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月嬰兒誤吞電池身亡 醫院被判賠償17萬元

2020-11-22 央廣網

  法院認定父母未盡到監護義務 文山州醫院一審被判賠17萬

  一個還未滿月的嬰兒,誤將一枚紐扣電池吞下去,父母認得後把娃娃送到文山州丘北縣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確認了嬰兒食道裡有異物,但由於醫療條件有限,醫生建議家長轉院。當家長把嬰兒送到文山州醫院21小時後,醫院才做手術。治療一段時間後,又轉到昆明市兒童醫院治療。最終,嬰兒因感染肺炎、不斷吐奶搶救無效夭折。近日,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文山州醫院存在過錯,賠償家長17萬元。

  悲劇 未滿月嬰兒誤吞紐扣電池

  2013年7月24日,是家住丘北縣的嚴先生、耿女士夫婦最高興的日子,耿女士產下一個男嬰後,身體很好。可離滿月還差1天,嬰兒卻將一枚紐扣電池吞下去了,嚴先生、耿女士把嬰兒送到丘北縣醫院治療。

  丘北縣醫院經過拍片檢查,發現嬰兒食道裡有一枚約1.3cm圓形緻密影。醫生說:「我們醫院條件有限,趕快轉到上級醫院治療吧。」

  嚴先生、耿女士聽完醫生的建議後,於當晚7點40分,將嬰兒轉到文山州醫院治療,並告訴醫生:「娃娃還沒滿月,不小心吃下了一個紐扣電池,我們在丘北縣醫院檢查過了,因丘北縣醫院醫療設備有限,我們才及時趕到文山州醫院的。現在,娃娃吞進去已有6個多小時了。」嚴先生還把丘北縣醫院的檢查單給醫生看。

  「當時,我太急了,就問醫生,什麼時候做手術?」嚴先生說,醫生表示當晚10點做手術。

  手術 事發21小時才做手術

  嚴先生夫婦等到晚上10點,還不見醫生來為娃娃做手術,嚴先生就去找到值班醫生,得到的答覆是「再等等,再等等」。

  就這樣,嚴先生夫婦在文山州醫院等了整整一個晚上,醫生都沒有給孩子做手術。

  直到8月24日上午10點20分,醫生才開始為嬰兒做手術。這時,離嬰兒吞進電池已時隔21小時了。

  醫生在嬰兒食道裡取出一枚紐扣電池,食道黏膜有大片灼傷,少量滲透血。手術後,嬰兒病情加重,才下手術臺就直接送到重症監護病房。嬰兒在重症監護室住了27天後,轉到兒科繼續治療,此時已肺部感染,病情一直在惡化。

  9月27日上午,文山州醫院聯繫了救護車,將嬰兒送到昆明市兒童醫院治療。當天下午,昆明市兒童醫院門診以重症肺炎收入兒童重症監護病房。

  昆明市兒童醫院初步診斷:重症肺炎;食管氣管瘻等症狀。

  1個月後,嚴先生不見兒子的病情好轉,就辦了出院手續回到老家。兩天後,娃娃病情又加重。10月26日晚上,嚴先生又將兒子送到丘北縣醫院繼續治療。6天後,孩子反覆出現嗆咳。11月1日下午,嬰兒的心跳、呼吸停止,經搶救無效死亡。

  鑑定 醫院耽誤手術時間

  孩子走後,嚴先生夫婦為了給他討一個說法,就委託鑑定機構對嬰兒的死因進行鑑定。結論是:文山州醫院為嬰兒提供的診療行為中診斷正確,手術方案選擇正確,但存在延誤手術時間的過錯,該過錯與嬰兒氣管食管瘻的形成,並最終死亡存在一定因果關係。但由於根據現有資料無法判斷手術時間延誤的具體原因,所以過錯程度無法判定。昆明市兒童醫院對嬰兒的診療過程中診斷明確,藥物使用合理,整個治療過程符合該疾病的診療規範,無過錯,與嬰兒的最終死亡後果無關。

  官司 家長告醫院索賠35萬

  事後,嚴先生、耿女士認為,他們把娃娃送到文山州醫院時,明確告訴了醫生,娃娃吞下了一個紐扣電池,需要儘快做手術,文山州醫院也確認娃娃食道裡有異物,醫生還明確表示當晚10點做手術,卻拖到第二天上午10點20分才做手術,耽誤了時間,醫院存在明顯過錯。

  於是,嚴先生、耿女士將文山州醫院和昆明市兒童醫院告到西山法院,要求兩被告賠償各種損失35萬元,丘北縣醫院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開庭審理時,昆明市兒童醫院答辯稱:通過鑑定,他們提供的診療行為與嬰兒的死亡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因此不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文山州醫院則認為,原告訴請的事實與案件事實不符,娃娃入院後,醫生已考慮及時做手術,但因娃娃在丘北縣醫院檢查已過去3小時,且乘車顛簸,醫生估計異物位置已經變動,或者已經進入胃裡,所以術前需再進行X光檢查。但醫生開出檢查申請單後,原告一直沒有帶娃娃複查,並且一直不籤訂手術同意書,直到第二天早上9點才籤字。

