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
冬季高發的傳染病也來勢洶洶
最近一個月內
西安市兒童醫院
就連續收治了多例發熱患兒
罪魁禍首竟是同一種傳染病
!!!
不久前,16歲的小靜突然發燒、血象低,被確診為出血熱。
小靜的媽媽:發燒燒到39℃,然後到醫院一查,是出血熱。
西安市兒童醫院感染三科主任表示:小靜來的時候剛好處在發熱期,就是疾病的早期。並且已經出現了肺水腫、胸腔積液、腹腔積液。
小靜的媽媽:在重症監護室住了一個禮拜,14號才轉出來。
小靜媽媽說她家雖然住在村子裡,但平時很注意衛生,但病發那天小靜在外面吃了飯。
小靜媽媽回憶,當天女兒說在鎮上吃了三個包子、一小碗米線、一個麵筋,回家後就沒再吃飯,接著就不舒服了。
接診醫生說:出血熱在我們陝西地區是高發病,尤其是長安、周至、戶縣、興平這一帶。
醫生介紹
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三月
是「出血熱」的高發季節
該病發病急、症狀重、進展快
劃重點
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
1
流行性出血熱(hemorrhagic fever)又稱腎症候群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表現。
該病主要通過鼠類傳播
不同鼠類攜帶的病原有所差異
我國最常見的兩種分別為野鼠型(主要是黑線基鼠/黑線姬鼠,攜帶漢灘型病毒Hantaan virus,HTNV)、家鼠型(主要是褐家鼠,攜帶漢城型病毒Seoul virus,SEOV),前者的致病程度往往更重、更危險。
黑線基鼠(左)和褐家鼠(右)在我省均有分布
流行性出血熱分布廣泛,我國除青海、新疆外其他大部分省市和自治區都有該病的流行,陝西省和東北三省則是全國流行性出血熱的重災區。該病全年可發病,伴隨鼠的活動,春季和秋冬季是兩個發病高峰。
流行性出血熱是怎麼得的?
2
1、帶毒鼠類的排洩物(尿、糞、唾液等)形成塵埃或氣溶膠,漂浮到空氣中,人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感染。
2、漢坦病毒也可通過消化道、接觸、鼠咬傷、蟲媒等傳播。
3、孕婦感染後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人群對該病普遍易感,典型症狀有2天至1個半月的潛伏期(以2周左右最常見)。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流行性出血熱人與人之間不傳染。
流行性出血熱有哪些表現?
3
流行性出血熱存在嚴重的全身炎症反應,臨床表現往往重而複雜。典型者分5期: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 患者會出現發熱症狀,體溫達39℃以上,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典型的「三紅三痛」,即顏面部發紅、頸部發紅以及胸部發紅;頭痛、腰痛、眼眶痛。
如何預防流行性出血熱?
4
1、妥善保管糧食、食物、餐具以及生活垃圾等,在老鼠可能出沒的地方布放捕鼠夾、滅鼠器等。
2、田間、野外活動時應加強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等。
3、及時清理鼠的排洩物或死亡的鼠,用消毒劑擦拭或噴灑地板、家具等。如發現床上用品或衣物上有鼠尿或糞痕跡,應用洗衣粉、熱水清洗。
4、流行性出血熱高發區16~60歲的人群應積極到當地疫苗接種點進行規範疫苗接種。前往鼠疫流行區旅遊、耕種或較長期野外戶外工作前也可接種疫苗。
本文來源:今曰閔行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