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苒媽,親子學堂編輯,溪苒是一個高冷獅子座girl。在育兒上,溪苒媽希望結合溪苒的性格,在保持她的天性上做適當的科學育兒引導。並會定期和大家分享,她和溪苒一起成長的點滴。
在溪苒16個月的時候,她只能斷斷續續發出兩個字的發音。一天,溪苒爸指著蘋果,教她英文發音「apple」,幾次後溪苒便學會了。之後她看見蘋果就指著叫「apple」,而當你說讓她去找個「apple」,她會立馬把蘋果拿到你面前。
現在溪苒19個月了,她已經可以說短句,「媽媽讀書」、「溪苒肚子疼」。也會經常模仿大人說話,這個時期的溪苒,可以說是正處於一個通過模仿和學習周圍人的聲音來認識外部世界體系的時間段。她對外界的信號接收、語言模仿力都在不斷增強。都說幼兒期是發展第二語言的好時間,我準備抓住溪苒語言敏感期的時候給予一些英語啟蒙。
我自己英語並不是很好,在英語啟蒙上,我主要是音頻+繪本+家長自我學習。
英文兒歌「磨耳朵」
溪苒從小對音樂很感興趣,在英語的啟蒙上,我也是先從英文兒歌入手。在她玩耍的時候,會放一些英文兒歌做背景音樂。另外,還會利用英文APP,「嘰裡呱啦」中的課程蠻適合小月齡的寶寶。在它的啟蒙上課程上,重點是讓寶寶聽音樂、家長學習、及日常和寶寶互動,裡面分類也很詳細,基本是手把手教學。如在兒歌課程中,都是真人和卡通結合搭配動作和韻律解釋歌詞內容。
英文繪本、遊戲書增添興趣
好多朋友和我講看英文原聲動畫片可以增加孩子的興趣,小朋友從中還能學到一些單詞。我們嘗試後,發現動畫片並不能刺激到溪苒。相較於動畫片,點讀書和英文繪本對引導孩子開口說英文的作用更強一些。尤其是點讀書,在互動下,簡單的字母她會主動跟讀。
迪士尼英語認知發音書,小朋友自己點擊來感受字母、簡短單詞的發音。
《jolly baby》布書,適合小月齡寶寶,不怕撕,一邊玩耍一邊學習。
《Peek-A-Who Board book》猜猜我是誰英文原版 。獲獎無數的洞洞書,引導寶寶的局部想像力。
《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一邊做遊戲一邊認識自己身體部位。
DK的《baby touch and feel》系列,觸摸書材質很好,每頁有不同材質的內容,小月齡寶寶可以把它當作玩具書,大一點的可用作基礎認知書。
著名繪畫大師Eric Carle(艾瑞 卡爾)的棕色的熊系列,《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構圖簡單,畫幅大,染色鮮豔,適合小月齡寶寶。大色塊能促進寶寶視覺發育,句子也朗朗上口。另外,喜馬拉雅APP上也有音頻。
家長重拾英語tips
在啟蒙溪苒的時候,我覺得重拾英語是有必要的,畢竟想給孩子一個正確發音的環境。利用APP,在「流利說」、「一點英語」、「有道詞典」上,我主要學習口語和日常表達,根據自己需求,選擇課程。還會學一些關於寶寶的課程,如兒歌,我學習後唱給溪苒聽。另外也會利用上下班坐車的時間,在音頻類APP上,聽一些發音和基本詞彙的課程。
對於幼兒期,我希望孩子是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希望她能享受學習的快樂。更何況英語只是一門工具,因此在英語學習方面,我只是儘量引導,營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