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規模最大的國際濱海度假區啟動校招,與廣東海洋大學共建人才...

2020-12-02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9月24日,建成後將是深圳規模最大的國際濱海度假區——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正式啟動校園招聘,與廣東海洋大學(下稱「海大」)達成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建立人才培養基地。

▲校企合作籤約

據了解,此次校企合作目的在於搭建企業實踐與高校教育資源的緊密對接,拓寬高校學生就業渠道。今後,金沙灣國際度假區將為海大學生提供從實習到就業的機會,為學生實現校園到社會的無縫銜接。同時,雙方將進一步深入產學實踐,促進行業研究成果轉化。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華南地區海洋人才培養的搖籃。

作為世界級的濱海度假綜合體項目,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規劃有5大沉浸式主題遊樂場館、五大國際豪華度假酒店、三大生態公園、濱海休閒商業街、潮藝劇場、體育館等豐富業態,建成後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全域、全季、全業態的濱海旅遊新名片。

▲頒發聘書

據協議,金沙灣國際度假區將派遣具備豐富行業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赴海大授課,幫助學校優化實訓、培訓課程;高校教師也將為度假區員工進行系統性文旅行業知識培訓,促進知識體系系統性轉化。在共同搭建的產學研用合作平臺上,雙方將聯合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在人才培養、產學合作的實踐基礎上,優化學校課程體系,開發配套課程教材,共同解決文旅行業面臨的挑戰,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總規劃師、鼎盛樂園娛樂集團總裁NobleCoker表示:「金沙灣國際度假區是創新型旅遊度假項目,對於文旅人才有著較高的要求和期待,而海大是華南區海洋人才高地,同時管理學院很多課程及研究圍繞海洋及文旅發展展開,雙方有著天然的合作契合點,我們十分期待未來緊密、深度的合作。」

此次籤約也代表了金沙灣國際度假區校園招聘的啟動,標誌著改度假區的園區運營服務、經營服務、安全保障、動物管理及後勤保障等崗位的招聘由此開始。未來,金沙灣國際度假區將實行「國際導師+本土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引入國際一流文旅企業管理人員的同時,培養符合行業發展、企業特色、項目特色的個性化人才,並搭建專業、完善的培訓體系,在為金沙灣項目儲備高素質人才團隊的同時,為全國文旅行業輸送專業人才力量。

