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拋光常見問題匯總 做好電鍍工件前必知

2020-12-08 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電解拋光,是以被拋工件為陽極,不溶性金屬為陰極,兩極同時浸入到電解槽中,通以直流電離反應而產生有選擇性的陽極溶解,從而達到工件表面除去細微毛刺和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分享關於電鍍日常加工生產中的電解拋光基礎知識問答,以下是電鍍前的電解拋光基礎知識匯總的28個問答,希望能幫到身邊的電鍍師傅們。

    1.電拋光後,表面為什麼會發現似未拋光的斑點或小塊?

    原因分析:拋光前除油不徹底,表面尚附有油跡。

    解決方法:選用「雲清牌除油除蠟液」,1:10兌水使用,60-90℃條件下浸泡5-20分鐘。如長時間使用後應考慮更換新液。

    2.拋光過後表面局部為什麼有灰黑色斑塊存在?

    原因分析:可能氧化皮未徹底除乾淨。局部尚存在氧化皮。

    解決方法:加大清除氧化皮力度,可選用「雲清牌

    不鏽鋼氧化皮清除液」,「不鏽鋼氧化皮清除膏」等產品。因除鏽除氧化皮產品較多,具體適用產品可諮詢威海雲清化工開發院。

    3.拋光後工件稜角處及尖端過腐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稜角、尖端的部位電流過大,或電解液溫度過高,拋光時間過長,導致過度溶解。

    解決方法:調整電流密度或溶液溫度,或縮短時間。檢查電極位置,在稜角處設置屏蔽等。

    4.為什麼工件拋光後不光亮並呈灰暗色?

    分析原因:可能電化學拋光溶液已不起作用,或作用不明顯。

    解決方法:檢查電解拋光液是否使用時間過長,質量下降,或溶液成分比例失調。

    5.工件拋光後表面有白色的條紋是怎麼回事?

    原因分析:溶液相對密度太大,液體太稠,相對密度大於1.82。

    解決方法:增大溶液的攪拌程度,如果溶液相對密度太大,用水稀釋至1.72。在90~100℃條件下並加熱一小時。

    6.為什麼拋光後表面有陰陽面,及局部無光澤的現象?

    原因分析:工件放置的位置沒有與陰極對正,或工件互相有屏蔽。

    解決方法:將工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工件與陰極的位置適當,使電力分布合理。

    7.拋光後工件表面平整光潔,但有些點或塊不夠光亮,或出現垂直狀不亮條紋,一般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可能是拋光後期工件表面上產生的氣泡未能及時脫離並附在表面或表面有氣流線路。

    解決方法:提高電流密度,使析氣量加大以便氣泡脫附,或提高溶液的攪拌速度,增加溶液的流動。

    8.零件和掛具接觸點無光澤並有褐色斑點,表面其餘部分都光亮是什麼原因?

    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與掛具的接觸不良,造成電流分布不均,或零件與掛具接觸點少。

    解決方法:擦亮掛具接觸點,使導電良好,或增大零件與掛具的接觸點面積。

    9.同一槽拋光的零件有的光亮,有的不亮,或者局部不亮。

    原因分析:同槽拋光工件太多,致使電流分布不均勻,或者是工件之間互相重疊,屏蔽。

    解決方法:減少同槽拋光工件的數量,或者注意工件的擺放位置。

    10.為什麼拋光零件凹入部位和零件與掛具接觸點接觸附近有銀白色斑點?

    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的凹入部位被零件本身或掛具屏蔽了。

    解決方法:適當改變零件位置,使凹入部位能得到電力線或縮小電極之間距離或提高電流密度。

    11.已嚴格按照工藝規範操作,為什麼拋光後零件表面有或多或少的過腐蝕現象?

    原因分析:是否溶液溫度過高或電流密度太大,如果溶液配製沒有問題,又嚴格操作,則可能是拋光前的處理問題。

    解決方法:嚴格執行電化學拋光前處理的操作,在酸洗過程中避免過腐蝕。不要把清洗水留在零件表面,帶進拋光槽。

    12.「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液」為什麼使用一段時間會出現泡沫?

