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四旋翼製作1———(四旋翼的介紹以及發展)

2021-02-24 古月居

2020年仿佛還是昨天,2021年就已經到來了。前一陣子,西安下了幾場大雪,一覺醒來,望向窗外,真有點雪落長安那種感覺,順手拍了幾張照片。

(元旦上山圖)

但是說實話,再美麗的雪景放在一個不會拍照的人手上,也是白搭,可以看到並不好看~~

這個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拍的角度夠高,那效果肯定超級爆炸!可是現實就是,自己又沒翅膀,壓根到不了高的地方,真是可惜了這一場雪景啊。

那在下一場雪景到來之前,我該如何避免再次遇到這個尷尬呢?四旋翼,或許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之一了。

那正式開始製作四旋翼之前,首先還是得制定計劃,保證項目的實施以及四旋翼的成功製作。

(字寫得實在是....太醜了,會改的,我保證)

整個項目從頭學習並且完成相應的硬體搭建,功能調試等預計會在四個月左右,記錄下相關問題以及心得就大概五個月了,所以整個博客的記錄也將在五個月完成。


說了半天的四旋翼,那到底什麼是四旋翼呢?

四旋翼,也稱四軸飛行器,是一種用四個旋翼產生升力的多軸飛行器。和固定翼飛行不同,它通過旋翼提供的推力使飛機升空、懸停、維持姿態及平飛。它的四個旋翼大小相同,分布位置接近對稱。對於簡單的設計來說,僅僅通過調整不同旋翼之間的相對速度來調節不同位置的推力,並克服每個旋翼之間的反扭力矩,就可以控制飛機維持姿態、或完成各種機動飛行。這一點和常見的只有一個主旋翼的單旋翼直升機不同,單旋翼直升機的尾槳只起到抵消主旋翼產生的反扭矩,控制飛機偏航運動的功能。

(小型的四旋翼)

早在1907年, Breguet – Richet就讓世界,上第一架四旋翼飛行器「Gyroplane No.1『升上了天空但由於構造複雜、不易操縱等原因,大型四旋翼飛行器的發展一直都比較緩慢。近年來,隨著新型材料、微機電(MEMS)、微慣導(MIMU)以及飛行控制等技術的進步,微小型四旋翼飛行器得到了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世紀90年代之後,隨著微機電系統(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研究的成熟,重量只有幾克的MEMS慣性導航系統被開發運用,使製作多旋翼飛行器的自動控制器成為現實。但由於早期計算器計算能力不足,並且存在數據噪聲太大的問題,微型自動控制器的應用受到了限制。因此,直到2005年左右,真正穩定的多旋翼無人機自動控制器才被製作出來。在生產製造方面,德國Microdrones GmbH於2006年推出的MD4-200四旋翼,系統開創了電動四旋翼在專業領域應用的先河。

而在我國,最出名的莫過於大疆了,正好在西安也有公司(嘿嘿)。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大疆產品幾乎達到了接近百分之70的佔有率,等於說每10臺無人機中就有7臺來自大疆。無人機滿足了小時候的飛行夢想,而一套成熟的防抖雲臺以及影像系統更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大疆細分了三個系列別是曉spark、御mavic、精靈phantom。

而這次我預想設計的四旋翼,只要完成基本功能即可,但自己本就是學生,並且在精力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盡全力的記錄下本次項目的製作流程以及問題心得等等,最終完成整個項目。大家敬請期待吧! 

