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Acta Mater》:高熵合金輻照損傷機理取得重要進展

2020-08-10 材料material

近日,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胡望宇教授團隊在傳統金屬材料領域著名期刊《Acta Materialia》(IF=7.293)上發表了題為「Enhanced Radiation Tolerance of the Ni-Co-Cr-Fe High-entropy Alloy as Revealed from Primary Damag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採用分子動力學方法模擬了NiCoCrFe高熵合金(HEA)和純Ni在輻照誘導後的原子離位級聯過程,通過對比兩者的輻照缺陷生成及演化規律獲得了NiCoCrFe HEA的抗輻照損傷微觀機制。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actamat.2020.06.027


高熵合金材料(HEAs)因其優異的機械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國際上提出其可作為聚變堆的候選材料之一。研究發現,不同於傳統合金材料,早在輻照初始階段HEAs的缺陷生長便受到抑制,最新研究表明HEAs的輻照缺陷演變規律較為複雜,相關抗輻照機制仍不明確。目前,由於試驗樣品製備耗資大、性能表徵耗時長、高能輻照源稀缺等一系列問題,嚴重阻礙了實驗對HEAs材料抗輻照性能的研究。模擬計算可從微觀尺度上模擬輻照初始階段的級聯碰撞、缺陷生長及演化,是研究輻照損傷機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NiCoCrFe HEA與純Ni輻照損傷結果與機理示意圖


論文採用不同能量的初級離位原子(PKA)對完整FCC結構的NiCoCrFe HEA和純Ni進行離位級聯碰撞,研究發現NiCoCrFe HEA在熱峰處生成了比Ni更多的離位原子,但在級聯結束後殘餘更少的缺陷。隨著PKA能量的增大,兩種材料中間隙和空位團簇的尺寸或數量均有所增加,但NiCoCrFe HEA中缺陷的增長更為緩慢。


這種缺陷的延遲增長源自NiCoCrFe HEA中較高的缺陷複合率,主要與以下兩方面機理有關。1、HEAs中較強的熱峰和較低的熱導率延緩了其熱耗散從而增加了缺陷複合率;2、NiCoCrFe HEA中較小的間隙團簇形成能導致了其較為緩慢的間隙團簇行為。


該研究成果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等項目的資助。該論文以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第一單位,博士研究生林也平為第一作者,鄧輝球教授和密西根大學高飛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本文來自「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相關焦點