    原因分析:工件表面未除油,一些油汙浮在電解液表面,對操作帶來了困難。

    解決方法:已經出現此情況的,建議將表面的油汙撈出,未出現的建議在拋光前進行除油。

    13.電化學拋光液內硫酸與磷酸之間有什麼關係?

    原因分析:硫酸較多,拋光速度過快,對金屬基體可加快腐蝕,磷酸較多,可在工件表面吸附一種黏膜,亮度下降,拋光速度變慢。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

    解決方法:調整硫酸磷酸合適比例。也可以選擇「雲清各種無鉻電解添加劑」配方。

    14.工件拋光後表面無光澤,在淺黃色底子上有白色斑點,一般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可能是電解拋光溶液中鉻酐含量過高,甚至超過1.5%。

    解決方法:鉻離子屬於重金屬離子,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汙染環境,可選用無鉻拋光液。推薦使用「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液」。

    15.電解液成本核算主要是哪些?

    主要是電費、電解液、整流器、電解槽、極板、銅棒、加熱管等。

    16.不鏽鋼各種材質在電解拋光時電流密度是多少?與電解成本有什麼關聯?

    原因分析:在市場常規情況下不鏽鋼各種材質在電解液的密度為:200系列不鏽鋼材質電流密度在25—50安培之間,300系列不鏽鋼材質電流密度在15—30安培之間,400系列不鏽鋼材質電流密度在30—55安培之間。

    解決方法:可選用「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液」200系列不鏽鋼材質電流密度在15—25安培之間,300系列不鏽鋼材質在10—15安培之間,400系列不鏽鋼材質在25—30之間。電流密度越大,耗電量越大。而在電解成本核算中,電費所佔的比例很大。

    17.拋光後經擦拭乾淨扔無光澤,有淺蘭色陰影什麼原因?

    原因分析:可能是電化學拋光液配製後,未進行加熱及通電處理,或溶液操作溫度偏低。

    解決方案:120℃下加熱電拋光液一小時或將電解液加熱到規定溫度。

    18.拋光後無光並且有黃色斑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可能電化學溶液的相對密度偏小,已小於1.70。

    解決方案:調整電拋光的相對密度或在80—100℃條件下加熱濃縮以增大起相對密度。或是更換新液。

    19.工件拋光後,為什麼從槽中取出就出現褐色斑點?

    原因分析:可能是電拋光不夠,或是時間較短。

    解決方法:首先適當延長拋光時間,如果無作用,則可能是溫度或者電流密度不夠的問題。

    20.電解時為什麼容易出現打火現象?

    原因分析:導致這一現象有三點因素:一是掛具與工件接觸點不牢固,二是電解液密度太低,三是電流密度過高。

    解決方法:多換幾種掛具與工件連接方法,儘量多增加掛具與工件的接觸點。如是電解液密度太低,可更換電解液,建議選用「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液」。

    21.不鏽鋼電解液操作溫度對電解拋光有什麼影響?最佳溫度是多少?

    原因分析:一般電解液使用溫度為50—90℃之間,溫度較低,拋光速度較慢,光亮度下降。溫度過高,液體對工件腐蝕加快,容易引起工件過腐蝕,電解液有效成分容易分解。

    解決方法:溫度較低應加熱到規定溫度,加熱可使用各種加熱管(如石英,鈦材質加熱管),長時間工作溫度會上升,當溫度超過90℃時應停止工作,散熱可選用攪拌或冷卻循環方式。最佳使用溫度是50—90℃,「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液」的最佳使用溫度為50—80℃。

    22.不鏽鋼工件表面凹凸不平,麻點呈凸狀,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表面鏽蝕較多,電解液只是微觀腐蝕整平,較多的鏽蝕電解液不能完全清除,如延長拋光時間,大量鐵離子沉入電解液底部,降低電解液使用壽命。

    解決方法:將工件表面的鏽蝕清除乾淨。推薦使用「雲清牌不鏽鋼活化液」,「除鏽水」,「氧化皮清除液」等產品進行清洗除鏽。

    23.影響電化學拋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溫度,時間,工件材質,電解質,電壓,電流,工件擺放位置。

    24.在做不鏽鋼電解拋光時,表面吸附一層淺紅色物質,再次放入電解液會有短時間的反應,什麼原因?

