與追擊能力。一旦你被它認定為攻擊目標,殺人瘋會鍥而不捨地追著你跑,直到攻擊到你,追擊的距離可以到好幾公裡,直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000多人,還有不計其數的貓狗和其它家畜死於這可怕的生物。



科學家認為隱藏在這生物體內的強大攻擊基因,來自住在非洲的非洲蜂,在那裡蜜蜂的天敵很多,毒性不高的非洲蜂為了要生存,養成了強大且主動的攻擊,其連獅子都懼怕的團結的生物。殺人蜂不只是繼承了非洲蜂強大的攻擊力,同時也克服了非洲蜂毒性不強的特點,是一種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物種。

不止如此,一般蜜蜂每年會聚集2~3次互相交配,但殺人蜂每年聚集的次數高出6倍之多,為的就是增加交配的機會,加快繁殖的速度,直到現在不只是巴西位處的南美洲、中美洲和美國南部都已經被這種攻擊力極強,繁殖力驚人的生物入侵。



美國政府為了對抗這可怕的生物,派出全副武裝的搜查隊進行地毯式搜索與消滅,但是這生物強大的繁殖能力,使人類目前已經無法完全消滅它們,但是人類也想出極為特殊的間諜戰術,儘可能的壓低它們的數量。

有一位工程師想出來的間諜戰術也被稱為間諜蜂戰術,它們會在捕獲的殺人蜂身上裝上微型信號發射器,之後將這殺人蜂放回野外,回到巢穴內,人類就能通過最終信號迅速定位到巢穴位置,準確消滅。

雖然這生物給人類帶來性命威脅,但是它對大自然來說確實一種益蟲,由於它們會獵殺許多對森林有害的害蟲,對森林防治很有幫助。再加上別忘了當初巴西養蜂人將這生物帶入巴西的目的,那就是強大的產蜂蜜能力,這些優點給養蜂業與農林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既然人類無法將這生物完全滅絕,就應該適度的管理控制著生物學習與它們互利共生。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了解了這些內容之後,如果以後我們想做善事放生,最先考慮的就是環境因素,不要好心釀成大禍。

