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發芽期間的保護措施,油菜的栽培技術,以及管理方式

2020-12-04 風景如畫嘿嘿

油菜也稱普通白菜、小白菜、青菜,它是以綠葉為產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普遍栽培,栽培面積迅速擴大。

(一)栽培特性:在營養生長期間,油菜只有發芽期和苗期。苗期葉面積增長快於葉重,荷花期葉重增長快。在生長後期,葉重的增加主要是由葉柄的增加引起的。油菜喜歡寒冷的氣候。它在18-20度生長良好。它可以在零下2-3度的溫度下安全地度過冬天。夏季只能栽培少數耐熱品種。如果春季氣溫長期低於0-5度,應採取保護措施進行早熟栽培。油菜發芽種子和葉綠體植株在15度以下經過一定時間的春化處理。冬、春季油菜栽培應注意冬性強的品種選擇。避免過早的螺栓連接。油菜製品的器官形成需要很強的光照。光照不足會導致伸長,降低產量和質量。油菜株型緊湊,合理密植有利。油菜葉片柔軟,蒸騰作用強。根系主要分布在淺層土壤中。因此,較高的土壤溼度和空氣溼度可以很好地生長。

它喜歡肥土或沙質壤土,具有疏鬆、肥沃、保水和保肥性。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必須對有效氮肥進行追肥。土壤氮肥豐富,植物生長旺盛。它不僅能提高產量,而且能提高質量。(二)栽培方式及技術:由於油菜生長期短,耐寒,適宜移植,可作為大棚春黃瓜的前茬或春夏瓜果類蔬菜的前茬,在塑料小拱棚中進行早熟栽培,用於春耕。夏季可作抓茬栽培或與種植作物間作套種。1、春季早熟露地栽培:(1)選擇適宜品種:選擇冬性強、抽薹晚、耐寒、產量高的品種。例如,應定期選育4月慢、5月慢等優良品種,並採取措施防止雜交育種,確保優良品種質量和純度。(2)適時播種,培育壯苗:油菜移栽適齡苗為5-6株真葉苗,冬春季利用晴天邊界育苗需50-60天。

春播油菜1月下旬至2月初播種,3月中旬下旬播種。在陽邊苗木種植前7-10天烤邊保溫,早上在溫暖晴朗的天氣下播種,播種前灌溉底水,滲水後均勻播種。在每個標準邊界(33.33平方米(0.05畝)使用的種子量約為100克。幼苗在出土前不應通風。保持邊界溫度在20到25度之間。發病後,應適當通風,避免延長。建議白天將邊界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晚上保持在10度左右。雖然油菜具有相對的耐寒性,但邊界溫度不應太低,以防止過早抽薹。一般來說,育苗階段的苗木是不自由的,但需要時間育苗。第一片真葉出現後,苗距為2-3釐米。第二次,在2-3片葉子上,幼苗之間的距離為4-5釐米。移植前5-6天,白天加強通風,移植前鍛鍊。

(3)及時移栽,合理密植:種植邊界宜多施分解後的肥料作基肥,數量不足時可在標準邊界施1公斤複合肥。施肥後,深耕平耙,準備移植。種植行距為20-25釐米,挖植行距為15釐米。種植深度應埋在第一真葉柄的基部。栽種好邊後,立即澆水,並用塑料薄膜覆蓋。晚上用草蓆蓋上。在春季,油菜可以作為瓜果類蔬菜的前茬作物,也可以作為行間作方式。大、小邊界間作時,大邊界種植捲心菜,小邊界種植油菜,油菜收穫後種植冬瓜。例如,春捲心菜或生菜插油菜,油菜收穫後種植茄子。(4)加強管理,促進早熟高產:苗期緩慢後適當通風,白天邊界溫度20度左右。在晴天和溫暖的天氣下耕作1-2次,促進根系發育。在植株開始長出新葉後,每667平方米(1畝)施用15-20公斤硫酸銨,噴灑肥料,然後澆水。

在陽畦及塑料小拱棚栽培中,應注意地膜管理,保持適宜的邊界溫度。在大田栽培中,應及時培育和保存土壤水分,儘量減少澆水次數。當生長到一定大小時,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收穫。2、夏秋季栽培:選擇夏冬青、矮雜2、3號等耐高溫品種,春夏季蔬菜收穫後,7月初至7月中旬分階段播種一株夏油菜,25-30天收穫5-6片葉。如果移栽苗木,播種期可在7月中旬至7月底。4-5片幼苗可在種植後30-40天進行移栽收穫。夏秋季栽培,宜作1.5米寬半高的邊界,並設排水溝。它也可以與夏豆和秋黃瓜間作。夏季播種應保證整個苗木,適宜播種量為每667平方米1-1.5公斤(1畝)。早、晚澆水之後,將種子均勻地撒在種植溝中,並覆土1-1.5釐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覆蓋少量的細麥秸,以防雨水拍打和流水。