    原因分析:用銅掛具,銅離子進入電解液吸附到陽極表面,影響拋光質量,再次放入會有短時間反應是因為電解液將工件表面的銅離子溶解了。

    解決方法:選用鈦掛具,在夾具裸露處用聚氯乙烯樹脂烘烤成膜,在接觸點刮去絕緣膜,漏出金屬以利於導電。

    25.陰陽極的最佳面積比是多少?

    陽極比陰極為1:2—3.5之間。

    26.兩極最佳極距是多少?

    陰極距陽極最佳距離為10—30釐米。

    27.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拋光液在老化後怎樣維護?

    雲清牌不鏽鋼通用電解液老化後可以添加硫酸(密度為1.84),添加量為槽液重量的6%,或是參考386A•H/L.

    28.初次進行電解拋光,不僅沒有拋出亮度,而且工件表面全部變成黑色或灰色,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發生這種現象一般是兩極接反了,接反後鉛板成正極溶解,工件成陰極吸附,工件溶解在溶液中的鐵鎳鉻離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了一層結合力不好的膜層。

    解決方法:將正負極重新連接,陽極接正極,陰極接負極。

責任編輯:鄭必佳

相關焦點

  • 電解拋光的工藝流程及25個常見問題解答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分享關於電鍍日常加工生產中的電解拋光基礎知識問答,以下是電鍍前的電解拋光基礎知識匯總的25個問答,希望能幫到身邊的電鍍師傅們。     工件作為陽極接直流電源的正極。用鉛﹑不鏽鋼等耐電解液腐蝕的導電材料作為陰極﹐接直流電源的負極。
  • 電鍍前處理不可缺少的化學拋光
    在電鍍工業中,電鍍工件在電鍍之前一定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其原因是為了得到更好的鍍層。化學拋光在電鍍前處理中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聊聊電鍍前處理不可缺少的化學拋光。化學拋光一般是指在化學溶液中,不接通外部電源,利用化學侵蝕對工件表面進行拋光的一個過程。在化學拋光進行時,從微觀層面看,因為,金屬表面會形成類似電解拋光過程中形成的黏膜或者鈍化膜,所以,是表面微觀凸出部分的溶解速度,要明顯大於微光凹入部分,所以,提升了零件表面微觀平整度,從而達到零件表面的光亮平整。
  • 電鍍前處理的電拋光和化學拋光
    慧聰表面處理網:     電拋光和化學拋光工作可以做單獨的表面處理方法以代替機械拋光,也可以用來做電鍍前的準備處理。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溶解,並可能消除型面上的一些尖稜,所以採用時要考慮尺寸和形狀的裕量。
  • 超聲波清洗技術在電鍍前處理中的應用
    電鍍工藝,對工件表面清潔度要求較高,而超聲波清洗技術是能達到此要求的理想技術。利用超聲波清洗技術,可以替代溶劑清洗油汙;可以替代電解除油;可以替代強酸浸蝕去除碳鋼及低合金鋼表面的鐵鏽及氧化皮。    對幾種常見的工件表面狀況,用超聲波清洗工藝情況簡介:    1·拋光件表面拋光膏的清洗    一般情況下,拋光膏常常採用石蠟調和,石蠟分子量大,熔點較高,常溫下呈固態,是較難清洗的物質,傳統的辦法是採用有機溶劑清洗或高溫鹼水煮洗。
  • 超聲波在電鍍過程中使用方法
    一般可用於酸洗、電解等。根據廠家情況,超聲波清洗更有效。鋅、鋁和銅的壓鑄件很難清洗。由於在壓鑄過程中加入了各種元素,除了成形、拉深、壓延、切割、拋光等工序外,還必須使用各種油品,如超聲波清洗機的油、拋光油等,這些油品很容易被去除。但拋光油分為黃油白油、綠色油等,很難去除。因此,必須選擇合適的超聲波清洗設備和清洗液。例如,由銅製成的三角閥應在拋光後立即清洗。
