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波同材料分析研究中心分析測試業務於年初正式上線,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近期中心收到很多客戶的諮詢,詢問一些特殊樣品的制樣方法或解決方案。我們根據客戶諮詢和反饋,整理了相關的案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點思路。
應用範圍:微納米材料內部結構分析
例 如:鋰電池陽極材料、微納米顆粒
顆粒類的樣品多數利用掃描電鏡檢測形貌、粒度統計、能譜並做一些長度測量,但是一旦涉及內部結構觀察普通制樣方式很難達到要求。
制樣方式 | 缺點 |
---|---|
研缽研磨/刀片壓碎 | 只能看到斷面的情況,而且成功率不高,電鏡觀察需要費時尋找 |
鑲嵌包埋 | 需要機械拋光,容易脫落;耗時;需考慮鑲嵌料對樣品影響 |
舉例來講,圖1是客戶要求觀察顆粒表面和斷面形貌,研缽研磨後,結果並不理想,視野內可見大量碎裂顆粒,且斷面情況各異更無法進行測量等工作。
圖 1
圖2是用Gatan Ilion II設備拋光後結果,可見視野內顆粒全部切開,截面平整,易於觀察測量;圖3為局部放大,顆粒內部結構一覽無餘。
圖 2
圖 3
應用範圍:分層材料、薄膜或其他柔性材料
例 如:鋰電池隔膜、鍍層等
多層複合材料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比如各種觸控螢幕。這類材料主要看截面分層情況,但是由於其柔性大,普通方式比如剪切、液氮脆斷等都會導致分層扭曲、斷面不齊整等問題,影響後續用電鏡進行分層測量。舉個例子-樣品為電池極板(圖4、圖5):
圖4是剪刀剪切後的電鏡結果,可以看到由於剪切力的影響,層次不夠分明,無法進行精確測量,無法提供有效的信息。
圖 4
圖5為Gatan Ilion II拋光後結果,層次清晰,可進行精確測量。
圖 5
應用範圍:各類微元器件
電子元器件由於其越來越微小、越來越複雜,其失效時很難定位,也很難用普通手段看清其內部結構(圖6)。圖中結果用Ilion II 進行處理,局部放大圖片能夠看到幾十個nm結構,後續進行分析帶來極大便利。
圖 6
我們再來看一例(圖7)
圖 7
紅框1局部放大,可見有10層結構
圖 8
紅框2局部放大,一目了然
圖 9
以上是小編本期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