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ON的微觀世界|第15期 氬離子拋光制樣經驗分享

2020-11-24 儀器信息網


歐波同材料分析研究中心分析測試業務於年初正式上線,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近期中心收到很多客戶的諮詢,詢問一些特殊樣品的制樣方法或解決方案。我們根據客戶諮詢和反饋,整理了相關的案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點思路。





應用範圍:微納米材料內部結構分析
例    如:鋰電池陽極材料、微納米顆粒


顆粒類的樣品多數利用掃描電鏡檢測形貌、粒度統計、能譜並做一些長度測量,但是一旦涉及內部結構觀察普通制樣方式很難達到要求。



制樣方式缺點
研缽研磨/刀片壓碎只能看到斷面的情況,而且成功率不高,電鏡觀察需要費時尋找
鑲嵌包埋需要機械拋光,容易脫落;耗時;需考慮鑲嵌料對樣品影響



舉例來講,圖1是客戶要求觀察顆粒表面和斷面形貌,研缽研磨後,結果並不理想,視野內可見大量碎裂顆粒,且斷面情況各異更無法進行測量等工作。


圖  1


圖2是用Gatan Ilion II設備拋光後結果,可見視野內顆粒全部切開,截面平整,易於觀察測量;圖3為局部放大,顆粒內部結構一覽無餘。

圖  2



圖  3





應用範圍:分層材料、薄膜或其他柔性材料
例    如:鋰電池隔膜、鍍層等

多層複合材料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比如各種觸控螢幕。這類材料主要看截面分層情況,但是由於其柔性大,普通方式比如剪切、液氮脆斷等都會導致分層扭曲、斷面不齊整等問題,影響後續用電鏡進行分層測量。舉個例子-樣品為電池極板(圖4、圖5):


圖4是剪刀剪切後的電鏡結果,可以看到由於剪切力的影響,層次不夠分明,無法進行精確測量,無法提供有效的信息。


圖  4


圖5為Gatan Ilion II拋光後結果,層次清晰,可進行精確測量。



圖  5





應用範圍:各類微元器件


電子元器件由於其越來越微小、越來越複雜,其失效時很難定位,也很難用普通手段看清其內部結構(圖6)。圖中結果用Ilion II 進行處理,局部放大圖片能夠看到幾十個nm結構,後續進行分析帶來極大便利。


圖  6


我們再來看一例(圖7)


