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青年作家入駐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工作坊(資料圖片)
金羊網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吳悠
1.4萬字,42條具體措施,涉及九大領域、幾十個黨政部門……2018年12月29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出臺《廣東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以廣東省最高政策文件的形式發布實施。作為廣東第一份省級青年發展規劃,從啟動到出檯曆時17個月,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2025年的廣東青年該是什麼樣?哪些是青年關心的問題?如何讓規劃接地氣,適合網際網路原住民?廣東要交出一份令4500萬廣東青年滿意的答卷,並不輕鬆。
每10名中國青年就有1名「廣東青年」
得知自己的建議被寫進了《規劃》,網友「MISS_W」連說三遍「完全沒想到」。
去年4月,她在公眾號「廣東共青團」下留言,建議關注單身青年群體,幫他們解決婚戀交友難問題。沒想到,這條不起眼的留言被寫入《規劃》:規範已有的社會化青年交友信息平臺,打造一批誠信度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臺等。
近17萬青年網友完成問卷調查,1.5萬名青年提交建議。收穫如此多反饋,《規劃》參與起草人之一、廣東省青少年事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楠也說沒想到,「國家關心青年,青年也在關注自身」。
2017年4月,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專門批示,親自推動制定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青年發展規劃——《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
青年工作一直是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對廣東而言,更是如此。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最多的地區」和「青少年人口最多的地區」均為廣東。我國14-35歲青年人口達4.6億;其中廣東佔該年齡段全國青年人口總量的9.8%,大約每10名「中國青年」中就有1名「廣東青年」。
此外,作為我國流動人口最多的省份,廣東流動人口佔常住人口的30%,大量的外省青年、港澳青年奔赴廣東求學就業,制定專門面向廣東青年群體,同時具有廣東特色的公共政策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廣東《規劃》正式啟動立項。
給網際網路「原住民」做思想建設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廣東《規劃》明確「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將青年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第一個發展領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網上思想引領。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王鋒受訪時分析,「現在的青少年把網絡當成生活必需品,他們自幼觸網,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規範網際網路環境有利於青年的健康成長,做好青年的網上引領工作有利於網絡社會的良性發展。
網絡思想建設工作已成為青年思想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
《規劃》前期調研中,網絡直播、網絡視頻、網路遊戲是青年人投票選出的網際網路環境整治重點領域前三名。針對自媒體的管理,《規劃》提到要加大對優質網絡文化產品的生產投入,引導各類自媒體健康發展。強化商業網站公共責任,實現各類青年聚集的網際網路平臺有宣傳陣地、有主流聲音。廣東《規劃》還創新性提到「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和教材建設內容,建設廣東省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基地」。
各種思想的多元化,也是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徵。團省委書記池志雄指出:「要在網絡上旗幟鮮明亮出共青團態度,堅決不搞『愛惜羽毛』,培育凝聚一批正能量網絡大V。拓展團屬新媒體矩陣的社會影響力,並深度合作、團結凝聚一大批國內一流的青年自媒體。」
為各地青年來粵發展提供現實便利
此次《規劃》的另一大亮點,則是把青年迫切的現實需求放在了重要位置。
2019年,是外省青年田平階到廣州工作的第五個年頭。三年前,在公司團委的幫助下,他加入由團省委發起的「圓夢計劃」。該計劃重點資助在粵務工青年參加高等繼續學歷教育的項目,目前「圓夢計劃」已累計資助7萬名務工青年上大學。經過幾年學習,田平階順利拿到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學位證書,他把廣州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提到對廣州的期待,他還有一個小心願——如果能有保障性的出租屋就好了。
對此,廣東《規劃》細緻提到——「落實國家公租房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本單位新就業青年職工提供過渡性住房」。
此外,廣東《規劃》單列「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融合」一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群體再次迎來重大利好——深化實施「青年同心圓計劃」,推動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公共服務有效銜接,為港澳青年來粵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44部門聯動拓展職能提高政策實操性
為了全方位做好青年工作,團省委參考青年反饋的問題、建議,起草規劃,並向44個職能部門先後徵求了四輪意見共167條,反覆研判修改,最後拿出既滿足青年需求又有實際操作性的政府文件。林楠告訴記者,之所以不遺餘力聯動各職能部門,一是為了廣泛聽取各方面的專業意見,結合廣東的實際情況,集全省之力,讓《規劃》能真正落到實處;二是《規劃》的後續執行工作將由各職能部門共同完成。記者發現,《規劃》中每一條措施末尾都特別附上了該條款執行的牽頭單位和參加單位,實施主體更明確。
過去,共青團主要是基於黨的群團組織的定位在開展青年工作,總體上面臨資源不足、手段不多、機制不暢的制約。《規劃》的頒布是共青團拓展職能的重大創新。後續還將設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團省委具體承擔組織協調職責,與各政府職能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廣東省各地級以上市黨委和政府還將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本地區青年發展規劃。
編輯: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