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大多野生動物數量增長 過快增長現問題(圖)

2021-01-10 搜狐網
圖為甘肅境內的野生動物扭角羚。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供圖 圖為甘肅境內的野生動物野駱駝。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蘭州10月13日電 (朱世強 宋秉琴)13日,記者從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獲悉,目前,甘肅境內有國家級保護野生陸地動物10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白唇鹿等主要分布在河西一帶,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分布在甘肅南部。

  該局副局長張貴林介紹,在目前數量上漲的野生動物中,食草動物的數量增長速度最快。就野生動物在甘肅的分布來說,甘肅南部的種類數量相對較多,在河西地區的野生動物中巖羊、盤羊、野驢等增長明顯。

  同時,張貴林也表示,部分地區野生動物的增長過快也帶來了一些現實問題,「張掖市東大山一帶的野生巖羊現在已超過3000隻,而這已超過了該地區的環境容納量,這對當地的牧業和農業生產構成了一定威脅。」

  「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數量呈增長趨勢,但少數野生動物數量在下降,如黑熊、馬鹿等」張貴林說,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的活動空間擴大,迫使它們的生存空間減小,此外,就是經濟利益驅使不法分子捕獵所致。

  張貴林說,近年來,甘肅省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國家對野生動物採取的各種保護措施,都為野生動物的繁殖、存活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

(責任編輯:趙婷)

相關焦點

  • 野貓數量增長或導致小型野生動物滅絕!|EAAFP分享中國野貓最新研究...
    羅斯(Scott.R.Loss)等人發表的《對中國自由放養貓殺死野生動物的數量估計》(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主要討論了無主貓對中國生態多樣性的影響以及相應的措施。現將該文章摘譯如下,以饗讀者。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自由放養的家貓的數量不斷增加,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
  • 普查發現全球野生老虎數量百年來首次出現增長
    中國網4月12日訊 據英國《衛報》11日報導,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稱,最新的全球普查結果顯示:野生老虎的數量現已達到3890隻,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野生老虎數量首次出現增長。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及全球老虎論壇表示,對野生老虎來說,這是一個歷史轉折點。
  •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2017-01-27 16:06: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圖)
    圖: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今年10月以來,我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我市,這個數量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
  • 虎豹種群數量保持穩定增長
    近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與黑龍江、吉林兩地啟動2020年今冬明春清山清套·打擊亂捕濫獵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即反盜獵工作進入重點監控防範時期,該行動宗旨是「清一片淨一片」,確保園區內野生動物安全。此次專項行動從2020年11月末持續至2021年4月底,通過覆蓋虎豹公園全域及周邊地區的巡護,全面清理對東北虎、豹及其他野生動物威脅的獵套、獵夾;聯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非法收購、經營、運輸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和社區共建。
  • 平均1年增長1頭,野生東北虎為何增長緩慢?這和虎的這種特性有關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由於棲息地的銳減以及人為過度捕獵等原因,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從比起19世紀末已減少了大約90%。在1974年,分布在中國的野生東北虎僅剩下150頭左右;到了1999年,僅剩下15頭左右;後來隨著對東北虎保護力度的加大,東北虎的數量慢慢回升,現在中國的野生東北虎大約有35頭。
  • 印度獅虎豹數量同步增長,傳統虎豹理論受到挑戰
    2019年7月,數據得出,顯示2018年印度的野生虎數量為2967隻,比2014年的2226隻增長741隻。在2020年夏天,印度對生活在古吉拉特邦的亞洲獅進行了一次「粗略的估計」,估計出野生亞洲獅的數量為674隻,比起2015年的523隻增長151隻。
  • 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航拍截圖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棲息在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中新網拉薩7月27日電 (記者 貢桑拉姆)27日,記者從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由西藏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委託綿陽師範學院生態安全與保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對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綜合考察項目已圓滿告終,保護區生境明顯改善,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 甘肅20種水生野生動物納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新華社蘭州9月20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農牧廳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二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    甘肅省此次公布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全部是水生野生動物,共20種。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圖: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全球動植物大多面臨滅絕,海龜的數量卻在增長
    上周三《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布了一份針對全球海龜數量的分析報告,足見海龜的情況算是個特例。希臘薩洛尼卡大學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生態學家 Antonios Mazaris 與一隊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發現,全球海龜數量總量在經歷過之前歷史性銳減後出現了明顯反彈。
  • 林業局:棲息地幹擾破壞是野生動物瀕危重要原因(圖)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攝影/章軻  28日,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對記者表示,深究野生動物瀕危的原因,棲息地幹擾破壞是主要的威脅。
  • 廣東一些市場蛇類買賣興旺 又現吃野生動物陋習(圖)
    廣東一些市場蛇類買賣興旺 又現吃野生動物陋習(圖)  一袋袋活蛇擺在檔口,一籠籠野豬等待出售,10日,當記者走進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的新源冷凍禽畜野生動物交易市場(簡稱新源市場)時,這裡興旺的野生動物交易令記者大吃一驚。今年8月初,國家林業局公布了可商業性經營利用的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蛇仍被禁止經營。但在新源市場,眼鏡蛇等國家保護類活蛇也被大肆出售。
  • 18年增長600多隻,這種絕處逢生的貓科動物為何還可能野外滅絕?
    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對伊比利亞猞猁進行圈養繁殖,然後對圈養個體進行野化訓練,最後再選擇合適的個體釋放到野外,以擴充其野生種群的數量及分布範圍,讓這種極度瀕危的貓科動物脫離滅絕困境。 而這項計劃,也是伊比利亞猞猁得以「絕處逢生」的關鍵。
  • 怒江金絲猴數量有較大幅度增長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副局長王新文介紹,瀘水片區怒江金絲猴家域比較完整,猴群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之前通過觀察監測,確認高黎貢山東坡有70多隻,西坡有100多隻。高黎貢山瀘水市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有200隻左右。通過今年的野外跟蹤觀察,發現西坡這一群種群數量有所增加,從現場觀察到的幼猴數量看,增加了二三十隻。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疫情下,野生動物頻現,泰國稜皮龜增長至20年之最,這是一種警醒
    沒人想過難得的對稱年2020年就是從一場疫情開始,從武漢爆發,席捲全球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人類的食慾開始講起。01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雖然說「食色,性也」,可老祖宗也沒說讓你吃野生動物呀!人類用武器捕殺野生動物,以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殊不知,從開槍的那一刻,平衡就失去了,人和熊都無法生還。這不僅是人和熊的關係,更是人和自然的關係。02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大家還記得持續幾個月的澳洲大火嗎?數百萬的百姓被煙霧籠罩,數十億隻動物在山火中逃離無果死亡,袋鼠和考拉都快成瀕臨動物了。
  • 探訪怒江金絲猴棲息地:保護困難重重 數量穩步增長
    探訪怒江金絲猴棲息地:保護困難重重 數量穩步增長 2017-06-03 17:51: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甘肅張掖溼地初現「鵟鷹群舞」
    甘肅張掖溼地初現「鵟鷹群舞」 (1/3) "← →"翻頁
  • 內蒙古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野生馬鹿增長到3400多隻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日電(記者賈立君)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內的野生馬鹿已由10年前的1000餘只增長到目前的3400多隻。入冬以來,位於大興安嶺南端、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的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內,隨處可見野生馬鹿的蹤影。近年來,當地森林公安部門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加大執法力度,同時對林區廣大居民進行愛護野生動物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關愛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