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救助一隻野生小駱駝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近日,在敦煌雅丹地質公園和新疆羅布泊交界處,發現一隻年幼失散的野生小駱駝,後得到公安部門及時救助。圖為獲救小駱駝。 謝生強 攝

中新網蘭州5月1日電 (馮志軍 謝生強)記者1日從甘肅敦煌市委宣傳部獲悉,近日,在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和新疆羅布泊交界處,發現一隻年幼失散的野生小駱駝,後得到公安部門及時救助。

經過數小時的尋找後,失散的野生小駱駝被找到。經辨認,該野生動物為野雙峰駝,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因該野生動物出生不久,需要及時餵養,民警和新疆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站工作人員將幼駝安全送往保護站進行救助。

近年來,隨著敦煌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和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多。

經辨認,該野生動物為野雙峰駝,在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謝生強 攝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俗稱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線旅遊大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距離敦煌市區168公裡。其以獨特的大漠風光、形態各異的地質奇觀、古老的民間傳說,吸引了無數遊人探尋大自然的奧秘。(完)

相關焦點

  • 來自敦煌的喜訊!普氏野馬誕下今年第一匹「馬寶寶」
    來自敦煌的喜訊!普氏野馬誕下今年第一匹「馬寶寶」  每日甘肅網敦煌訊(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孫海峰)從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傳來了喜訊,今年4月30日,保護區南大湖種群裡的一匹普氏野馬生產了今年第一匹「馬寶寶」,經過近幾天的持續觀測,「馬寶寶」很健康,能行走、奔跑、吃奶,情況良好。
  • 甘肅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基因突變渾身雪白的駱駝美極了!
    甘肅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基因突變渾身雪白的駱駝美極了!時間:2020-09-25 11:4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甘肅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基因突變渾身雪白的駱駝美極了!
  • 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首例「白化」野駱駝
    9月25日,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整理視頻資料時,在保護區內發現首例「白化」野駱駝。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野駱駝專項調查員周永祥介紹,自己在整理保護區視頻資料時發現, 9月11日7時26分,保護區黃羊溝野生動物飲水池附近11峰駱駝聚集在一起飲水。一峰膚色發白的野駱駝與其他的駱駝形成鮮明對比。
  • 警方救助一隻「小可愛」!你知道它是國家幾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警方救助一隻「小可愛」!> 近日 林區公安局東方紅分局森偵民警根據群眾提供線索及時救助了一隻野生動物也許你能一眼認出它來但能準確說出它是
  • 敦煌遠不止莫高窟,戈壁上的瀕危生態環境也值得關注
    本期大衛行攝攜手奇瑞汽車來甘肅敦煌,開啟一次保護生態環境與全球極度珍稀瀕危物種的公益行動。敦煌地處甘肅、青海和新疆的交匯處,這個被沙漠戈壁包圍的綠洲,是中國最為乾旱的地帶之一。保護區內有著大面積的天然植被和溼地,在這裡還生存著全球極度珍稀瀕危物種——雙峰野駱駝和普氏野馬。
  • 著名女作家三毛葬於臺灣,遺物焚燒於甘肅敦煌月牙泉旁
    她的骨灰安置在臺灣新北市金寶山墓園的寶塔裡,她的遺物在甘肅敦煌鳴沙山的月牙泉邊焚燒。1972年,三毛因情感問題再度遠走西班牙。與六年前遇到的西班牙人荷西·馬利安·葛羅重逢。1974年,三毛與荷西在非洲沙漠小鎮——西屬撒哈拉的阿尤恩結婚。荷西送給三毛的結婚禮物是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三毛非常喜歡這份禮物,一直保存。
  • 甘肅有一個地方叫敦煌,沙漠與清泉共存,神奇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近日,敦煌沙漠深處迎來夏季候鳥,過境水鳥破萬隻,遠超歷年來監測記錄。等到這一消息的公布,隨之而來也迎來大家對它的熱議。從而,那個原本不是非常熱門的旅遊城市敦煌,也再一次的出現在人們的面前。是的,在甘肅有這麼一個地方,它的名字叫敦煌。
  • 甘肅民勤連古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民勤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協會成功野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鵝喉羚
    2018年6月23日,民勤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普協會會員、大灘鎮北西村潘竟真,在騰格里沙漠尋找自家駱駝時,發現沙漠裡有一隻離群的動物,臥在沙坑坑裡不能行走,上前查看,發現是一隻黃羊(學名:鵝喉羚)。潘竟真懷疑是一隻剛產的黃羊幼崽,隨後待在遠處觀察附近是否有母羊,期待母羊來認領。兩個小時後,潘竟真仍未發現附近有其他黃羊活動。
  • 商洛商州警民共同救助一隻省級二級保護動物黃葦鳽