相關焦點

  • 四旋翼無人機的製作與調試
    第二節 認識——四旋翼無人機的飛行原理與硬體配置2、四旋翼無人機的飛行原理和飛控(飛行控制器)介紹2.1 四旋翼無人機的飛行原理在學習如何自己製作一臺四旋翼無人機之前,我們先科普一下四旋翼無人機的飛行原理。
  • 四旋翼無人機虛擬控制系統的設計
    無人飛行器(UAV)是由無線電遙控設備和獨立程序控制裝置操縱,或由機載計算機完全或間歇自主操縱的無人飛行器[1-3]。它們有良好的隱蔽性、強大的生命力、簡單的起飛與著陸、低成本和對傷亡的恐懼[4-7]。
  • 組合導航系統在四旋翼無人機上的實現
    隨著智能化產業的迅速發展,無人機行業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由於四旋翼無人機的結構簡單可靠,具有垂直起降、定點懸停、穩定低速飛行和在小空間內飛行的能力[1],所以受到廣泛的關注並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   在四旋翼無人機系統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技術中,導航系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承擔著提供給飛行器位置、速度、姿態等參數狀態數據的任務。目前常用的導航方法有:慣性導航、衛星導航、視覺導航以及它們的組合導航等。
  • 四旋翼航拍無人機是怎麼飛行的你知道麼?
    航拍無人機一般都是四旋翼無人機,操縱起來非常容易,熟練的操縱者可以使其往任意方向飛行,從而更好地滿足拍攝需要。不過,你是否考慮過,四旋翼航拍無人機是怎麼飛行的呢? 四旋翼航拍無人機有四個螺旋槳,每個螺旋槳由一個電機帶動。當電機驅動螺旋槳向下吹風時,由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空氣就會對槳產生向上的升力。
  • 多旋翼無人機的結構—新疆凱蘭無人機駕駛員培訓
    多旋翼無人機是近十幾年興起的一類旋翼類飛行器,從它出現之後,因飛行控制系統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其得到了飛速發展。早在1907年布雷格(Bregue)兄弟就進行了他們的旋翼式直升機的飛行試驗。1920年,E.Oemichen設計了第一個四旋翼飛行器的原型,但是第一次嘗試飛行失敗了。E.Oemichen的飛機在經過重新設計之後,於1924年實現了起飛並創作了當時直升機領域的世界紀錄。在接下來幾十年中受制於性能極差的發動機,多旋翼飛機發展極為緩慢。
  • 無人機的四旋翼為什麼不能運用到大型有人直升機上?
    1、無人機的四旋翼系統從氣動上來說是靜不穩定的,也就是說哪怕四個電機和螺旋槳的功率、轉速、升力一模一樣,重心也在絕對的中心點上,在遇到稍微一點擾動的時候(此時排除飛控的主動補償),四旋翼系統就會偏離平衡狀態,並且無法依靠氣動布局本身恢復平衡。
  • 圖文:自動四旋翼在湍流中移動平臺上的動態著陸
    在移動平臺上自動降落對多旋翼飛行器提出了獨特的挑戰,包括需要精確定位平臺,快速軌跡規劃以及精確/魯棒控制。以前的工作研究了這個問題,但是大多數都沒有明確考慮風的幹擾,這通常會導致下降緩慢到平臺上。這項工作提出了一種完全自動化的基於視覺的系統,該系統通過緊密結合本地化,計劃和控制來解決這些限制,從而能夠在移動平臺上快速準確地著陸。
  • 四旋翼無人機和動作捕捉系統能碰撞出哪些火花?
    基於光學動捕系統四旋翼飛行器的研究與思考1、引子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賽)控制類題目B題為巡線機器人,類似於無人機電力巡檢。如圖1所示賽題要求。由題目可知要想完成題目最終要的是四旋翼要懸停準、飛的穩,故四旋翼的懸停至關重要。實際應用中,四旋翼所實現的功能也是建立在穩定懸停基礎上來實現其他功能的。
  • 恆能科技梟鷹SR-100四旋翼無人機系統
    梟鷹無人機系統的設計跳出了傳統旋翼無人機的固有模式,高度集成化的生產工藝,全自動化的飛控系統,以及高品質的零部件選材,重新定義了旋翼無人機的最高端技術。 恆能科技梟鷹SR-100四旋翼無人機系統實物(註:以上圖片由北京恆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 零基礎培訓快:友好的操作方式擯棄了傳統的手柄操作模式,將地面站與遙控器合二為一,直觀的觸屏操控界面與先進的全自動化功能用時最短的客戶培訓
  • 為什麼大型可載人四旋翼飛行器仍然不能取代直升機?該部件是關鍵
    從飛控邏輯上來講,四旋翼飛行器的控制率看起來似乎清晰明了,但是事實上,四旋翼飛行器只有在慣性導航系統和相應的加速度傳感器就位且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才會穩定飛行。重點來了,四旋翼飛行器的四副旋翼裡面,只要有一副旋翼出現了故障,那麼它就將很難繼續穩定飛行(基本就摔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四旋翼飛行器的安全性並不出色。