播種時,也可用於播種方法。用耙子耙平表面,踩上後澆水。在夏秋季栽培中,由於氣候炎熱,水分蒸發快,油菜幼苗根系淺而弱,水分管理是苗期的關鍵。從播種到出苗前1-2天一次,出苗後2-3天一次,最好是早晚。大雨過後應及時排水。第一次苗木間伐後,每667平方米(1畝)施用10-15公斤硫酸銨或分解的人糞便和尿液400-500公斤。油菜的採收期不嚴格。根據市場需求,在植物間收穫5-6片真葉。剩餘的幼苗將繼續生長,並且可以再次使用。如果移栽,4-5片真葉是最合適的幼苗。種植苗木不宜太深,以免掩埋心材腐爛,種植後3-5天不應出現缺水現象。早晚澆秧苗,減緩秧苗生長速度。緩慢翻秧一次,追肥後2-3天澆水,保持邊幹邊溼。種植15-20天後,可以重新修剪。

在所有的植物被覆蓋和覆蓋之後,它們不再在中間犁。種植後30-40天。成株標準:外葉顏色開始褪色,基葉變黃,葉簇由旺盛生長轉為閉合生長,心葉甚至延伸到外葉(俗稱平口)。夏播油菜可採用遮光網栽培。在35度以上的晴天,可選擇遮光率為65%-70%的黑色遮光網,在30-35度之間可選擇遮光率為45%-57%的黑色或銀灰色遮光網。由於夏播油菜生長期短,分階段播種,可在當地各種保護設施的空閒時間,通過遮蔭網進行栽培。遮蔭網覆蓋,溫溼度適宜,蔬菜苗木生長快。因此,與同期相比,露天播種的種子量應減少20%左右。同時,加強田間排灌設施建設,及時滿足排灌的需要。基肥是主要的肥料施用。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追肥一次。

遮陽網的管理應靈活。原則上,晴天覆蓋陰天,白天覆蓋夜間,早晚覆蓋,當溫度低於30度時,不應覆蓋。網應在收穫前4-5天清除。3、日光溫室栽培:日光溫室油菜栽培宜選擇抗寒、抗寒、抗寒晚抽薹品種。在青幫油菜種植區,可選擇4月慢、5月慢、青島青幫、杭州瑤東等。白邦油菜常規種植區可選擇南京矮黃、濟南白邦、箭白等品種。它可以直接播種或移栽,但大多數適合移栽,有利於設施區的利用和提高油菜品質。在20-30度溫水中浸泡2-3小時,在15-20度環境中乾燥發芽。它可以在24小時內準備好。播種床每平方米約10公斤農家肥和50克磷酸二氫鉀。耙子被平整,邊緣被壓實,唯一的水被灌溉。每平方米播種15-20克種子,然後用土覆蓋大約1釐米。每平方米的幼苗可以移植45-50平方米的菜地。

出苗前溫度較高,可控制在20-25度,白天15-20度,出苗後夜間10度。苗木出苗後,用細潮土覆蓋,以彌補土壤裂縫。苗木間伐1-2倍後,苗木間距達到3.3釐米。一般可播種30-40天,可種植3-4片幼苗。種植邊界應種植單一肥料,每667平方米(1畝)種植20-30公斤磷酸二銨。苗木行距18-20釐米,株距10釐米。種植3400-3700株,面積667平方米(1畝)。種植後澆水。在苗期緩慢之前,白天保持25度左右,晚上保持10度左右。苗期緩慢後降溫,白天20-25度,夜間5-10度。當室內溫度超過25度時,應將通風吹淨,當室內溫度低於20度時,應關閉通風。苗期緩慢後,應進行追肥和澆水。當土壤溼度良好時,應及時進行追肥和澆水。收穫前10-15天,每667平方米(1畝)施用15-20公斤硫酸銨追肥。