  • 鋅合金電鍍工藝流程及鍍液配方與退鍍方法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歸納鋅合金前處理的一般工序,包括研磨/拋光、除油、超聲波除蠟等。介紹了常見的鋅合金電鍍銅–鎳–鉻及鍍金的工藝,以及某公司在鋅合金件上電鍍仿金、鉻、古銅、黃古銅、紅古銅、珍珠鎳等工藝的流程及鍍液配方。給出了鋅合金上銅、鎳、鉻鍍層的退除方法。
  • 緊固件的表面處理一電鍍
    一、電鍍代號:   在說到壓鉚類緊固件的標識時,提過表面處理的後綴代號,這些代號代表了其表面的電鍍類型。 下面我們將緊固件中常用常見的一些表面處理方式都統計了份明細資料。電鍍鎳層在空氣中的穩定性很高,由於金屬鎳具有很強的鈍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層極薄的鈍化膜,能抵抗大氣、鹼和某些酸的腐蝕。電鍍鎳有優良的拋光性能,經拋光後其光澤可長期保持,且鎳鍍層的硬度較高可提高緊固件的耐磨性。
  • 鋁材拋光用什麼方法好?解析新型鋁材「兩酸」化學拋光工藝的優勢
    鋁產品用什麼拋光的方法好?新型鋁材「兩酸」化學拋光工藝的優勢生活中,#鋁合金#是我們最常見的材料。在工業製造中,鋁及鋁合金的加工工藝一般有噴塗、電鍍、拉絲、噴塗、陽極氧化、鈍化、拋光等。金屬拋光方法有哪些?
  • 電解拋光與化學拋光的區別
    電解拋光常用於鋼、不鏽鋼、鋁、銅等零件或銅、鎳等鍍層的裝飾性精加工,某些工具的表面精加工,或用於製取高度反光的表面以及用來製造金相試片等。   在不少場合下,電解拋光可以用來代替繁重的機械拋光,尤其是形狀比較複雜,用機械方法難以加工的零件。但是,電解拋光不能去除或掩飾深劃痕、深麻點等表面缺陷,也不能除去金屬中的非金屬夾雜物。
  • 200V電鍍整流電源-60A電解拋光高頻直流電源價格-能華電源
    200V電鍍整流電源-60A電解拋光高頻直流電源價格-能華電源換向脈衝電源,直流脈衝電源,高頻脈衝電源,群脈衝電源,方波脈衝電源,電鍍整流電源,電解整流電源,電氧化整流電源,單脈衝電源,雙脈衝電源,疊加脈衝電源,脈衝直流電源,群脈衝電源,
  • 常見的銅拋光工藝、化學拋光原理,使用銅化學拋光液的優勢
    在整個過程中,拋光是最影響成品外觀的流程。現今,銅拋光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常見的拋光工藝有物理拋光、化學拋光、電解拋光,還有一些新式拋光工藝,包括超聲波拋光和流體拋光等。化學拋光銅化學拋光工藝就是通過銅與拋光槽液的化學反應,消除銅表面不平整,提升銅表面的光亮效果。早期的化學拋光工藝,利用強酸來對銅進行拋光。精度很難控制的同時,對工件過造成過腐蝕現象,對操作人員的健康造成危害。
  • 電鍍工藝有哪幾種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的方式使金屬或合金沉積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勻、緻密、結合力良好的金屬層的過程,就叫電鍍。這裡從類同與電鍍的一些工藝作分析介紹,以下的一些工藝都是在與我們電鍍相關的一些工藝過程。
  • 鏡面拋光的方法及適用範圍
    一、豪克能超聲波金屬鏡面加工技術工作原理是通過具有適當輸出功率( 50 ~1 000W) 的超聲高頻振動系統產生的超聲振動能量附加到拋光工具( 硬質滾輪等) ,作用於待加工金屬工件表面,使工件表層金屬產生塑性變形,達到鏡面效果。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冷作硬化,達到了改善表面質量的目的。
  • 電鍍金剛石砂輪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範圍匯總