  認定 文山州醫院有兩個過錯

  西山法院審理認為,文山州醫院存在兩個過錯:一是手術延誤,二是術後對嬰兒氣管食管瘻的診斷延誤。庭審中,鑑定人也當庭陳述,由於紐扣電池是強鹼性物質,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滲透性,因此其在體內的時間越長,對其接觸的部位造成灼傷程度越嚴重,並會形成瘻。根據手術記錄記載,手術中見食道黏膜有大片灼傷,說明紐扣電池對食道已經造成較嚴重的損傷。所以,及時做手術一定程度上應當會減輕灼傷的面積和程度,進而避免術後瘻的產生。因此,西山法院確認手術時間的延誤與嬰兒氣管食管瘻的產生存在一定因果關係。根據鑑定意見記載,氣管食管瘻產生後可導致肺部反覆感染。根據病歷顯示,嬰兒術後已被診斷為肺炎。由於文山州醫院延誤診斷,未對嬰兒拔管後的嗆咳進行明確診斷,致使嬰兒在拔管後5天內出現吐奶的情形,而嗆咳也會加重肺炎,因此文山州醫院診斷延誤確實會加重肺炎,氣管食管瘻的產生及延誤診斷與嬰兒肺炎症狀的加重存在必然聯繫。

  西山法院確認文山州醫院存在較大過錯,但事發時嬰兒尚未滿月,正是由於原告夫婦未盡到監護義務,才致使嬰兒誤吞下紐扣電池。送到文山州醫院時已間隔6小時,故不排除異物已經滲漏並灼傷食道黏膜的可能性。因此,文山州醫院只承擔50%的責任。