一般可在種植後35-45天收穫。它可以根據列表的需要在拉和拉之間收穫,也可以一次性收穫。(三)病蟲害的防治:常見病有病毒病、霜黴病、白斑病、根腫大等,主要害蟲有芽蚜、蛀蟲、小菜蛾、捲心菜粘蟲、黃條甲蟲、菜粉蝶等。大白菜和甘藍具有這些病蟲害的特點和防治措施。

相關焦點

  • 油菜的階段性發育是怎樣的,有什麼特徵,油菜有多少種類型
    開花期間相鄰花瓣兩側互相重迭,花瓣常存皺摺,展開直徑最大。角果較長,常與花軸成直角。這種油菜,贏產歐洲;我國栽培的甘藍型油菜引自日本,為越年生,適應性廣,豐產性好,但生育期較長,約210-240℃天,作三熟制栽培尚有一定的季節矛盾。
  • 想種油菜,品種咋選?哪裡適合種植?油菜百科來啦
    油菜喜歡冷涼的環境,較耐低溫和高溫,適應性廣,南北各地均可栽培,幾乎全年都可種植、上市,在南方長江中下遊油菜可以一年種8茬,佔到蔬菜上市量的30%~40%。近年來北方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是冬春設施栽培的重要品種之一。小農人說:設施栽培,也就是保護地栽培,是在由人工保護設施所形成的小氣候條件下進行的植物栽培(如溫室)。
  • 小雪至,北風寒,棉糧油料快收完,油菜小麥勤管理
    油菜定植麥續播,貯足飼料莫遲延。」意思是進入立冬、小雪節氣,北風吹得寒冷,棉花、水稻、大豆等春夏種植秋收的作物要趕快收完,油菜要移栽,還沒播的小麥要儘早續播,要為家畜貯藏足夠的飼料。當前江南水稻收割接近尾聲,接下來這幾天有降雨,令人擔心發芽黴變;大豆、油茶等油料基本採收完。
  • 油菜最怕什麼天氣
    油菜的前世今生  油菜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從我國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
  • 種植油菜,做好油菜引種,更能提高效益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種植油菜,如何進行優質選種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北方冬油菜發展較快,但種植面積及單位面積產量不夠穩定。如河南省1979年最冷月氣溫比常年高1.8℃(鄭州),金省油菜基本安全越冬,畝產48公斤。1980年最冷月氣溫比上年下降1.4℃,不同地區廢棄面積達10-20%,畝產下降為36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單位面積內幼苗越冬存活率降低所致。因此,選育抗寒性較強的優良品種是北方冬油菜能否高產穩產的根本所在。
  • 油菜植保好技術:油菜要穩產增產,及時預防菌核病害很關鍵!
    進入立春已四天了,氣溫回升,油菜務必要做好對路田間管理,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準備,今天我們將和大家分享一下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油菜菌核病是我國油菜重要病害,一般平常招致增產10%~30%,重則增產50%以上,且含油量下降。一、發病症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結實期發生最重。莖、葉、花、角果均可受害,莖部受害最重。
  • 關於印發《2021年湖北省小麥、油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方案》的通知
    附件:1. 2021年湖北省小麥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方案  2. 2021年湖北省油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方案     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辦公室   2020年10月29日  附件1  2021年湖北省小麥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方案    為抓好我省2021年小麥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工作
  • 反季節油菜在安康種植成功
    近日,由安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試種的反季節油菜在鎮坪縣曾家鎮種植成功。  6月6日,記者在鎮坪縣曾家鎮魚坪村反季節油菜試種基地看到,這裡成片的油菜莖稈粗壯,籽粒飽滿,長勢喜人。據了解,今年4月,安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該基地共播種油菜50畝,品種為青雜4號和青雜7號。
  • 如何辨認油菜軟腐病?簡單一招快速辨認,重管理、早用藥可防治
    今年陰雨低溫天氣頻繁,除要做好防凍外,油菜整體長勢良好。隨著油菜冬種面積增長,規模種植增多,油菜病蟲害發生較多,常見的有菌核病、霜黴病、蚜蟲、菜青蟲等,次要的有軟腐病、病毒病、細菌性黑斑病、根腫病、跳甲等。
  • 好吃的油菜,它的種植時間,和種植的方法