    電鍍金剛石砂輪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範圍匯總:1、電鍍金剛石砂輪的工作原理:電鍍金剛石是金屬複合電沉積過程(又稱鑲嵌電鍍)。儘管Ni與Mn(一1.05V)的電極電位差偏大(0.80V),但在硫酸鹽電解液中,Mn的極化不大,而Ni的極化卻很顯著,因此仍可獲得Ni-Co-Mn三元合金鍍層。金剛石在弱酸性溶液中吸附H(這可由加入金剛石後溶液pH升高而證明),並在電場作用下向陰極緩慢移動,最終吸附在陰極表面。這樣當N、Co、Mn「不斷在陰極表面吸附時,就把吸附在陰極表面的金剛石不斷包裹起來,形成金剛石複合鍍層。
  • 鈹青銅零件電鍍銀的工藝與前處理配方技巧
    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本身含有大量的鈹及鎳元素,在熱處理過程中,表面產生了一層暗紅帶褐色的氧化膜(其主要成分為CuO、Cu20、BeO、氧化鎳等);另外,零件表面有大量油汙,若熱處理前清洗不乾淨,則氧化嚴重,所形成的氧化膜比較緻密,採用常規的電鍍前處理清洗工序很難去除。
  • 【電鍍技術】常用電鍍工藝流程
    、銀、金工藝鍍鉻工藝鋁合金前處理工藝發黑及古銅色拋光及鈍化工藝退鍍工藝化學沉鎳工藝無電解鎳工藝無鎳電鍍工藝PCB電鍍工藝塑料電鍍工藝汽車五金電鍍工藝貴金屬電鍍工藝前後處理電鍍工藝常用表面處理工藝流程參考(1)鋼鐵件電鍍鋅工藝流程┌—酸性鍍鋅除油→除鏽→│→純化→乾燥└—鹼性鍍鋅(2)鋼鐵件常溫發黑工藝流程
  • 電鍍人必知的知識— 電鍍專業術語!
    ,適用於電鍍及與電鍍有關的過程。 18 金屬電沉積 metal electrodeposition藉助於電解使溶液中金屬離子在電極上還原並形成金屬相的過程。包括電鍍、電鑄、電解精煉等。 鍍前鍍後處理 1 鍍前處理 preplating為使製件材質暴露出真實表面和消除內應力及其他特殊目的所需除去油汙、氧化物及內應力等種種前置技術處理。
  • 電鍍的定義和分類
    通過這種工藝的處理我們通常可以得到一些金屬色澤的效果,如高光,亞光等,搭配不同的效果構成產品的效果的差異性,通過這樣的處理為產品的設計增加一個亮點。 1-1-1. 電鍍的定義 電鍍就是利用電解的方式使金屬或合金沉積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勻、緻密、結合力良好的金屬層的過程,就叫電鍍。簡單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學的變化或結合。
  • 很全的模具拋光知識,拋光美女都驚嘆太實用了!
    一般從用油石到1200#砂紙完成後粗拋光後,工件需轉到無塵間進行拋光,確保空氣中無灰塵微粒粘在模具表面。精度要求在1 μm以上(包括1 μm)的拋光工藝在清潔的拋光室內即可進行。若進行更加精密的拋光則必需在絕對潔淨的空間,因為灰塵、煙霧,頭皮屑和口水沫都有可能報廢高精密拋光表面。拋光工藝完成後工件表面要做好防塵保護工作。
  • 電鍍基本工藝流程
    1、前處理﹕施鍍前的所有工序稱為前處理﹐其目的是修整工件表面﹐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鏽皮﹐氧化膜等﹐為後續鍍層的沉積提供所需的電鍍表面。前處理主要影響到外觀,結合力﹐據統計﹐60%的電鍍不良品是由前處理不良造成﹐所以前處理在電鍍工藝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電鍍技朮發達的國家﹐非常重視前處理工序﹐前處理工序佔整個電鍍工藝的一半或以上﹐因而能得到表面狀況很好的鍍層和極大地降低不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