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式的概念
公式是以等號「=」開頭,按一定的規則對指定的數據進行計算的表達式。其組成要素一般包含函數、單元格引用、數學運算符、常量、字符和標點等。一個公式可計算得到一個或多個結果。
公式的編輯/修改有三種常用路徑,一是雙擊公式所在單元格;二是在編輯欄中編輯;三是按F2進行編輯。
二、公式中的運算符
公式中的運算符可分為算術運算符、比較運算符、文本運算符、引用運算符共4種。
我們以單元格A1到A4的值分別2、4、8、10為例,來分別說明一下各類運算符的使用及運算結果。
1.算術運算符包含:+(加)、-(減)、*(乘)、/(除)、%(百分號)、^(冪)。將A1和A2帶入進行運算,得出結果如表中所示。相信大家對算術運算符較為熟悉,這裡對其計算結果不在過多贅述。
2.比較運算符包含:=、>、>=、<、<=、<>。當單元格A1 的值為2,A2的值為4時,由於A1小於A2,所以「A1=A2」、「A1>A2"、"A1>=A2"的計算結果均為FALSE(錯誤),」A1<A2"、"A1<=A2"、"A1<>A2"的計算結果均為TRUE(正確)。
3.文本運算符(&)的作用是將兩個字符或字符串以文本的形式連接在一起,不進行任何計算,只是簡單地純潔地連在一起。因此A1&A2的結果是24。
4.引用運算符包含::(冒號)、,(逗號)、 (空格),分別是區域運算符、聯合運算符、交叉運算符。sum(A1:A3)對A1到A3之間的區域,即2、4、8進行求和,結果為14;sum(A1,A2,A3,A4)對A1、A2、A3、A4四個區域的數據求和,結果為24;sum(A1:A3 A2:A4)是對A1:A3與A2:A4兩個區域中共同的部分即A2和A3進行求和,結果為12。
三、引用
在Excel的學習過程中,引用的概念絕對是我們必須認真理解的基礎術語。引用可分為相對引用、絕對引用和混合引用三種。
1.相對引用:行號和列標前面都沒有美元符號$,例如A1;
2.絕對引用:行號和列標前面都有美元符號$,例如$A$1;
3.混合引用:又分為絕對行引用和絕對列引用。絕對行引用是行號前面有美元符號,而列標前面沒有美元符號,例如A$1;絕對列引用是行號前面沒有美元符號,而列標前有美元符號,如$A1。
如果不拖拽填充公式時,各引用的效果是相同的,但如果要向下或向右拖拽填充公式時,必須注意引用的形式。簡單來說,絕對引用的行或列在填充時,被引用的行或列將不隨之發生變動,而是鎖定引用的行或列,即如果是絕對引用,在引用某一單元格或區域,保持不變,不論公式被拖拽或複製到哪個單元格,絕對引用的那個單元格將不發生變化;如果是混合引用中的絕對行引用,則拖拽公式時,被引用的單元格行不變,列隨著公式的位置變化隨之變化;如果是相對引用,則拖拽公式時,行和列的位置都隨之變動。引用的實際效果如下圖所示,不同的引用方式,向下或向右拖拽公式填充時,引用的數據大不相同。
好了,今天就和小夥伴們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對學習Excel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喜歡的話,記得關注、點讚並轉發哦。如有Excel中遇到的問題,歡迎留言,小編會努力幫您解答。您的關注就是小編不斷前行的動力,您的點讚就是對小編挑燈敲擊鍵盤的最大肯定,您的轉發那就是給小編加雞腿啊,讓雞腿再多來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