    現在人們種植油菜大多數都是用來榨油的,我們在平時很常見的油就是用它的種子榨出來的。而且油菜開出來的花也是非常好看的,還有人用它來當作觀賞的植物。所以它也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播種之前要把土地都澆一遍水,過幾天之後撒上一些肥料再重新白土翻一遍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出好的油菜,也能夠給他一個好的生長環境。油菜的種植方式大概有兩種,第1種就是直直的播種。把油菜籽按一定的間隔一排排的種下去等到長出小苗的時候吧,長得密的地方拔掉一些小苗可以拿去做菜。然後第2種方式就是先培育好一些油菜苗之後,再按照一定的距離栽種下去。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 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童超波、劉勝毅)8月28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
  • 正值油菜初花期 專家支招抓田管
    記者了解到,當前是油菜生產防病等田間管理的關鍵期,缺乏田間管理會影響菜籽產量。但在目前疫情形勢嚴峻的狀況下,老百姓「不出門」,形成了「勞動力短缺」的局面。交通不暢阻礙了農技人員對老百姓進行生產、病蟲害防控等關鍵時期的科技指導。
  • 油菜科學使用多效唑,提高油菜苗素質和抗倒性,增產效果明顯
    油菜種植過程中常偏施氮肥或肥力較高的田塊,油菜莖葉生長旺盛,而且直播油菜植株較密,加大油菜的倒伏風險,會影響油菜的產量和品質,一般倒伏油菜比正常油菜減產10%-30%。提高抗倒性主要採取降低株高和增強莖稈機械強度這兩種措施,使用多效唑可增強莖稈抗折力,降低株高,從而減輕倒伏發生,同時還能夠增加產量。但在實際生產中,多效唑使用較隨意,達不到控旺抗倒及增產效果,甚至出現副作用影響產量。一、多效唑的作用多效唑是一種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能控株高,促進生根和分枝,提高作物苗期抗逆性,調節果樹花芽開花等作用。
  • 科學網—擬南芥為油菜育種開闢新路徑
    日前,華南農業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鴻團隊在《植物生理學報》(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擬南芥纖維素酶基因CEL6和半纖維素酶基因MAN7通過影響果實開裂區細胞的分化以及參與離層區細胞壁的降解,促進果莢發育和開裂的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機制。
  • 油菜需防菌核病
    記者從省植保總站了解到,2019-2020年度我省油菜菌核病總體中等發生,感病品種偏重發生,預計全省油菜主要病蟲發生面積650萬畝次。開好「三溝」,做到溝溝相通,確保田間明水能排、暗水能濾,降低田間溼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在化學防治上,要把好藥劑防治 「三關」,即防治適期與次數、對路藥劑和施藥器械三個關鍵環節。對油菜菌核病為偏輕至中等發生田塊,在油菜盛花期施藥防治一次;對感病品種或預測為中等以上發生年份,在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分別開展一次防治;若遇連陰雨,可結合情況,補施一次。
  • 38種花色,一年三季開,富硒……這些新品讓油菜種植收益倍增!
    不過,隨著科研的深入和推廣,未來油菜的作用和花色或將更加多元,有些新品是否已超出你的想像。經過遠緣雜交、輪迴選擇、定向回交等方式選育,使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組合,讓油菜花的花色種類實現不斷更新。目前彩色油菜花已在江蘇、浙江、湖北、陝西、河南、重慶等10多個省份40多個景區及鄉村進行試點栽種,均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捧。此改變了過去油菜花花色單一容易造成遊客審美疲勞的局面,具有廣闊的觀光應用前景。
  • 掌握正確用法,可防除多種油菜田闊葉類雜草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長江流域種植面積較大,受氣候環境影響,草害發生往往比較重,特別是近年來採用免耕直播、套播、機械化播種等輕簡化栽培技術,油菜田的雜草發生早、種類多,主要的雜草有野燕麥、早熟禾、豬殃殃、薺菜、看麥娘、牛繁縷、婆婆納等。
  • 我國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資料庫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上。
  • 我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資料庫
    記者30日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上。
  • 壤巴拉高原種上了油菜
    「我們家今年準備種4畝的油菜,其他的就種一些青稞、土豆。」該村村民柔巴正帶著妻子和姐姐在田裡忙碌著。 油菜品種優中選優,逐漸形成了以「川油36」甘藍型雜交雙低油菜種統供全縣雙低油菜生產區的良好格局。以「良種統供、農資統配、技術統訓、以獎代補、保價回收」舉措為手段,雙低油菜種植常年播種面積由起初的幾十畝、上百畝,逐步擴大到現在的近4000畝。區域主要覆蓋蒲西、宗科、石裡、吾依四個鄉鎮,並逐漸向崗木達、茸木達擴展,平均畝產量穩定達到240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