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想回家卻不敢坐飛機火車? 恐懼症到底怎麼破

2020-11-22 上海觀察

► 害怕某一類東西就是得了恐怖症?

 

春節將至,人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春運」。盼望著回家團圓的人們早早開始籌備,可是火車票供不應求,乘飛機回家不失為一種選擇。

 

然而,每年的這個時候,有一部分人卻犯了難,明明想買張機票回家,但是偏偏不敢乘飛機,於是回鄉的路途平添了幾分波折。更有甚者,因為害怕乘飛機、乘火車,從來不敢長途旅行。這些人平時與正常人無異,只是在遇到一些特定事物或情境時產生明顯的恐懼。

 

從醫學上,我們稱之為恐怖症。恐怖症,也叫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的事物或情境產生異乎尋常的害怕或焦慮。這種害怕或焦慮與客觀事物引起的實際危險並不相稱,患者明知這種反應是過分的,但在相同場合下仍反覆出現,以致極力迴避其恐懼的事物或情境,對他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是不是所有害怕某一類東西的人都患有恐怖症?

 

那倒未必。比如在野外看見毒蛇、兇猛的野獸或處於危險境地時,人們都會感到害怕、恐懼,這是人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恐怖症患者的害怕或焦慮大大超出了客觀事物引起的實際危險,對他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交造成影響。

 

► 最常見的五種恐怖症

 

1.廣場恐怖症

 

留學生小林(化名)從國外到上海爺爺奶奶家過暑假,一天乘地鐵遇到故障,在車廂內被困半小時,由於緊張,當時感到胸悶、喘不過氣,之後自行緩解,經檢查身體沒有什麼問題。但從此,小林不敢搭乘公共運輸,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於是前來就診。

 

廣場恐怖症比較常見,表現為對某些特定環境的恐懼,患者害怕進入公共場所、害怕離家或獨處,擔心在這些場所出現嚴重焦慮,得不到幫助,沒辦法逃離,所以往往主動迴避出現在這些場所。

 

2.幽閉恐怖症

 

幽閉恐怖症是一種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的心理疾病,患者處於電梯、磁共振檢查儀、門窗關閉的房間等封閉狹小的空間時,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甚至出現呼吸急促、全身發抖,感覺自己快要死掉。為了避免焦慮,患者往往主動迴避封閉場所,對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擾。

 

3.社交恐怖症

 

小王(化名)平時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受到單位領導賞識,於是領導打算升他為部門經理,請他準備一下在公司會議上作一下自我介紹。可是不知為何小王百般推辭,堅持做原來的基層崗位,讓人摸不著頭腦。

 

原來,小王害怕在公眾場合做演講,從讀書的時候開始,只要站到演講臺上,他就心跳加速,滿身大汗,臉漲得通紅,身怕自己被別人嘲笑,越這樣想就越緊張,恨不得在地上找個洞鑽進去。但凡遇到這種場合,小王能躲就躲,為此還錯失了很多升職機會。

 

社交恐怖症又稱社交焦慮障礙,當個體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社交場合時產生明顯的焦慮,如社交互動(對話、面對陌生人),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講,被觀看(吃、喝)。患者害怕自己的言行、焦慮症狀導致別人輕視、批評自己,因而會主動迴避社交,無法迴避的也會帶著強烈的焦慮去忍受。

 

4.恐高症

 

有一位攝影師,他的技術很好,朋友們出去旅遊都會叫上他。有一次爬山,朋友們叫他去山頂觀景平臺拍照,可是他怎麼都不願意,只是在拍路上的景色,原來,這個攝影師「恐高」。

 

恐高症,又稱畏高症,患者對高處有異乎尋常的恐懼,當處於高處時會出現嚴重的焦慮和不適感。他們每時每刻都得想方設法避免恐高症「突發」,他們不敢乘觀景升降電梯,更不敢站在陽臺上,他們連4樓的高度也受不了,更不用說摩天大樓了。

 

5.特定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是指對單一特定的事物或情況產生害怕或焦慮。恐懼對象千奇百怪,如某些動物(蜘蛛、蛇、狗、青蛙等)、物品,接受注射、看見血液,還有自然環境,如沙灘、暴雨、打雷等等。