    9月29日上午,商州公安分局大趙峪派出所接商洛市中心醫院東區工作人員電話報警稱,在醫院院內發現一隻不明的鳥類,疑似受傷,請求出警救助。民警迅速趕往現場,經查看該鳥體長約20釐米,頭背部羽毛以黃褐色為主,且有長而尖的喙和爪,有輕微受傷,民警一面對該鳥進行悉心照顧,一面與林業公安取得聯繫,經林業部門鑑定,該鳥類為省級二級保護動物-黃葦鳽,隨後該鳥被送至森林公安部門進行救助。據了解,黃葦鳽是鷺科葦鳽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涉禽。
  • 高臺縣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虎鼬
    8月9日晚7時許,高臺縣林業草原局接到高臺輝騰汽修李女士電話稱:在她的汽修店裡跑進了一隻不知名的動物。該局立即派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前去處置。經鑑定:這隻動物為虎鼬,於2019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初步判斷這隻虎鼬是從離該店不足100米的黑河溼地跑入的。經認真觀察這隻虎鼬行動靈活生命體徵正常,沒有傷病跡象,隨即在輝騰汽修員工的幫助下,將這隻虎鼬放歸到了大自然。
  • 滄州市民救助一隻「小貓頭鷹」,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熱心市民救助「小貓頭鷹」,經確認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隨後,小動物被送到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治。6月14日13時許,滄州市巡警二大隊巡邏車組接指揮中心指令稱:欣怡商務中心附近,有人發現一隻類似貓頭鷹的小鳥。
  • 甘肅首條聚苯硫醚生產線落戶敦煌
    中國甘肅網5月4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記者溫新旭)項目總投資約4億元的聚苯硫醚生產線近日在甘肅省敦煌市工業園首期建設完工。這標誌著我國高分子特種新材料產業化全面升級,也將有效推動其國產化進程。這是記者從5月1日到3日在敦煌市召開的「2012西域高分子特種新材料技術創新研討會」上得到的最新消息。
  • 呼和浩特:一隻阿穆爾隼得到救助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5月22日16時許,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森林公安局接到回民區公安分局糖廠路派出所轉警稱,有市民送來一隻像鷹但不知名的鳥,要求予以救助。隨後,回民區森林公安局民警來到糖廠路派出所了解到,這隻鳥是一位熱心市民從糖廠路附近的一條水渠中撈出來送到派出所的。
  • 蓮都區全年救助野生動物63隻
    隨著蓮都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市區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0年經蓮都區警、民、林業各方精誠合作,已攜手收容救助野生動物63隻,與2019年救助40隻相比,增長57.5%,創下歷史新高。為全區「迷路」「受傷」的野生動物撐起了「保護傘」。
  • 甘肅敦煌現百鳥飛翔壯觀塞上美景 (1/7)
    甘肅敦煌現百鳥飛翔壯觀塞上美景 (1/7) "← →"翻頁
  • 為人熟知卻瀕臨滅絕——野駱駝
    駱駝在我們日常生活詞彙中是一個十分常見的傢伙,甚至能跟牛、馬、羊等的熟悉度相提並論,甚至在你家門口的公園或者動物園中就能看到駱駝,甚至許多人在孩提時代還在公園中騎著駱駝笑嘻嘻的拍照,然而就是這麼一種廣為人熟知的動物,卻有著它「不為人所知」的一面,我們只認識了駱駝,但我們卻從來沒去了解過野生的駱駝
  • 城步:救助一隻領角鴞
    發現對岸有一隻鳥在吱吱哀鳴。過河一看:原來是一隻 頭上長角怪鳥!被網在菜地邊緣一道綠色細鐵絲籬笆牆上的,扭傷了翅膀。」4月28日,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兩江峽谷,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肖樹文一邊忙著給一隻怪鳥餵食做放飛準備,一邊對筆者如是說。原來,4月21日,城步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縣城儒林鎮一愛心居民送來的一隻頭頂長角怪鳥,請求救助。
  • 區林草局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猴面鷹
    2021年2月23日下午下班後,接到群眾電話稱:「區疾控中心門口水溝有一隻受傷的鳥,趕快來看看」。
  • 甘肅大多野生動物數量增長 過快增長現問題(圖)
    圖為甘肅境內的野生動物扭角羚。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供圖 圖為甘肅境內的野生動物野駱駝。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蘭州10月13日電 (朱世強 宋秉琴)13日,記者從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獲悉,目前,甘肅境內有國家級保護野生陸地動物10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白唇鹿等主要分布在河西一帶,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分布在甘肅南部。  該局副局長張貴林介紹,在目前數量上漲的野生動物中,食草動物的數量增長速度最快。
  • 雲南警方救助豬獾、等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雲南省公安廳供圖中新網昆明7月22日電 (繆超)雲南被譽為「動植物王國」,棲息生活在雲南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近日,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這些「小傢伙」包括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動物豬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白鷺。7月18日,昭通市魯甸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文屏鎮馬鹿溝一群眾報警:在路邊的一口乾旱的水窖裡發現一個不明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