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 這些危險品家長請收好
    X光攝片顯示電池位置。    取出的紐扣電池。6月20日下午,一名剛滿周歲的寶寶就因被紐扣電池卡了喉,來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小兒外科就診,該院立刻開啟兒童生命救治綠色通道,在麻醉科、小兒外科等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紐扣電池成功取出。    「醫生,孩子把電池吞下去了!」
-
1歲寶寶誤吞巴克球危險重重
1歲多的寶寶一直喊肚子疼,原以為是吃了不衛生的食物導致,可掛了一天的水也沒見好,醫生建議做CT,竟然發現孩子的腹部赫然有一串珠子,通過手術醫生在孩子的腹中取出了12枚磁珠。原來孩子的父母買了一種叫做「巴克磁力球」的玩具,寶寶天性好奇,可能在玩耍的時候吞下了磁珠。
-
無錫1歲寶寶差點沒命!只因吞下紐扣電池 已一年了還在醫院
在無錫, 一歲多的小奕因為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 造成了嚴重後果, 目前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小奕的父親陸先生告訴記者, 當時就是這麼大的紐扣電池, 比一元硬幣小 , 「他就吃在嘴裡含著玩。
-
16個月男孩誤吞螺絲刀頭 2小時手術異物安全取出
央廣網長春6月14日消息(記者於中濤)13日22時左右,一名16個月大的男孩因為吞了螺絲刀的刀頭,被家人緊急送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救治,經過近兩個小時手術,醫生將異物安全取出。兒科醫生提醒:寶寶吞入消化道的異物最常見為別針、縫針、髮夾、錢幣、紐扣、圓釘、螺絲釘、小玩具等。
-
1歲多寶寶誤食紐扣電池鐵片 路上一幕讓寶媽淚目
一歲多的寶寶誤吞紐扣電池鐵片,吐血昏迷,全城緊急救援!小寶寶誤食異物,家長怎麼做才是最科學的?專家解答!誤食異物 被卡喉嚨「我一歲多的寶寶吞了東西,現在精神都點呆滯了,怎麼辦!」19日中午13:11,杭州應急廣播交通91.8接到聽眾求助,寶寶誤食紐扣電池鐵片,家長緊急求助!發來平臺求助的是寶寶的爸爸,根據寶寶爸爸所說,現在寶寶的媽媽陳女士正在開車從三墩出發,想要去濱江的省兒保,可是正值高架尖峰時段,怎麼辦?
-
14個月大嬰兒誤吞電池 取出時食道已紅腫糜爛
(原標題:14個月大嬰兒誤吞電池 取出時食道已紅腫糜爛)
-
8歲男童誤吞這種網紅玩具,差點致命!
最近中牟一名8歲男孩兒突然出現腹痛、嘔吐的症狀經醫生檢查竟然在孩子體內發現了一串「手鍊」!醫生提醒每年都會接診許多誤吞這種「手鍊」的病例嚴重可致命!8歲男孩兒 腹痛難忍 7月16日8歲的小博(化名)吃完晚飯後突然感覺肚子疼痛難忍隨著腹痛越來越厲害還不時伴有嘔吐症狀
-
兒童磁鐵玩具安全令人憂 誤吞成隱患
2012年,浙江一名7歲男孩玩耍中將三粒形狀為橄欖球的黑色磁鐵吞到肚裡,拍了X片,發現胃裡有兩顆,覺得奇怪,後來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另一顆已經在腸道裡了,並已經引起胃腸穿孔。 2012年12月,上海市一名8歲男孩因玩耍時不慎將兩塊磁鐵吞進肚裡,通過檢查發現孩子吞進肚裡的兩塊磁鐵已不在同一段腸管裡,一塊磁鐵在大腸,而另一塊磁鐵則嵌在了小腸,兩塊磁鐵緊緊地吸在了一起,將另一段小腸夾在了中間,由於磁鐵的吸力極強,已造成男孩腹部腸段三處壞死;經過1個多小時的急診手術,「惹禍」的兩塊磁鐵終於被順利取出。
-
紐扣電池有隱患?「安全外衣」來防護
好奇的嬰幼兒如果找到了紐扣電池,很可能會把它們吞進肚,而與其他異物相比,紐扣電池更有可能造成嚴重的食管(或其他消化道黏膜)灼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這樣的事故並不鮮見,而到目前為止,除了把紐扣電池藏起來,還沒有什麼更好的預防措施。近日,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團隊為這一問題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他們的研究成果於11月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
2歲女童將紐扣電池塞入下體,取出時電池已發生洩漏,醫生緊急提醒
被女童塞進下體的紐扣電池已發黑據小靜的媽媽介紹,女兒這兩天突然發熱,而且下身分泌物比較多,幾經詢問,小靜自稱將一個異物塞入了下體,可能是個吸鐵石CT檢查發現小靜下身體內有一個直徑1釐米左右的金屬物體。據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張春花介紹,完成術前檢查後,醫生為小靜實施了宮腔鏡手術,術中的發現讓在場的所有人大吃一驚,這個異物其實是個完整的紐扣電池,而且小靜陰道後壁有兩公分左右發黑的,可能是電池的洩漏引起的腐蝕,已經明顯是有炎症的表現,時間再久就會出現潰瘍。張春花告訴記者,醫護人員把發黑腐蝕的部分做了處理,然後做了預防炎症的治療。
-
英專家警告:紐扣電池對幼兒的危險堪比毒藥
