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宋子喬)訊,據外媒報導,在「星鏈」(Starlink)項目的推動下,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的估值幾乎翻了一番,從7月份的520億美元增至逾1000億美元。
摩根史坦利提到,Space X的發射業務是它上調Space X估值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星鏈網絡才是它上調Space X估值的最大推動力。上周六,Space X成功發射了第15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此次發射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893顆,如果包括2018年發射的2顆原型衛星,入軌衛星總數則為895顆。
另外,Space X最近獲得的19億美元融資以及「贏得政府合同的持續勢頭」,是該公司估值飆升的主要原因。大摩認為,該公司的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是最樂觀的估計。
早在2015年1月,馬斯克就宣布了「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計劃。Space 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除了這已經獲得批准的近1.2萬顆衛星,該公司還申請發射3萬顆衛星。
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力點:低軌衛星系統商業化
資料顯示,衛星網際網路能夠有效實現全球的覆蓋及服務,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在下遊物聯網、船載/機載Wi-Fi、海洋作業與科學考察、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通信智慧、政府與軍事應用、車聯網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而目前高速發展的寬帶低軌衛星星座具有高帶寬、覆蓋範圍廣、建設成本低、時延較高軌衛星明顯優化等優勢。
低軌道通信衛星網絡的商業應用方面,Space X已經走在行業前列。Space X官網顯示,其Starlink低軌道通信衛星網絡已經在美國北部部分地區開始測試,當前理論下載速度達到100Mb/s,該網絡預計在2021年具備在北美提供正式服務的能力。
軌道和頻段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研報稱,隨著Starlink在北美開始小範圍內測,亞馬遜的「Kuiper」通信星座獲得美國政府批准,科技巨頭間低軌衛星系統的競爭加速,軌道與頻率資源越來越「稀缺」。華創證券也表示,軌道和頻段資源是 「不可再生資源」,搶先布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從產業鏈上看,華創證券在研報中稱,衛星網際網路市場空間廣、下遊需求大,目前行業已進入導入期。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分為衛星製造、火箭發射、地面設備及衛星運營四個環節,其價值分布呈現金字塔形的結構。該機構認為,產業鏈各環節的受益時序將伴隨衛星網際網路的組網建設節奏自上而下傳遞。
長城證券稱,隨著政策進一步放開,商業低軌衛星星座需求增長,上遊產業鏈商業化空間較大。因此,該機構認為低軌衛星上、中遊建設端或將最先受益。
具體到個股,該機構建議關注:衛星製造環節上的和而泰(002402)、中國衛星(600118)、天銀機電(300342)、康拓紅外(300455);地面設備環節上的華力創通(300045)、海格通信(002465)、海能達(002583);下遊運營服務環節上的傑賽科技(002544);衛星運營商中國衛通(601698)。其中,華創證券重點推薦國內毫米波通信技術龍頭和而泰,認為其優先受益產業鏈分工轉移和下遊智能網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