圖  7


紅框1局部放大,可見有10層結構


圖  8


紅框2局部放大,一目了然


圖  9



以上是小編本期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歐波同第三方檢測|氬離子拋光技術在鍍膜樣品中的應用
    氬離子拋光技術是對樣品表面或者截面進行拋光Gatan公司生產的精密刻蝕鍍膜系統——PECS II 685(圖1),是集拋光和鍍膜於一體的氬離子拋光設備,它採用兩個寬束氬離子束對樣品表面進行拋光。685可以做普通的拋光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a.氬氣的工作氛圍,可以有效保護容易氧化或者對水蒸氣特別敏感的材料;b.樣品臺採用液氮製冷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護熱敏感的樣品,避免離子束熱損傷;c.685自帶的精確到納米級別的鍍膜功能,可以有效解決容易氧化且導電性特別不好材料的SEM/EDS/EBSD等的分析。下面我們通過兩個案例來說明為什麼氬離子拋光技術在鍍膜領域的應用是無可替代的。
  • 金鑑材料分析 氬離子拋光切割機/CP離子研磨截面拋光儀 LED檢測
    (2)離子槍角度:0°到 + 18°,每隻離子槍可獨立調節; (3)離子槍束能量:0.1keV~8keV , 可在不同電壓下自動優化離子束束流; (4)拋光區域面積:平面拋光區域直徑≥10mm,橫截面≥2mm×2mm; (5)最大樣品尺寸:直徑32mm×高15mm;
  • 電子顯微鏡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
    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研究,產品研發,質量控制等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而有效高保真的電鏡制樣技術是有效運用電子顯微鏡的核心與關鍵。至真圖片,制樣為先。本報告首先介紹本人超薄切片上所做的一些工作,並結合實例進行簡單說明,其次簡單分享實驗技術管理工作的經驗。
  • 不鏽鋼彎頭拋光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不鏽鋼焊接彎頭與非不鏽鋼管及管件連接時,對接接頭應在底部焊接前充氬氣,然後進行鎢極氬弧焊,焊接後,接頭應進行酸洗和鈍化。不鏽鋼彎頭和碳鋼彎頭主要是材質不同,化學分支含有,可以長時間保持彎頭表面不生鏽不腐蝕,那麼,拋光不鏽鋼彎頭的主要方法是什麼呢?
  • 掃描電鏡制樣經驗分享---生物樣品
    置換:將脫水後的樣品浸泡在醋酸異戊酯溶液中15min左右,醋酸異戊酯的極性較低,臨界點乾燥時,能夠更好地與二氧化碳置換,乾燥效果更好。乾燥:我們採用二氧化碳臨界點乾燥儀進行乾燥。此方法是根據物質處在臨界點時的特殊物理狀態設計的一種乾燥方法。
  • OPTON的微觀世界|第22期 SEM技術在Li電池中的應用(上)
    隨著全球能源與環境問題不斷凸顯,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歐洲多個國家已經制定了燃油汽車限售的時間表,同時據人民網消息,我國工信部表示我國已啟動研究傳統燃油車的退出時間表,這一消息使得新能源汽車與鋰電池產業站在了資本的風口,那麼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一個方面的鋰電池產業又將呈現更廣泛的應用潛力
  • OPTON的微觀世界:SEM技術在Li電池中的應用(下)
    前 言   上期小編與大家介紹了當前Li離子電池的基本原理與正負極材料,那麼本期就讓我們來了解電子顯微技術在Li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吧!   SEM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1)正極材料不同的表面形貌的觀察   由於正極材料不同的表面形貌會影響其性能的高低。
  • 第四代光源: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
    但就在這裡,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剛剛誕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43286.htm  1月15日,我國最新一代光源「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即「大連光源」,發出了世界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單個皮秒雷射脈衝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光源。
  • 第三方檢測 | 科研道路千萬條,截面拋光第一條,氬離子拋光技術製備...
    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鋰離子電池讓世界看到綠色能源電池新契機,其高比能量和高比功能密度已被廣泛應用在電動汽車、國防工業、可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中。石墨因比容量高、結構穩定、成本低等特點已廣泛用作商業負極材料,因此正極材料成為制約鋰離子電池發展的重要因素。
  • 【分享】中國15個大型微觀資料庫匯總
    原標題:【分享】中國15個大型微觀資料庫匯總 編者按: 經濟學的量化趨勢使得數據在日常經濟學研究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經濟學者們也越來越依靠資料庫尤其是微觀資料庫進行學術研究。
  • OPTON的微觀世界|第24期 掃描電鏡(SEM)在鋼鐵材料斷口分析中的應用
    掃描電鏡作為現代材料科學應用最廣泛的分析檢測儀器在多個領域有著重要應用,其中在鋼鐵材料分析研究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材料的微觀形貌、組織、成分分析;材料斷口分析;材料失效分析;材料實時微區成分分析,元素定量、定性成分分析,快速多元素麵掃描和線掃描分析;材料的晶體、晶粒的相鑑定,晶粒尺寸、形狀分析,晶體、晶粒取向測量等等。
  • 第28期巔峰對話——與諾貝爾獎得主伯納德·L·費林加一起探索微觀...
    第28期巔峰對話——與諾貝爾獎得主伯納德·L·費林加一起探索微觀分子世界的樂趣清華新聞網5月29日電 5月18日晚,第28期巔峰對話(Top Talk)於人文社科圖書館大同廳舉辦,一百二十餘名中外學生跟隨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Bernard L.
  • 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制樣技術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制樣技術 鞠晶 高級工程師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報告摘要:  介紹透射電鏡中常用的幾種制樣技術,如超薄切片技術,離子減薄技術等等。
  • 想看微觀世界麼?我來帶你了解現代科研中的顯微鏡
    於是,人們在這裡就需要觀察、了解物質(材料)的微觀組織。相比X射線衍射、拉曼光譜分析、質譜、核磁等觀測手段,人類似乎更偏愛直接使用顯微鏡觀察物質的微觀形態。自從1590年左右由荷蘭的詹森父子首創第一臺光學顯微鏡以來,人類對顯微鏡就越來越感興趣,放大倍數的增加一次又一次地為人類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 電解拋光與化學拋光的區別
    這一過程能改善金屬表面的微觀幾何形狀,降低金屬表面的顯微粗糙程度,從而達到使零件表面光亮的目的。   電解拋光常用於鋼、不鏽鋼、鋁、銅等零件或銅、鎳等鍍層的裝飾性精加工,某些工具的表面精加工,或用於製取高度反光的表面以及用來製造金相試片等。   在不少場合下,電解拋光可以用來代替繁重的機械拋光,尤其是形狀比較複雜,用機械方法難以加工的零件。
  • 賽默飛新一代多源等離子體FIB技術實現4種離子源輕鬆切換
    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兩種離子源都不是理想的選擇。這種先進的儀器具有新一代PFIB光源,支持多種離子作為主光源。Helios Hydra與氙一起提供三種額外的離子種類:氬,氧和氮。單個離子源,提供多種離子,可在1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在各個光源之間進行獨特、輕鬆的切換。這為各種應用案例提供了顯著的優勢; 例如,先進的TEM樣品製備,其中採用氬束的最終拋光可以顯著改善成像結果。
  • 【中國科學報】鏡面拋光工藝實現「自動化」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多臺8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在運行,而比8米更大口徑的望遠鏡則由很多塊小鏡面拼接成,這些超大型望遠鏡的每一個子鏡面都是離軸非球面,用傳統方法加工難度非常大。傳統的拋光方法是用磨盤帶動磨料去除鏡面材料,使之逐步吻合設計要求。離子束拋光技術是將待加工鏡面放在高真空環境中,用會聚成束的離子轟擊鏡面,去除鏡面材料。
  • 電解拋光常見問題匯總 做好電鍍工件前必知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分享關於電鍍日常加工生產中的電解拋光基礎知識問答,以下是電鍍前的電解拋光基礎知識匯總的28個問答,希望能幫到身邊的電鍍師傅們。     1.電拋光後,表面為什麼會發現似未拋光的斑點或小塊?     原因分析:拋光前除油不徹底,表面尚附有油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