相關焦點

  • 素食護生:為什麼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圖片來源:資料圖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壽,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廣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廣,所有的善事中沒有比放生更徹底更完美的。這是因為一個人嘴巴吃的,肚子裝的十分有限,所以一個人如果戒殺吃素,少殺掉的生命,免造的殺業,仍然有限,即使我們努力相互告訴,輾轉勸說周遭親友,然而一部分的人相信,一部分的人不相信,真正能夠聽從我們的勸告從而感化他們不殺生吃素的人也只是寥寥可數。惟有放生,功德最為無量無邊。
  • 自己放生過的物種以後還能吃嗎?
    若因為種種原因做不到,亦不必勉強他人。放生和能不能再吃之間是沒有什麼必然關係的,放生是一件善事,吃眾生肉有殺生的過失,沒有人規定犯錯誤的人不能夠做好事,也沒有人規定做了好事,就不能再犯錯誤。如果說要規定,自己規定自己,那是可以的。
  • 又有人在大明湖放生鱷龜!此物沒天敵可能毀掉大明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日,網曝在大明湖附近,有人以放生的名義,高價售賣鱷魚龜,讓大家放生用。
  • 男子江邊放生,黑魚嫌水冷多次遊回,網友:幼稚,這是殺生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很多人在做了壞事或者遇到難事的時候,都想找個理由安慰一下自己,有的選擇上廟燒香,有的則搞什麼不知所謂的放生,其實,這些只是心理暗示而已,給自己的罪孽找個安慰而已,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如果不做壞事,不虧心,不是不用放生贖罪了嗎?
  • 為何有人會在廣州池塘放生兇猛的鱷雀鱔
    @ nas.er.usgs.gov它們巨大的體型也成功引起了北美垂釣者的注意它們是一種1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就有的史前魚類,儘管現在已經進化得非常完全,但仍保留了一些史前魚類有的特點,比如螺旋閥腸(鯊魚的消化系統中也有)。
  • 放生龜蛙奪命景觀湖生物
    但在所有放生水族中,最讓他們頭疼的就是巴西龜和黑魚。黑魚是雜食性魚類,習性十分兇猛,會將湖內養殖的觀賞魚吃掉或咬傷。專家分析,胡亂放生的巴西龜、牛蛙等動物,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與湖內的其它水族爭搶食物氧氣,成為水域內的「隱形殺手」。  巴西龜竟是入侵生物  據記者了解,隨著近年市民養殖水族越來越多,不少開放式公園綠地普遍成為市民丟棄水族類寵物的地方。
  • 為什麼說為了生態平衡,絕大多數的觀賞魚,現在都不能放生了?
    最終必將成為各種禍患,只要是水溫適宜,條件達到它們的繁殖要求,它們都可以茁壯成長,其實這些慈鯛科觀賞魚,根本都無所謂水質的酸鹼度,絕對都會在野外適應的很好,因為野外環境可不是在魚缸裡的那點地方,它們可以自行優化選擇,無所欲為的繁衍生息。
  • 廣州現2米長緬甸蟒死屍 疑因非法放生致死
    專家:或因非法放生致死  「據我所知,緬甸蟒是第一次在生物島出現,該島沒有適合緬甸蟒生存的環境,那這條拋屍江邊的緬甸蟒是如何抵達生物島?」帶著疑問,張亮前往生物島調查。  張亮介紹,緬甸蟒是亞洲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山地裡。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
  •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軍介紹,柳州境內大約有10多種外來水生動物,常見的有巴西龜、牛蛙、食蚊魚、清道夫、鱷龜、鱷雀鱔等,「外來物種隨意放養野外,會破壞生態環境的完整與平衡,所以柳州市一直禁止向柳江河放流外來水生物種。」
  • 注意!不能再這樣「放生」了,後果非常嚴重
    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岸邊呢?原來,這些「海龜」並不是生活在三亞海域的海龜,而是巴西龜。他們也不是千裡迢迢漂洋過來來到三亞的岸上乘涼,而是被人為「放生」的。放生主要體現在對生命尊嚴的維護,體現了佛門廣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放生對物種的保護和環保意識的提升,有一定積極意義。
  • 圓因老法師:放生問答
    總不能因為有惡人捕殺之罪過,我們便放棄了放生之善行吧!10、問:很多人批評『放生就是放死』,這有什麼意義?答:(一)死亡只是其中的少數,絕大部分的放生物命均得以重拾生命,回歸自然。若非放生,百分之百的物命均將遭受宰殺,總不能因為少數物命死亡,而完全否定放生的善舉吧!如此豈不是因噎廢食,愚蠢之至!
  • 柳州都樂公園頻現毒蛇 皆因有人亂放生