 

► 戰勝恐怖症其實並不難

 

1.首選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包括系統脫敏療法、暴露衝擊療法等。

 

系統脫敏療法是由南非精神病學家沃爾帕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又稱交互抑制法。當患者面前出現焦慮和恐懼刺激的同時,施加與焦慮和恐懼相對立的刺激,從而使患者逐漸消除焦慮與恐懼,不再對有害的刺激發生敏感而產生病理性反應。

 

治療時患者先後進行放鬆訓練、建立恐怖的等級層次、想像脫敏訓練、現實訓練。

 

曾經有一位年輕的患者,他恐懼的對象是包柑橘的紅色包裝袋,打老遠看見就得繞道而行。每當柑橘上市的季節,他連出門上學都困難,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通過系統脫敏療法,他最終能將柑橘包裝袋拿在手中,並且沒有不適感,困擾他多年的難題終於解決了。

 

暴露療法也稱滿灌療法、衝擊療法。它與系統脫敏療法正好相反。

 

暴露療法不需要進行放鬆訓練,而一下子呈現強烈的恐怖、焦慮刺激,以迅速校正病人對恐怖、焦慮刺激的錯誤認識,並消除由這種刺激引發的習慣性恐怖、焦慮反應。

 

這種方法聽起來有些嚇人,但針對某些耐受性較好的患者,效果立竿見影。講一個例子就能容易理解:

 

醫學院有一門課叫生理課,需要用牛蛙做實驗,有一個同學害怕蛙類,唯有她不敢捉牛蛙,實驗課老師看出了她的問題,於是把牛蛙放到她手中,要求她拿10分鐘,從此以後,她不再害怕牛蛙。事後她回憶,「剛開始害怕極了,手裡黏糊糊的,感覺特別噁心,不過拿了幾分鐘後,天沒有塌下來,牛蛙還是好好的,感覺也沒那麼可怕了。」

 

2.藥物治療

 

為了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可合併抗焦慮藥及抗抑鬱藥進行治療。上文提到的那位廣場恐怖症患者,留學生小林,他害怕乘公共運輸,但半個月之後就要乘飛機去國外讀書,沒有足夠時間進行系統脫敏治療,為了解決他的燃眉之急,於是醫生給了他一些快速起效的抗焦慮藥,在上飛機前服用改善情緒。

 

► 預防恐怖症從兒童期開始

 

恐怖症多與童年期心理髮育有關,因此從小要培養兒童健康的行為模式,一方面教育其正視困難、解決困難,不拖延、不逃避;一方面也要理解孩子的恐懼,不要冷酷地斥責孩子,因為恐懼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在同情和理解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勇於接受考驗,克服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培養堅韌、豁達、勇於面對現實的性格。

 

(本文作者:駱豔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陳鳳:仁濟醫院心理科醫生。組稿:陳俊珺。本文編輯:許鶯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