  • 分子模擬研究高熵合金輻照損傷機製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高熵合金(HEAs)被認為是核聚變和第四代裂變反應堆的有前途的結構材料,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核能需求。研究發現,不同於傳統合金材料, HEAs的缺陷生長早在輻照初始階段便受到抑制。最新成果也表明HEAs的輻照缺陷演變規律較為複雜,相關抗輻照機制仍不明確。目前,高成本的樣品製備、耗時長的性能表徵以及稀缺的高能輻照源等一系列因素,嚴重阻礙了HEAs材料抗輻照性能的研究。分子動力學(MD)方法可在原子尺度上模擬輻照初始階段的級聯碰撞、缺陷生長及演化,對揭示HEAs抗輻照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Acta Mater》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理的影響
    儘管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確實存在於中、高熵合金當中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兩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Irene J.
  • 湖南大學《IJP》:揭示高熵合金位錯和析出物相互作用機理
    導讀:沉澱物不僅在增強強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保持合金的高韌性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解析度和時間的限制,難以通過原位TEM實驗直接觀察到高熵合金(HEA)中納米級析出物與位錯的相互作用。最近提出了由近等原子的五種或更多金屬組成的多組分合金,並將其命名為高熵合金(HEA),多元素合金(MEA),多組分合金(MA),多主要元素合金(MPEA) ),複雜的濃縮合金(CCA),成分複雜的合金(CCA)。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美東時間3月29日下午,美國Science雜誌刊登題為Carbothermal shock synthesis of high-entropy-alloy nanoparticles的封面文章,報導馬裡蘭大學胡良兵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王超教授關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 粉末冶金高熵合金將獲更多用武之地
    7月25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高溫結構材料研究所所長劉彬在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的有色金屬雲課堂上介紹了粉末冶金高熵合金的性能特點、製備方法和成形方法等,並對粉末冶金高熵合金的發展和應用進行了展望。
  • 《Acta Mater》中南大學杜勇團隊鋁合金析出強化領域重要進展!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李凱副教授、杜勇教授為該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南大學2019屆碩士畢業生陳皓楠、陝西師範大學盧江波副教授為該文章的並列第一作者,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為第一作者單位。論文為open access,可直接下載:https://doi.org/10.1016/j.actamat.2019.11.059鋁合金由於質量輕、比強度高、耐腐蝕、易於回收利用等特性,成為汽車等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輕量化材料。
  • 鎢晶界合金元素強化界面機理研究獲進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在鎢晶界合金元素強化界面作用機理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ta Materialia (2016,120,315-326)上。 金屬鎢具有高熔點、低濺射、氫滯留極低等特性,是一種最具潛力的面向等離子體第一壁材料。然而,純鎢具有明顯的室溫脆性和輻照脆性等缺點。因此,改善鎢基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抗輻照性能是聚變材料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微合金化和晶界優化設計是提高材料力學性能的重要途徑,通過添加一些有益的合金元素來強化界面,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強度與韌性。然而,目前合金元素強化鎢晶界的作用規律與機制尚未清楚。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多主元合金)在論文中第一次被提出後,關於高熵合金的文章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高熵合金的各種性能也沒有讓人失望,穩定的單相組織(常見FCC、BCC、HCP)給予它很好的抗腐蝕性能;遲滯擴散效應也賦予了它突出的抗蠕變性能,同時CoCrFeNi基優異的低溫拉伸性能以及ZrHfTaW等難熔金屬優良的高溫壓縮性能,這些性能都給高熵合金替代傳統金屬帶來了可能,使得高熵合金很大的應用前景。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本科、碩士、博士分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材料專業學習,博士期間在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完成博士後。目前其課題組主要從事金屬材料開發,微納米力學和金屬增材製造等方向的研究。高熵合金領域的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Nano Letters、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等期刊。
  • 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Acta》揭示超低溫下中熵合金抗疲勞裂紋增強機制
    例如,Cantor (CrMnFeCoNi)高熵合金,其抗拉強度超過700 MPa,延展性約為70%,斷裂韌性值超過200 MPa√m,並且這些性能在低溫下得到進一步提高。然而,作為Cantor合金的一種衍生物,面心立方單相等原子鉻鈷鎳基中熵合金(MEA)顯示出更好的損傷容限,在液氮溫度下拉伸強度為1.3 GPa,延展性約為90%,斷裂韌性臨界值> 270 MPa√m。這種罕見的強度和延展性隨著溫度降低而同時提高,這是由於在較低溫度下較高的強度導致變形孿晶較早產生。
  • 極限抗拉強度1100 MPa,德國亞琛3D列印高熵合金NADEA
    隨著金屬3D列印日趨受到重視,可列印的金屬合金材料也在不斷的獲得研發領域的突破。化工廠、油井及氣井開採設備等的部件通常曝露在強腐蝕性氣體中,為了確保操作中的安全性,這就要求這些部件具備高強度和耐腐蝕性,高熵合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金屬頂刊: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理的影響
    儘管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確實存在於中、高熵合金當中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兩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檢測它不僅是現有記錄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溫下強度、延展性反而提高。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北卡州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在以上科學問題的研究中取得進展。圖2.多尺度晶粒結構中熵合金的優越動態性能和動態變形的微結構機理   追求金屬結構材料的高強度
  • 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團隊在納米多孔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材料類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7.398)發表題為「General Synthesis of Nanoporous 2D Metal Compounds with
  •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超導配對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BCS超導理論對金屬或合金等傳統超導體的超導機理給出了完美的解釋。對BCS超導理論決定性的實驗驗證,特別是揭示傳統超導體中電子配對是通過交換聲子作為媒介而實現,則來自於隧道能譜實驗對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的確定。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提供了指認導致電子配對的相互作用或媒介的關鍵指紋特徵,其實驗確定成為理解超導機理的關鍵。
  • 今日《Nature》重要突破!一種改善中高熵合金性能的新途徑
    近日,來自兩岸三地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Co-Cr-Ni基中熵合金,通過引入非均析出相獲得了超高強度和均勻延展性組合(點此查看)。今天發表的Nature在中熵合金領域再次突破,通過實驗直接觀察到了短程有序結構,這種獨特的結構可以起到很好的強化效果,提高合金的層錯能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