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氧化代謝促進神經幹細胞永生化

2021-01-09 生物谷

2020年9月21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世界範圍內,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僅2018年就奪走了約960萬人的生命,佔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癌症的產生是非常複雜的,是由各種因素相互作用控制的---最近,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大多數的人類癌症,如宮頸癌、胃腸癌和

乳腺癌

等,都是源於

成體幹細胞

失去調節。這些成體

幹細胞

存在於我們的許多器官中,在那裡,它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細胞以取代舊的和死亡的細胞。確定這些在發育過程中受到嚴格調節的

幹細胞

如何擺脫調節的機制是科學界的一個重要課題。

腫瘤發生的一個關鍵步驟是確定驅動腫瘤細胞起始的機制,這會觸發它們產生腫瘤的命運。到目前為止,對它們的研究主要是在基因調控水平上,通過研究

腫瘤

抑制基因MYC、

p53

或KRAS。腫瘤細胞內的代謝變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特徵,但是這些變化是

腫瘤

細胞永生化的結果還是原因仍不清楚,因此這也是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IMBA)的Juergen A. Knoblich團隊近期研究的重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Knoblich團隊選擇了黑腹果蠅作為腫瘤模型---這種建立起來的但又有些非傳統的模型生物在腫瘤研究中擁有悠久的歷史,在腫瘤抑制基因突變方面的發現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從這種簡單的模型生物中獲得的知識就可以用作一種強大的工具,成為進一步研究人類基因的基礎。在果蠅中,他們可視化觀察到了腫瘤起始細胞成為永生化細胞的確切時間點,並在

遺傳

學上操縱了這一過程---由於哺乳動物腫瘤的高度複雜性,這在哺乳動物

腫瘤

中是不容易完成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9月17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Oxidative Metabolism Drives Immortaliz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during Tumorigenesis」。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7.039。

Knoblich解釋說,「我們使用了一種果蠅神經

幹細胞

(NSC)腫瘤模型,這種模型是通過剔除廣為人知的腫瘤抑制基因Brat而誘導出的。通過使用這種模型,我們研究了代謝是否在Brat

腫瘤

細胞永生化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隨後,我們在果蠅中的發現將作為後續人細胞研究的基礎,並為人類癌症的機理研究奠定基礎。」

事實上,這些研究人員發現Brat腫瘤具有高度氧化性,與正常大腦相比,具有更好的耗氧量。這被證明是一個相當令人驚訝的發現,這是因為

腫瘤

被廣泛認為是糖酵解的。

在另外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中,Knoblich團隊發現作為一種線粒體氧依賴性的生物能量途徑,氧化代謝在腫瘤細胞永生化中起著關鍵作用。論文第一作者、Knoblich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Fran?ois Bonnay說,「我們注意到,在

腫瘤

起始過程中,線粒體膜是融合的。線粒體形態的這種劇烈變化導致氧化磷酸化的效率增加,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發現NAD+和NADH的水平增加,這兩個關鍵分子都參與涉及生物能量的產生。」

通過額外的實驗,這些研究人員表明,在果蠅的大腦中,線粒體融合所介導的氧化磷酸化和NADH/NAD+代謝的增加確實是

腫瘤

起始細胞永生化的絕對必要條件。

Knoblich說,「我們的發現顛覆了以往關於這些腫瘤生物學的概念,並開啟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後續問題,包括我們剛剛在果蠅中發現的機制是否也適用於哺乳動物腫瘤。我們還將努力回答的問題是,NADH/NAD+代謝究竟是如何有利於

腫瘤

細胞永生化的,它是通過信號轉導還是通過表觀

遺傳

變化來實現這一點的呢?我們很高興能在這個領域推進我們的研究工作。」(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Fran?ois Bonnay et al. Oxidative Metabolism Drives Immortaliz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during Tumorigenesis.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7.039.

