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八大行星則圍繞這顆巨大的恆星做公轉運動,在地球上,人們每天都能看見日出日落,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但你可知道,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呢?
宇宙是真空的環境,而在該環境中,光速的傳播速度是恆定不變的,也就是大約每秒30萬千米,它是宇宙第一速度,即最快的速度。
目前,人類還沒有一種飛行工具的速度可以接近或者說達到光速,這是因為光速其實指的是光粒子在真空中飛行的速度,它是沒有質量的。
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理論,當一個物體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這個物體的質量也就越多,光速之所以如此之快,就是因為光粒子沒有質量。
而在地球上,一是人類沒有發現足以推動飛船進行光速飛行的燃料,二是人類沒有辦法在控制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加快飛船的速度,因此,光速對於人類而言只能局限在理論當中。
那麼,在宇宙中究竟有沒有一種物質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呢?答案是有的,就比如說星體之間的紅移現象和宇宙膨脹現象。
紅移指的是物理學或者天文學當中,物體的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波長增加的現象,它可以用來觀察天體的移動以及運動規律。
而宇宙的膨脹自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起就一直沒有停息過,而據科學計算,宇宙的膨脹速度早已超過了光速,這也是為什麼人類難以飛出宇宙的原因。
而太陽光也是光速,太陽距離地球1.5億公裡,以光速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計算的話,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大約500秒也就是8分鐘。
但是,在地球上我們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太陽,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眼速還比光速快嗎?科學家認為,人類是沒有所謂的眼速的。
而我們看到的物體都是由光反射到眼睛後,大腦處理成像的結果,人類之所以可以一眼看見太陽,是因為我們看見的不過是太陽在8分鐘前發出的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