相關焦點

  • 李雅芬:飛行恐懼症
    飛行恐懼症上學的時候,單槓雙槓不敢上,課外活動永遠掃地,不選擦玻璃。住樓房5層以下,太高了,往下望,腿軟。 出行以汽車火車為先。坐飛機快捷又舒適,於我,卻是煎熬,無愉悅可言。擔心,人人有,程度有所不同。 據說,有壯漢在飛機滑行時強烈要求下飛機的,也有上飛機聽了安全講解聲嘶力竭情緒失控的。
  • 春節回家不敢乘火車飛機,這是恐怖症
    春節將至,國人又迎來一年一度的人口大遷徙——「春運」。盼望著回家團圓的人們早早開始籌備,火車票供不應求,乘飛機回家不失為一種選擇。然而,每年的這個時候,有一部分人卻犯了難,他們不怕花錢,明明買張機票可以很方便地回家,但是偏偏不敢乘飛機,於是回鄉的路途平添了幾分波折。
  • 馨香智慧:孩子有社交恐懼症,高度敏感?討好型人格怎麼破?
    馨香智慧:孩子有社交恐懼症,高度敏感?討好型人格怎麼破?相信不少的家長有這樣的煩惱:自己家裡的孩子常閉門不出,自閉,不敢與別人打交道,有社交恐懼症,迴避社交!1、社恐的本質是什麼?或許有些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沒有關注孩子身心靈的成長,沒有從家庭環境或者學習環境中得到很好的指引和鍛鍊,導致孩子潛意識裡是缺愛的,是低自我價值的。2、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高敏感帶來的高壓力?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高敏感帶來的高壓力?
  • 我想帶酒回家,火車、飛機上到底能帶幾瓶酒?
    回家,自然要帶些禮品,葡萄酒、白酒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在乘坐火車和飛機時到底可不可以攜帶葡萄酒、白酒呢?(啤酒,不在範圍內~)>>>>乘坐火車官方規定:12306官網中顯示自 2016年1月10日起施行了新的《鐵路進站乘車禁止和限制攜帶物品的公告》。
  • 密集恐懼症到底是什麼?
    上面這張蓮蓬圖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我(原作者)看到之後就會頭皮發麻、心裡發慌、肩膀緊縮,渾身起雞皮疙瘩,就想蜷成一個球躲在桌子下面靜靜地哭。到底是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的反應?洞洞,具體來說是密集的洞洞。可能吧,但並不是因為我對密集的洞有強烈的反感,而是患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種恐懼症並未被官方承認,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沒有記錄,但在網上隨處可見。據傳,密集恐懼症這個詞是在2005年由一位匿名的愛爾蘭女士在論壇中發明,在2009年左右開始真正流行起來。
  • 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幼兒園)領導要帶頭在深過節,非必要不離深,嚴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確需離深的,按程序報批。思鄉情切,人之常情深圳是中國最大的移民之城,「回家過年」是大部分深漂們一年中最大的奔頭。「元旦跟媽媽視頻,她說我胖了,已經快認不出我了。」同事吐槽著媽媽的吐槽,卻不敢向家裡人透露今年可能回不了家過年的消息。
  • 春運多地機票價格遠低於火車票,選擇什麼交通方式回家過年?
    臨近春節,鐵路部公布2021年春運自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40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4.07億人次,將優先為60歲以上老人安排下鋪。受疫情影響,人們回鄉時間有錯開趨勢,但是面對春節人人都想回家團圓的願望,春運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 飛行恐懼症
    波音公司2010年的調查結果表明,有17%的美國人承認他們害怕乘坐飛機,專家估計其中不乏飛行恐懼症的臨床患者。也就是說,有些乘客因恐懼而觸發的應激反應甚至短時精神失常超出一般人對飛行恐懼症的想像。 2006年9月11日,南航深圳飛往南昌航班上,一名被同伴拉來「練膽」的青年男子在飛機關閉艙門、滑向跑道準備起飛時,精神崩潰,驚叫哭喊著朝客艙後部跑去,哭著一定要下飛機。
  • 害怕坐飛機該怎麼辦?
    害怕坐飛機該怎麼辦? 許多人坐飛機只當是不得不經歷的不幸,但對有些人來說坐飛機可能是一段痛苦的旅程。那人們該怎樣才能克服這真實的飛行恐懼症呢?儘管空難事故少之又少,但是一旦發生就受到了大量關注;我們屢次見到了那樣真實的失事畫面,飛機殘骸,裹著的屍體,這樣的恐懼感讓我們一想到去坐飛機就覺得難以忍受。特別是近期的兩起馬航災難性事故更加重了人們這樣的想法。MH370客機途徑印度洋海域時離奇消失,MH17客機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兩年過去了,這兩起空難仍然佔據著頭條位置。
  • 沒有跨海大橋也沒有海底隧道,如何乘坐火車到海南?原來竟是這樣
