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李晛 攝
中新網瀋陽12月2日電 (李晛)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單偉民2日在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說,燃煤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是瀋陽市冬季大氣汙染的重要來源,做好燃煤鍋爐環保監管是保障瀋陽市冬季環境空氣品質的關鍵抓手。瀋陽確定科學合理錯峰啟爐時間,實施梯隊「錯峰啟爐」。在保證供暖同時,有效減少了集中啟爐對大氣環境帶來的汙染衝擊。
單偉民說,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為了圓滿的完成「十三五」大氣汙染治理工作任務,從年初開始,市藍天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便制定了《2020年瀋陽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全市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責,在強化能源結構調整、加強煤質監管、加大散煤劈柴治理力度、實施揚塵汙染管控、推進VOCs綜合整治、加強機動車汙染防治、清理整治「散亂汙」企業、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截至12月1日,瀋陽市優良天數為260天,同比減少3天,綜合指數為4.79,同比下降2.04%,6項汙染物中,4項汙染物濃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燃煤鍋爐汙染監管工作是重中之重。單偉民說,9月中旬,市生態環境局印發了《關於做好我市冬季燃煤鍋爐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從汙染治理設施維修維護、煤(渣)堆存儲、煤炭質量、「一廠一策」制度、運行管理制度等提出了全面要求。10月中旬,市生態環境局又發出了《致瀋陽市廣大燃煤供暖單位的一封信》,提出了科學運行、管理燃煤鍋爐,確保冬季大氣汙染物達標排放的倡議。
同時,與房產局聯合印發了《瀋陽市2020-2021年度採暖期錯峰啟爐供熱實施方案》,根據環境空氣品質預測會商結果,對瀋陽市供暖鍋爐啟爐梯隊進行優化評估,確定科學合理錯峰啟爐時間,實施梯隊「錯峰啟爐」。在保證供暖同時,有效減少了集中啟爐對大氣環境帶來的汙染衝擊。
10月20日,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集中約談了2019年冬季40座汙染相對嚴重的鍋爐房負責人,要求高度重視大氣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履行好企業的環保責任;11月24日,市生態環境局印發了《關於對我市部分燃煤鍋爐房實施提級監管工作的通知》,針對11月1日至20日累計超標10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房實施環保提級監管,實施「一日一查、夜間必查」的監管制度,有效震懾超標排放違法行為。
另外,組織實施天然氣商業供暖項目22個,累計新增供暖面積約291萬平方米,天然氣供暖總面積達到671萬平方米;推進「煤改電」項目129個,新增供暖面積約165萬平方米,電供暖總面積達到3790萬平方米。
為重點解決城市周邊分布的棚戶區和城鄉結合地區散煤、劈柴及其他可燃垃圾焚燒導致的汙染問題採取低空面源治理。全市棚改開工1909套,開工率78.21%;秋冬供暖季以來,全市累計替代超過2.3萬戶,配送型煤2.5萬噸,安裝爐具約1.9萬臺。
單偉民稱,進入12月,瀋陽市將迎來全年藍天保衛戰的決戰時刻,為盡全力完成PM2.5濃度控制目標,市藍天辦已經制定了「決戰12月工作方案」。同時,各地區各部門還將繼續加強揚塵汙染監管、工業汙染源整治及柴油車管控等工作,進一步降低大氣汙染強度,保護民眾健康,讓「瀋陽藍」漸成日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