2.Feeding off fusion or the immortalization of tumor cell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fusion-immortalization-tumor-cells.html

相關焦點

  • 氧化代謝驅動神經幹細胞永生化機制
    氧化代謝驅動神經幹細胞永生化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2:19:20 奧地利科學院(IMBA)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Juergen A.
  • 線粒體融合介導氧化磷酸化,促使癌細胞永生化
    先前科學家認為,腫瘤細胞主要進行糖酵解反應,無需氧化代謝,近日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果蠅神經幹細胞腫瘤居然具有高度的氧化性,與正常細胞相比耗氧率更高。該研究發現,由線粒體膜融合介導的氧化磷酸化和NADH / NAD +代謝增加,會促使腫瘤永生。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驅動腫瘤細胞發生的機制,它觸發了它們成為腫瘤細胞的命運。迄今為止,科學家主要是通過研究腫瘤抑制基因MYC,p53或KRAS,在基因調控水平上進行癌症相關研究。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其次,血供更豐富的腫瘤細胞通過氧化應激產生ATP,誘導糖酵解和自噬,從而產生分解代謝產物如脂肪酸、乳酸和酮,它們又被腫瘤細胞的合成代謝所利用促進線粒體代謝和ATP產生,稱為反向Warburg效應。 自噬在多種腫瘤類型中維持正常組織幹細胞和CSC的乾性是必要的。正常組織幹細胞的存活和靜止取決於自噬,並且自噬可促進可塑性。
  • Cell Death & Differ:科學家發現肺癌幹細胞代謝弱點 找到潛在靶向...
    2018年4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過程中,癌細胞產生治療抵抗是到目前為止都無法解決的臨床難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癌症幹細胞是具有形成腫瘤並進行無限制自我更新能力的一群特殊細胞,傳統治療方法常常無法完全殺滅癌症幹細胞,這也是導致治療後復發和轉移的關鍵原因。
  • Cell重磅:幹擾氮代謝過程或會促進癌症發生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Ayelet Erez發現,在很多癌變腫瘤中,尿素循環中的一種特殊酶類會處於失活狀態,從而就會增加氮的利用用來合成嘧啶,進而支持癌細胞RNA和DNA的合成以及癌症的進展。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尿素循環額外的酶類中鑑別出了一系列改變,這些改變能夠增加用來合成嘧啶的含氮化合物的可用性,而這些改變最終會增加腫瘤中嘧啶的水平,並且促進癌症發生突變。
  • 科學家揭示代謝如何促進腫瘤轉移
    科學家揭示代謝如何促進腫瘤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6 14:21:52 近日,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Karen H.
  • Cell子刊:意外!自由基竟可促進神經幹細胞產生新的神經細胞
    然而,如今事實證明,它們控制著對大腦的適應能力非常重要的細胞過程,至少在小鼠身上是這樣。論文通訊作者、CRTD研究小組負責人Gerd Kempermann教授解釋說,「這種所謂的成體神經發生(adult neurogenesis)有助於大腦在一生中適應和改變。它不僅發生在小鼠身上,而且還發生在人類身上。」神經發生的觸發因子新的神經細胞從幹細胞中產生。
  • Cell:重磅!幹擾氮代謝過程或會促進癌症發生
    2018年8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氮(Nitrogen)是人體所有蛋白質、RNA和DNA的基本組成部分,因此,癌變的腫瘤對氮的需求也非常貪婪,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和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很多癌症中,癌症患者機體中的氮代謝都被改變了,其能在體液中產生一種可檢測到的變化
  • 腫瘤代謝機制突破性進展研究一覽
    靶向腫瘤能量代謝治療"任重而道遠"doi:10.1016/j.cell.2015.12.034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發生改變,相比正常組織細胞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癌細胞為了維持生存和滿足生物大分子的的需要,選擇了激活另一種能量代謝方式:有氧糖酵解(Aerobic Glycolysis
  • 【解析】Cell & Cell Metab. 靶向腫瘤能量代謝治療"任重而道遠"
    2016年3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發生改變,相比正常組織細胞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癌細胞為了維持生存和滿足生物大分子的的需要,選擇了激活另一種能量代謝方式:有氧糖酵解(Aerobic
  • Cell Met|NAD+代謝調節腫瘤免疫逃避等新機制