人民網倫敦9月26日電 英國外科醫生日前警告說,鈕扣電池應該像毒藥一樣被放在孩子們夠不到的地方。 據當地媒體報導,專家的擔憂來自于越來越多血淋淋的病例。倫敦大奧蒙德街醫院過去一年,幼兒誤吞紐扣電池的病例急劇增長。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巴克球玩具患兒
把它當了五彩豆 9歲女童吞了30枚磁力珠 巴克球,又名磁力珠,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宛如葫蘆娃裡的蛇精,打開某寶app搜索巴克球,無不是都打著「能夠開發大腦、提高創造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旗號進行宣傳,提高銷量。
-
3歲男孩誤把紐扣電池塞進鼻子裡 90後醫生自製工具排除險情
近日,市李惠利醫院收到了一封感謝信,寫信的是3歲男孩樂樂的媽媽林女士。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半年,但是林女士對於幫助過自己的醫生記憶猶新:「如果不是吳醫生,我們家孩子當時可能就危險了……」今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林女士抱著3歲的兒子樂樂急匆匆跑進市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說是孩子把一顆紐扣電池塞進了鼻子,跑了家附近的兩家醫院都沒能取出來,這下可急壞了家人。
-
未滿月嬰兒誤吞電池身亡 醫院被判賠償17萬元
法院認定父母未盡到監護義務 文山州醫院一審被判賠17萬 一個還未滿月的嬰兒,誤將一枚紐扣電池吞下去,父母認得後把娃娃送到文山州丘北縣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確認了嬰兒食道裡有異物,但由於醫療條件有限,醫生建議家長轉院。當家長把嬰兒送到文山州醫院21小時後,醫院才做手術。治療一段時間後,又轉到昆明市兒童醫院治療。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把它當了五彩豆 9歲女童吞了30枚磁力珠巴克球,又名磁力珠,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宛如葫蘆娃裡的蛇精,打開某寶app搜索巴克球,無不是都打著「能夠開發大腦、提高創造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旗號進行宣傳,提高銷量。這些花裡胡哨的小球,好看、好玩、好功能,正迎合了時下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對於孩子智力開發的需求。可是,巴克球再怎麼好,它可不好吃!
-
5歲男孩誤吞乾燥劑,奶奶做了2件事救了孩子,醫生:很專業!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大,如果發現了新鮮的東西,就會特別想弄明白這個東西是怎麼回事,就會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地進行研究,有的小朋友還可能放在嘴巴裡嘗一嘗,但是有的東西是不能品嘗的,如果是有毒的東西,小朋友放在嘴巴裡品嘗,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危險。
-
1歲寶寶誤把這個東西放入口中,結果「砰」的一聲爆炸了…
近日,山東濱州市陽信縣1歲半小男孩貝貝(化名)完成第2次食道擴張術後,從濱醫附院兒童重症科(PICU)病區出院。無獨有偶,此前也有媒體曾報導電池在幼童口中爆炸的事件。↓↓↓1歲女童疑因用牙磕電池結果電池在口中爆炸據武漢晨報2016年2月1日報導,1歲半女童萱萱是河南信陽人。
-
摺紙機器人顯神通 可被吞入胃裡移除誤吞電池
他們觀察摺紙機器人這一摺疊裝置在胃模型裡的活動後,發現它能夠移動並移除電池等外來物體。研究人員還相信,摺紙機器人可在調整過後用於投放藥物,或者在腸胃內部通過其他方式無法抵達的區域並實施有針對性的手術。摺紙機器人先是摺疊變形縮入一個冰製藥丸內,被吞咽進入胃部後,冰製藥丸融化、機器人舒展開來,然後在體外磁場裝置的控制下以粘滑運動的方式沿胃黏膜運動。
-
女童誤吞磁珠生命垂危仍未見好轉 兒童玩具安全隱患不能忽視
1歲3個月的玉琳(化名)剛剛學會走路和叫媽媽,原本她應該繼續開心地探索這個世界,可20多天前誤吞6個「巴克球」磁珠的她,如今躺在山東省立醫院重症監護科的病房裡,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事件回顧:1歲女童誤吞6顆磁珠生命垂危 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對什麼都感興趣的時候,也是什麼都想嘗試的年紀。家長稍微沒看住,孩子就能把任何東西都塞到嘴裡。1歲3個月的玉琳原本應該繼續開心地探索這個世界,可現在,她卻躺在重症監護室的病房裡,插著呼吸機,無法動彈。
-
BBC新聞詞彙|Battery risk, Farmer anti-theft solution 紐扣電池危險,牧場主防盜有術
>點擊上面在線試聽今天的音頻,音頻播放器已經支持暫停、快進、後退功能了)聽力參考原文 ↓↓↓Today’s news stories are:今日提要Button batteries risk to children紐扣電池成為兒童安全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