    隨著交通網的不斷發展,現在交通網也越來越完善了,許多傳統的交通工具被新的交通工具所取代,但是,某個交通工人有著悠久的歷史,其重要性至今仍在各城市的交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天小編對大家說,這個交通工具是火車。
  • 自卑、敏感、不敢說話……社交恐懼症的絕望你了解多少?
    如今在網絡上,一旦將社交恐懼症的話題聊起來,會發現好像大家都一樣有,幾乎到了「人人社恐」的年代。 前段時間一場疫情造成人們很長時間內必須宅在家閉門不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憋壞了。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只感到舒服:終於不用出門各種社交了。
  • 這趟回家的綠皮火車上,滿載的都是故事……
    春運首日記者搭乘了一趟從深圳開往瀋陽的Z186次綠皮火車行走7省1市跨越3100多公裡記錄了35個小時的回家故事這趟回家的綠皮火車上,滿載的都是故事……,「一年燈火盼人歸」今天帶您踏上從南往北的這趟旅程回家的行囊沉甸甸 像心裡裝了一年的思念距離開車還有一個多小時
  • 防曬噴霧怎麼躲過安檢?150ml噴霧能帶上火車嗎
    夏季出門旅遊很多人都會帶上防曬噴霧,方便隨時補塗,但是防曬噴霧經常會在過安檢的時候被扣下,那麼防曬噴霧要怎麼躲過安檢呢?防曬噴霧怎麼躲過安檢現在無論坐火車、高鐵還是飛機,安檢都是非常嚴格的,所以我們攜帶防曬噴霧的時候要儘量符合通過安檢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物品想要躲過安檢非常難,而且攜帶違規物品可能存在潛在危險,並不鼓勵這樣做。
  • 馬上春節了,一個人開1000公裡回家是怎樣的體驗?網友:句句扎心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春節在國人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是家庭團圓的日子。老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很多車主都選擇開車回家,一個人開幾千公裡回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很多網友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經歷。馬上就是春節了,一個人開1000公裡回家是怎樣的體驗?網友:句句扎心。
  • 火車臥鋪這4種「尷尬」,你遇到過嗎?一般都怎麼處理呢?
    火車臥鋪這4種「尷尬」,你遇到過嗎?一般都怎麼處理呢?又要到春節了,春運的火車票也是要到提前賣的時候了,要是在遠方要回家過年的小夥伴們可以是要時刻關注這些信息了。一般現在人們的出行方式大部分的坐火車,有些要坐長途的要買臥鋪,那麼你們在坐臥鋪的時候有遇到過哪些尷尬的事情嗎?
  • 春節到底回不回家?疾控專家: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20日下午,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9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介紹,元旦和春節假期將至,廣大市民朋友如無十分必要,不建議出境旅行和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張伯禮: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 密集恐懼症的成因之謎
    每隔三四個月,她就會看到一些她忍受不了的東西。這些東西讓她極為噁心害怕。有時是裂縫,有時是密集的孔洞或點狀物,或者是一些水底的自然現象,比如藤壺群。她會顫抖,渾身是汗,最後躺在地上哭泣。她有次用手機與朋友閒聊時,突然看到了很可怕的東西,立馬將手機丟到了房間的另一頭。而她周圍似乎無人有類似的奇怪反應。她到底怎麼了?
  • 春運時坐飛機要提前多長時間 坐飛機時要提前多久到機場
    春運期間回家的票真的是一票難求,很多人很早就開啟了搶票模式了,不過也有少部分人因為搶不到火車票、高鐵票轉而選擇飛機票的,春運期間不管什麼交通工具一定要提前到站等候才行,那春運時坐飛機要提前多長時間呢?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坐飛機時要提前多久到機場這個問題。
  • 重磅公告:春節不回家,你能抓住這個機會嗎
    很多有準備的人,在這場戰役之中脫穎而出,而全民不回家的今年春節,會是你的機會嗎?為什麼說是機會,別人過節懈怠休息,咱們過節學習前進,一比較,咱就是進步。特殊的春節,就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時機,這個春節咱們要給他玩明白:1玩玩自律每逢佳節胖三斤,不僅胖,整個人都會陷入的混亂之中。
  • 【關注】帶上寒假安全小貼士,你回家,我放心!
    注意食品安全不吃生冷、過期食物,食品加工時一定要燒熟煮透,保證飲食衛生。帶好外出防護工具請合理規劃回家路線,儘量避免途經中高風險地區。不管是乘坐飛機、高鐵、火車、還是公共運輸工具,都有染上病毒的危險,所以在出行前要準備好一切消毒產品,如免洗洗手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