  判決 文山州醫院被判賠17萬

  據此,西山法院於近日作出一審判決,文山州醫院一次性賠償嚴先生夫婦損失17萬元;另兩家醫院不賠償。

相關焦點

  • 14個月大嬰兒誤吞電池 取出時食道已紅腫糜爛
    (原標題:14個月大嬰兒誤吞電池 取出時食道已紅腫糜爛)
  • 廣州老伯未戴假牙誤吞整朵香菇 花幾萬元做手術取出來
    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攝(資料照片 圖文無關)  ●一位老伯未戴假牙進食不慎香菇滑落肚,花6萬元做手術才取了出來  ●醫生提醒牙籤、魚刺等尖利異物入肚要及時處理,弄不好會危及生命  不知何因反覆腹痛,58歲廣州包伯(化名)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急診就醫,做CT發現有腸套疊並腸梗阻
  • 在醫院吃了試驗藥,一周後身亡!家屬索賠,法院這樣判…
    發生與試驗相關的損害或死亡又該如何賠償?這起訴訟中,死者家屬根據《受試者知情同意書》索賠150萬元,而申辦者卻稱並未籤訂臨床試驗合同,不應賠償。記者日前從廣州中院獲得這份終審判決,解答了上述問題。法院經審理認定,廣州某醫院存在醫療過失,判令賠償家屬所受損失34萬餘元的15%,即5萬餘元,同時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1.5萬元,某醫院共賠償6.6萬餘元。
  • 一員工硫化氫中毒治療未愈最終身亡 恆邦股份終審被判賠近80萬元
    一名員工工作期間硫化氫中毒後,經多次治療未愈後死亡一案,最終判決顯示維持原判,即山東恆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被判賠償近80萬元。一員工硫化氫中毒 先後14次治療未愈最終身亡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即《山東恆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貴宗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2020)魯06民終999號。值得注意的是,該判決為終審判決。
  • 剛滿月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醫生發出提醒
    今天上午 一條熱搜令人心碎: 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 11月2日,湖南長沙 一名剛滿月的女嬰甜甜(化名) 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 在家中戴著脖圈遊泳 甜甜父親回家時
  • 嬰兒誤吞塑料、孩子意外受傷、男子口吐鮮血……臨沂交警出手了!
    嬰兒誤吞塑料,交警全力護送3月15日9時40分許,臨沂交警直屬二大隊十中隊執勤民警張海濱在轄區巡邏至蒙山大道與濱河大道交會路口時,發現一輛小型轎車在車流中不停地按著喇叭。民警覺得不對勁,便上前查看。民警剛一走近,車內一名抱著嬰兒的女士急切地向民警求助:「我家孩子誤吞一塊塑料,卡在喉嚨處了,偏偏這個時候路上這麼多車,交警同志幫幫我們吧!」張海濱將該車引導至旁邊的崗亭,帶領輔警張壽福、劉西安、王建宇迅速啟動警車。當時路上車輛較多,為確保安全,張海濱當機立斷讓嬰兒的媽媽抱著嬰兒坐上警車,爭分奪秒,一路疾馳。僅12分鐘就將嬰兒送到了醫院,為救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 剛滿月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都是這東西惹的禍!
    昨天 一條熱搜令人心碎: 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 湖南長沙 一名剛滿月的女嬰甜甜(化名) 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 在家中戴著脖圈遊泳 甜甜父親回家時 發現孩子臉色蒼白
  • 愛滋病誤檢致人名譽財產受損要賠償
    【要點提示】  誤檢使他人當了兩年半愛滋病人,期間蒙受名譽及財產損失,肇事部門既要因侵害名譽權而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也要因侵害名譽權而承擔由此造成的財產損失。  為什麼不能按原告的請求判賠5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呢?  關於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標準,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明確規定,2010年7月1日即將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亦未規定。司法實踐中主要是賦予法官自由裁量的權力。所以往往出現了不僅是不同法院,就是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在受理同類案件時,其結果都不一致。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 這些危險品家長請收好
    &nbsp&nbsp&nbsp&nbspX光攝片顯示電池位置。&nbsp&nbsp&nbsp&nbsp取出的紐扣電池。6月20日下午,一名剛滿周歲的寶寶就因被紐扣電池卡了喉,來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小兒外科就診,該院立刻開啟兒童生命救治綠色通道,在麻醉科、小兒外科等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紐扣電池成功取出。&nbsp&nbsp&nbsp&nbsp「醫生,孩子把電池吞下去了!」
  • 摺紙機器人顯神通 可被吞入胃裡移除誤吞電池
    他們觀察摺紙機器人這一摺疊裝置在胃模型裡的活動後,發現它能夠移動並移除電池等外來物體。研究人員還相信,摺紙機器人可在調整過後用於投放藥物,或者在腸胃內部通過其他方式無法抵達的區域並實施有針對性的手術。摺紙機器人先是摺疊變形縮入一個冰製藥丸內,被吞咽進入胃部後,冰製藥丸融化、機器人舒展開來,然後在體外磁場裝置的控制下以粘滑運動的方式沿胃黏膜運動。
  • 男子河邊釣魚觸電身亡,現場設有警示標誌,家屬索賠百萬法院判了
    去年9月,四川廣安武勝縣一河邊發生一起悲劇:一名33歲男子在河邊釣魚時,不慎接觸高壓線觸電身亡。後經相關部門現場勘驗,事發現場設有「禁止在高壓線下釣魚」警示標誌,高壓線路對地距離也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悲劇發生後,供電部門給予死者家屬一次性補償1萬元。事後,死者家屬將供電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其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等共計105萬元。
  • 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謠言   很久以來,在網上和民間有許多所謂有效治療誤吞魚刺的好方法。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 1歲男孩誤吞紐扣電池,在死神手裡掙扎了一年多!花掉30多萬還沒脫險...
    在無錫,一歲多的小奕因為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造成了嚴重後果,目前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小奕的父親陸先生告訴記者,當時就是這麼大的紐扣電池,比一元硬幣小 ,「他就吃在嘴裡含著玩。」心急火燎的陸先生立馬把孩子送到無錫市兒童醫院。
  • 誤吞魚刺如何處理?正解來了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何偉平今年上半年「魚刺」是新聞標題中熠熠閃耀的明星,《廣東一男子為根魚刺花了50萬元!還險些丟命》《深圳一女孩魚刺卡喉用勺子掏,不慎又把勺子整根吞下!》
  • 16個月男孩誤吞螺絲刀頭 2小時手術異物安全取出
    央廣網長春6月14日消息(記者於中濤)13日22時左右,一名16個月大的男孩因為吞了螺絲刀的刀頭,被家人緊急送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救治,經過近兩個小時手術,醫生將異物安全取出。兒科醫生提醒:寶寶吞入消化道的異物最常見為別針、縫針、髮夾、錢幣、紐扣、圓釘、螺絲釘、小玩具等。
  • 【微普法】租客醉酒後在出租屋摔倒死亡,家屬要房東賠償,案子判了!
    【微普法】租客醉酒後在出租屋摔倒死亡,家屬要房東賠償,案子判了!2019年6月14日晚,徐某酒後不慎從樓梯上跌倒,因顱內出血於當年6月17日死亡。
  • 8歲男童誤吞這種網紅玩具,差點致命!
    醫生提醒每年都會接診許多誤吞這種「手鍊」的病例嚴重可致命!誤吞巴克球造成腸穿孔、壞死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件時有發生醫生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誤吞磁珠應儘早到醫院就診 及時取出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孩子更大的傷害除了巴克球還有不少「網紅兒童玩具」看似「好玩有趣」實則「暗藏殺機」01
  • 臺灣男子割痔瘡後喪命 醫院被判賠777萬(圖)
    臺灣男子割痔瘡後喪命 醫院被判賠777萬(圖) 2014年10月17日 15: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剛滿月女嬰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網友:都是跟風惹的禍
    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不幸的是,剛滿月女嬰戴脖圈遊泳窒息身亡! 女嬰遊泳時,媽媽和奶奶並沒有時刻關注,孩子遊了十幾分鐘後,媽媽才把他從澡池裡抱出來。解開遊泳圈後,女嬰顯得特別乖巧安靜,沒有像平時一樣吵鬧。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巴克球玩具患兒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暗殺者——巴克球,又名磁力珠。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