金沙灣國際度假區將與更多國內外優質高校開展校企合作,探索人力資源發展新模式,為文旅行業培養高素質人才,共建新時代文旅行業優質人才供應鏈。

相關焦點

  • 廣東海洋大學緊密對接行業所需灣區所向
    85年來,該校向沿海地區和涉海行業等輸送了近20萬名各類高素質專門人才,為國家海洋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時代的廣東海大,堅持以服務國家海洋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為導向,自覺肩負起海洋強國和海洋經濟強省的使命擔當,積極融入並主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奮力推動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學建設。
  • 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
    (http://gd.huatu.com/)整理: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供考生參考。更多關於2016年湛江市學校招聘,2016年湛江市高層次人才招聘,2016年湛江市廣東海洋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的信息,請微信關注「廣東華圖微信:gdhtgwy」或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廣東華圖/廣東人事考試網!
  • 海關總署攜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共建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
    12月18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廣東)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籤署合作共建協議。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海關總署黨委委員、廣東分署主任張廣志見證協議籤署並為共建單位揭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隋廣軍主持揭牌儀式,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副司長黃國華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何傳添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通過共建方式,拓展雙方分析研究範圍,提升國際視野,提高進出口監測預警和政策研究水平,更好服務國家宏觀經濟決策。
  • 廣東13所省部共建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何時能夠入選?
    而深圳作為大黑馬,近年來的GDP已經超越廣州以及香港,但是在高校的建設上面一直無所作為,雖然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在國際上聲譽很高
  • 南方海洋實驗室構築世界一流海洋人才高地
    從在珠海校區重點打造大海洋學科群,到牽頭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中大正攜手珠海,不斷走向海洋、研究海洋、經略海洋。  其中,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更承擔著服務珠海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擔。
  • 深圳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加速落地!「海洋廣東」破浪遠航
    向海洋要「空間」,不斷搭建海洋經濟發展平臺。廣東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推動具有海洋特色的廣東沿海三個自貿區片區——廣州南沙、深圳蛇口和珠海橫琴在海洋經濟中搶佔制高點。
  • 海南自貿港未來科技投資研討會順利閉幕,共建三亞濱海明珠
    (原標題:海南自貿港未來科技投資研討會順利閉幕,共建三亞濱海明珠)
  • 廣東海洋大學「衝補強」三年成效:海大的發展有目共睹!
    這是廣東省對我校發展成績的肯定和強有力支持,是我校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學的良好機遇。廣東海洋大學因海而生,因海而興,2018-2020年,學校全面總結上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經驗,繼承海洋興校使命,重點建設水產、海洋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三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培育船舶與海洋工程潛力學科,拓展學科「海空、海面、海邊、海下、海底」方向領域覆蓋,推進了學科建設從「高原」向「高峰」的提升。
  • 藍色引擎提速大鵬新區,點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名片
    作為深圳海洋資源最豐富、基礎紮實、增長潛力強勁的新區,大鵬被深圳市委和政府賦予了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重任。目前海域面積305平方公裡(約佔全市的1/4),海岸線長128.18公裡(約佔全市的1/2),全市56個沙灘中54個分布在大鵬。
  • 深圳南山加快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
    大會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總結去年工作,謀劃「十四五」發展,部署今年任務,審議《中共南山區委關於制定南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廣東珠三角外最好的兩所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和汕頭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和汕頭大學是全省除了珠三角以外,最頂尖的大學了。汕頭大學汕頭大學是教育部、廣東省、李嘉誠基金會三方共建的大學,雖然是公立大學,卻由私人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資助,這在全球的教育界是絕無僅有的。
  • 中國15大「海洋科學」強校,5所「海洋大學」升溫,就業前景廣闊
    在此形勢下,海洋科學專業人才的就業形勢持續被看好,由於該專業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和國家的政策傾斜,從業人員的收入狀況良好,且有持續增加趨勢,特別是該專業的高級人才供不應求,所以行業制定普惠政策以吸引人才。但是,由於工作環境的原因,海洋科學專業的女生對口就業的情況較少。另外,專業人才的就業城市一般會選擇深圳、上海、天津、青島、舟山、廈門、煙臺、大連等沿海城市。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建設啟動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建設啟動 攜手共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為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貢獻力量 2020-11-20 前沿科學與教育局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報社
  • 廣東海洋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在廣東能排在什麼位置?
    小編是湛江人,在廣州上的大學,在深圳工作過,對廣州深圳湛江很多高校比較了解,所以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多內容可以說的。首先廣東海洋大學在省內地位不低:1、是廣東省內少數幾所省部共建的高校,是廣東省和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 深圳海洋大學pk廣州交通大學誰將成為新的「南方之強」!
    深圳海洋大學橫空出世近日,深圳獲批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按照總體規劃,深圳即將組建海洋大學,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大學陣營即將增添新成員,其實早在去年12月,深圳市海洋局副局長李喻春在解讀剛出臺的《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時就透露,在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過程中
  •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15個海岸段已有明確發展定位!
    共計包括三類設施,一是對如大鵬所城、梅沙煙墩、固戍碼頭等歷史文化遺蹟進行修復保護活化利用,部分漁港可結合美食文化進行提升;二是新增濱海公共文化設施。全市通過打造若干海洋地標,提升深圳國際海洋地位,點亮深圳綠色活力海岸帶。
  • 山東科技大學成立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聞—科學網
    據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羅公利介紹,海洋學院定位為研究教學型學院,將建立以本科生培養為基礎,涉海學科專業研究生培養為重點,學科綜合實力水平居全國涉海高校前列,並逐步發展為國內外具有鮮明特色和重要影響力的海洋學院。該學院預計2019年啟動本科招生,首批預計招收學生30人左右。
  • 灣區大學定了,灣區聯合大學又要來了!深圳不是只有深大
    受訪學者表示,粵港澳三地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可考慮通過設立灣區聯合大學,面向市場和企業需求,共建課程標準,推動高校協同發展攜手科創。同時,藉助廣東高等教育體量龐大且擁有完整的學科布局和產業鏈,推動高校科研轉化。
  • 僅用一年多,這家硬核海洋實驗室已匯聚超900人高水平人才隊伍
    其中,於2018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的南方海洋實驗室,更承擔著服務珠海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廣東海洋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打造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實現海洋強國夢的重擔。據介紹,目前該實驗室已組建起18個創新研究團隊,匯聚一支超過900人的學科交叉高水平人才隊伍。同時,其正布局建設7個國際一流的公共科研平臺,有望全面提升我國海洋科技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