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春困秋乏,說明春秋體感溫度更加舒適,容易讓人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但是動植物卻恰恰相反,它們為了規避外部環境對自身產生不利的影響,就會自動進入「熟睡」狀態。
咱們先來看看美麗動人的「貪睡」花仙子吧。
睡蓮,這個名稱由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它和人類一樣晚上都「愛睡」,所以人們就給它取了這個特殊的名字。夜晚溫度較低,為了保護自己,這種神奇的植物它就會為了保護自己選擇在夜晚的時候慢慢合攏,這個時候,它們就「睡著」了哦。等到第二天太陽出來,它們就會甦醒過來,重新綻放。
花生,這也是一種愛犯困的植物。而且它們作息時間還異常規律,每逢傍晚,這群小葉片就會悄悄的合攏,就像含羞草被外來物觸碰到一樣,而且更加神奇的是它們睡覺還可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哦。
更有趣的是晚來香,它和人類相反,是「晝睡晚醒」,白天,它們異常安靜,到了晚上它們就釋放香氣,悄然綻放,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多數花朵都是靠豔麗的顏色吸引昆蟲授粉,但是晚上由於夜色漸濃,晚來香這個神奇的生物就得靠香氣吸引昆蟲,例如飛蛾這類的昆蟲幫助其授粉。
接下來,咱來看看更有趣兒的,貪睡的動物吧。和植物相似之處就是動物睡眠也是為了活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到了冬天,萬籟俱靜,大自然可以提供給它們食用的東西也寥寥無幾。這時候,很多聰明的小傢伙就會選擇「睡覺」來越過寒冬,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休眠」。
常見的就是蛇,青蛙。「三月三,蛇出山」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諺語,就是這個道理。冬天天氣寒冷,它們為了讓自己可以越冬,就會減弱自己的生命活動,以此來維持自己的體力,因為沒有足夠的吃的呀。這個時候,這些小傢伙們就會選擇睡覺,也就是常說的冬眠。所以善良的人類朋友不要輕易打擾它們「睡覺」,殊不知它們也會有「起床氣」的呢。
還有一種更有趣的現象,就是小刺蝟,它們睡覺的時候甚至連呼吸都停止了,當時我在動物雜誌上看到都驚呆了!查閱資料才知道刺蝟喉頭有一塊軟骨,可以把口部和喉嚨隔開,並阻隔器官入口,這個時候,它們就「睡著」啦,說雷打不動完全不過分,隨意把玩,這個小東西就像昏死過去一樣「我自巋然不動」,有研究表明,要將這個小刺蝟放入溫水中泡上半個小時,它才可以甦醒。
還有就是隨時都在睡覺的大懶蟲,這可謂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大概二十個小時都在睡覺,剩下醒著的四小時幹嘛呢?要麼吃要麼發呆,這可真是神仙生活呢。問題來了,這群小傢伙是誰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睡神考拉和樹懶。而且它們大多數都生活在叢林深處,一般睡覺都不會被打擾哦。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一個冬天都不怎麼進食,一直睡覺的這些小傢伙們不會餓嗎?這就要靠它們體內囤積的脂肪提供能力量咯。所以減肥的寶寶們要適度給自己的身體留點脂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