    他們發現,這些蛇都是有人故意放生的,而且清一色都是眼鏡蛇、竹葉青之類對遊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有毒蛇。10月8日,工作人員在開元寺旁捕獲一條眼鏡蛇。負責公園綠地養護的工人們反映,園內開元寺經常組織放生活動,一些市民也會自己帶著魚、鳥去放生,會不會是有人故意帶蛇入園放生呢?9月下旬的一天,他們的猜測得到證實:當天,有幾個人提著麻袋,來到開元寺後面的山腳邊上。那些人解開麻袋口上的繩子後,倒出來的都是蛇。「好在已經進入秋季,蛇類不像夏天那麼活躍,否則麻煩更大。」公園保衛科科長葉飛告訴記者,近期發現毒蛇蹤跡的區域,都集中在開元寺周邊。
  • 不要亂放生了!長江發現「食人鯧」,違規放生最高罰100萬!
    相信大家一聽到食人鯧三個字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簡單的魚類了,它長著鋒利的牙齒,可以咬傷同類,甚至吃掉同類,這樣下去不僅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還可能會危及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亞馬遜河流中的食人魚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一同行動時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活活咬死一頭牛,有多麼恐怖可想而知。
  • 男子放生怪魚鱷雀鱔 會破壞生態不能亂放生
    男子放生怪魚鱷雀鱔 會破壞生態不能亂放生作者:     來源: 如皋商務信息網     頻道主編: 連冬雪   原題:佛山男子放生怪魚鱷雀鱔嘴裡長滿白色鋒利牙齒會破壞生態如皋旅遊——來源:如皋商務信息網  導讀:7月18日,禪城警方高新派出所民警正在東平河邊巡邏時
  • 四種省時省力高效率的放生方法,你常用哪種?
    ,也不能選擇「平步倒入式放生法」,否則就容易造成窩工。,另一端放到河邊的小路旁邊,負責搬運魚兒的放生者,將放生物倒入長布的凹槽裡,魚兒通過凹槽溜滑到水中。如果坡度不夠,就不能選用這种放生方式了,否則會影響魚兒順利溜滑到水裡,所以這種情況應採用接力式放生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採用凹槽溜滑式放生方式時,最好選用布面較寬,耐拉的防水材料。如果寬度不夠,則難以形成較寬、較深的凹槽,魚兒在經過「凹槽」溜滑到水裡的過程中,很容易從「凹槽」中「魚躍」出來蹦到地上。
  • 世界上毒性最強的魚,誤食會危及生命,卻有人拿來放生
    魚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非常的常見,它可以拿來烹飪美食,可以當做觀賞,而且種類也非常的豐富,只不過這其中有些適宜人類養殖,有些則是不能輕易的招惹,否則還會惹禍上身,就比如今天又要說的鱷雀鱔,大多數人見過了鯉魚鯰魚之類的,卻對這一物種知之甚少,其實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 「缸中一哥」雀鱔不是好惹的,飼養並不難,但是絕不能放生!
    不過,很多朋友在餵養雀鱔的時候有會被雀鱔誤傷,部分魚友還會選擇放棄雀鱔,但是選擇處理方法確實是讓人頭疼,但是絕不能選擇放生。有的魚友在清理水族箱時不慎將工具掉落水缸時,一時大意直接伸手去撿結果就被咬了一排血窟窿。建議大家養雀鱔這種具有危險性的觀賞魚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 傳承:素食和放生是漢傳佛教環保的福音
    然而,傳統和客觀條件並不能開脫教義和實踐之間的出入,即主張慈悲戒殺又何以為別人殺生提供條件,相信六道輪迴的觀念又何以不怕所食之肉來自於自己前生的親屬或朋友。所以,當慈悲精神和輪迴觀念在傳教過程中日益變得重要時,食用動物肉就成了一種尷尬的現實。某些後來的佛教徒意識到這種不可調和的出入,甚至說是種矛盾,才在新編的佛典中強調食肉是不對的。
  • 放生現場村民空中捕魚,魚沒入水就被撈回家下湯鍋
    那麼來放生吧,給自己心靈一個安慰,給自己犯過的錯找個釋放的機會,很多人,熱衷於放生,總是在市場買來很多奇怪的東西放生到在大自然名義上是為了愛,其實是在變相的破壞生態,日前,浙江寧波就發生了滑稽一幕,幾名男子在橋上放生魚,結果被周圍的村民拿著漁網在空中打撈,場面是非常尷尬11月22日,浙江寧波。一放生現場,聚集眾多村民。
  • 春季放生,光有愛心還不夠,放生小動物都有啥講究?
    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些動物不能放生每年的春季都有不少市民喜歡放生,但不是什麼動物都能隨便放生的,放生有不少講究。《野生動物保護法》依法規範了放生活動,對野外放生活動施以嚴格管理,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失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