  • 多旋翼無人機的結構和原理
    1.結構形式  旋翼對稱分布在機體的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四個旋翼處於同一高度平面,且四個旋翼的結構和半徑都相同,四個電機對稱的安裝在飛行器的支架端,支架中間空間安放飛行控制計算機和外部設備。結構形式如圖 1.1所示。
  • 2016雙創周 | 這個年輕團隊做的四旋翼油動無人機,可變距,作業成本...
    就在全球創客馬拉松賽場附近的展臺,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發現了一架有點「特別」的無人機:燒油的四旋翼。(現場模型為上一代工程樣機)這架無人機機型的全稱是 「油動變距多旋翼」,使用的燃料是汽油。
  • 力學之:從竹蜻蜓到直升機旋翼系統
    蜻蜓依靠四翅的高頻振動而飛行;竹蜻蜓靠兩葉片的旋轉產生升力而飛行。兩者的飛行模式完全不同。在沒有空氣動力學知識作指導的情況下,古人「從蜻蜓的飛行中得到啟發而製作竹蜻蜓」之說也是難以理解的。要想印證葛洪的「飛車」是否為「竹蜻蜓」,還要從葛洪「其人其著」說起。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江蘇句容)人。
  • GD32F103+MPU9150四旋翼飛行器第一步:姿態融合算法
    前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279.htm  相比直升機來說,四旋翼乃至多旋翼飛行器的機械結構簡單,操控靈活,飛行穩定,體積也能做的更小,當然也能更大,它將直升機複雜的機械結構設計難度轉化到了電子電路和算法上面,因此四旋翼飛行器的設計更容易上手,更民眾化。
  • 解析多旋翼無人機飛行原理 在應用方面的優勢
    時至今日,很多飛機還在沿用旋翼設計,四旋翼無人機更是化作了航拍機,滿足了許多普通人關於天空的想像。比如四旋翼無人機,當飛機四個螺旋槳的升力之和等於飛機總重量時,飛機的升力與重力相平衡,飛機就可以懸停在空中了。小時候看漫畫,看到哆啦A夢和大雄頭戴竹蜻蜓自由的在空中翱翔,就特別想和他們一樣,可以飛翔在空中,俯瞰大地。但是如果現在真有人發明出一模一樣的竹蜻蜓,我肯定是不願意戴的。
  • 普華鷹眼攜六旋翼無人機亮相展會
    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於9月14日在無人機之都——中國深圳火熱進行中,大會期間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在隆重舉行,2.25萬平方米的國際展會、400多家中外無人機企業的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船)、無人傘翼機、撲翼式微型無人機、水下潛行器以及上下遊配套產業產品都精彩亮相。
  • 招啟軍教授團隊:提升我國直升機高性能旋翼的自主設計能力
    ,國內外學者展開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設計方法與旋翼外形方案,進而推動了直升機旋翼氣動設計技術的發展。招啟軍教授團隊針對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合成射流、動態前緣、後緣小翼、旋翼變轉速技術以及旋翼變體技術進行了研究,闡述了這些主動流動控制技術在提升旋翼氣動性能方面的應用潛力。
  • 安全飛行科技感十足 設計師開發無旋翼無人機Humla Forestry Drone...
    但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款無人機絕對不會因為旋翼的問題傷到人。因為,它壓根兒就沒有旋翼。這是一個非典型的無人機設計,首先,它沒有採用通常無人機的四旋翼或者多旋翼設計,而是採用了三旋翼設計,呈中心對稱排列。而且每個旋翼都是中空的,你不會在裸露的位置看到任何運動的結構,自然也不會因為飛速旋轉的旋翼傷到行人。其次,它內置有三個攝像頭,這讓它幾乎可以 360 度無死角地觀察周圍。
  • 消息| 京東首發傾轉旋翼無人機載重200kg?京東回應是媒體誤報
    據介紹,京東自主研發的傾轉旋翼無人機VT1機高1.13米,機長3.423米,翼展3.786米,採用油電混合動力,固定翼模態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kg,可以飛行200公裡以上,該機將主要應用在偏遠地區的遠程配送上。
  • 傾轉旋翼無人機—固定翼和直升機的混血兒
    上世紀末,傾轉旋翼無人機技術應運而生。  傾轉旋翼無人機結合了直升機機和固定翼的優點,既有旋翼又有固定機翼,而且旋翼可以從垂直位置轉向水平位或者從水平位置轉到垂直位置,因此這種無人機兼具垂直/短距離起降和高速巡航的特點。目前從世界範圍來看,傾轉旋翼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只有少數國家技術相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