    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生物體氧化還原反應中非常重要的輔酶,在包括代謝、衰老、細胞死亡、DNA修復和基因表達在內的各種生物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最近研究發現NAD+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NAD+會促進衰老細胞分泌促炎因子,刺激腫瘤細胞生長【4】。然而,NAD+代謝在免疫檢查點調節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駐留神經幹細胞促進脊髓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5:18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Jonas Frisén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臨床綜述:不容小視的腫瘤細胞能量代謝
    延伸開來,儘管Warburg沒有直說HIF1-α、c-myc、ras、IGF-1和PI3K/Akt/mTOR基因突變或過表達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糖酵解代謝,但是基因突變可能在腫瘤發生中扮演了 「第二大角色」而非「內奸角色」。因為HIF1-α、c-myc、ras、IGF-1和PI3K/Akt/mTOR等因子在糖酵解代謝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Cell Stem Cell:脂質代謝是癌幹細胞的潛在致命弱點
    2017年1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普渡大學、西北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代謝特徵對啟動腫瘤形成的「癌幹細胞」的正常運轉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也證實如何幹擾卵巢癌中的這種代謝機制,從而抑制腫瘤生長。
  • 腦科學日報:免疫細胞可塑造大腦的神經迴路;莫扎特音樂的益處
    線粒體融合介導氧化磷酸化,促使癌細胞永生化!,無需氧化代謝,近日有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果蠅神經幹細胞腫瘤居然具有高度的氧化性,與正常細胞相比耗氧率更高。研究顯示,氧化代謝是一種線粒體氧依賴性生物能途徑,在腫瘤細胞永生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 我科學家Cell research發文:cMyc調節腫瘤細胞代謝新機制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在營養缺乏狀態下,cMyc能夠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維持癌細胞存活促進細胞增殖,這表明在腫瘤細胞代謝轉換過程中cMyc發揮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癌細胞為維持自身存活以及快速增殖會進行代謝重編程過程,但是癌基因如何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實現代謝轉變過程仍不清楚。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在缺少葡萄糖或穀氨醯胺這兩種主要營養來源的情況下,能夠顯著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SSP),同時伴隨cMYC表達增加。
  • 2020年9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5.Cell: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氧化代謝促進神經幹細胞永生化doi:10.1016/j.cell.2020.07.039腫瘤發生的一個關鍵步驟是確定驅動腫瘤細胞起始的機制,這會觸發它們產生腫瘤的命運。到目前為止,對它們的研究主要是在基因調控水平上,通過研究腫瘤抑制基因MYC、p53或KRAS。
  • Cell Dis:線粒體與核內基因交流 藉助表觀遺傳途徑促進腫瘤進展
    2016年12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線粒體作為細胞的能量工廠經常在癌症,衰老,神經退行性疾病和心臟疾病中發生異常。線粒體發生的變化是否與癌症擴散存在真正聯繫一直存在爭議。在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Discovery上的最新研究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線粒體藉助一個新機制影響細胞核內與腫瘤進展相關的基因表達。參與該機制的一種蛋白能夠響應線粒體氧化或代謝應激,進而影響表觀遺傳過程。利用化合物阻斷這種相互作用,就可以降低癌基因的表達。
  • Cell:Fat蛋白可調節細胞線粒體的功能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研究者McNeill在研究細胞如何組裝形成組織及機體發育期間生長如何被調節等領域久負盛名,研究者主要研究一種名為fat基因的突變,該基因編碼表達的蛋白為Fat,其可以促進細胞間的吸附和交流;而fat基因的突變則會引發細胞過度生長最終形成腫瘤,該過程的發生是通過Hippo途徑來實現的,Hippo途徑是癌症中被激活的一種途徑。
  • JBC:AMPK信號通路參與調控神經幹細胞增殖
    無論是在胚胎發育階段還是成體階段,神經幹細胞的自我增殖都受到內因基因表達水平及外因微環境的精細調控,這種調控作用與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腦功能的維持和修復都有密切關係。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員、南發俊研究員和馮林音研究員課題組等協作進行的對小分子化合物調控神經幹細胞命運及其作用機制研究中,首次發現了小分子化合物AICAR對永生化神經幹細胞C17.2及來源於不同發展時期,及不同部位來源的神經幹細胞均有明顯誘導分化為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該作用可能並不依賴於其傳統胞內靶點AMPK信號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