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承鈺:24歲成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一飛沖天。在發射現場,一位95後女指揮員引起媒體記者的注意,她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名為周承鈺,人們也叫她「大姐」。「大姐」,其實並不大——無論年齡還是個頭。
-
指揮嫦娥五號升空的24歲女孩
中國的科技實力再次被證明!「嫦娥」的倩影越升越高,「嫦娥」背後的故事和人物也浮現在公眾面前。而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和人物也浮出水面其中就包括一位95後航天女指揮:周承鈺出生於1996年的周承鈺,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
-
面孔丨航天「花木蘭」周承鈺:24歲成為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
【面孔丨航天「花木蘭」周承鈺:24歲成為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嫦娥五號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網友:能力強,又好看
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次任務中,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由於素質過硬,她被同事們稱為「大姐」。過去兩年,她一共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由於任務需要,她在每次任務中的定崗都不一樣:一級連接器配氣臺、二級連接器配氣臺、後端工作站、動力箭上、連接器指揮。每一次換崗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不同崗位對人員的知識能力要求差別巨大,這對一個測發經驗並不算太多的小女生而言,充滿挑戰。換崗不容易,換崗做指揮員更是難,而成為整個發射場的首位女指揮,難上加難。
-
24歲女孩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我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是對月球的探索與嚮往。現場指揮有一位大姐大,居然才24歲,是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徵太空,這次任務中,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這位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也成為了發射場上最年輕的女指揮。
-
24歲文昌發射場女指揮周承鈺:遇上國防科大是我的幸運
今天,#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她叫周承鈺,「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三小時後,圓滿完成任務的她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作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兩年前,她才剛從學校畢業來到文昌。
-
24歲女孩成海南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發射現場,一名95後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換崗不容易,換崗做指揮員更是難,而成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難上加難!可是,「大姐」做到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承擔了「國字號」的嫦娥五號任務。周承鈺擔任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作用非常關鍵。
-
英媒聚焦「嫦娥五號」背後的女人:年輕人崇拜的「大姐」
【歐洲時報12月9日申忻報導】近日,一名24歲的女性航空指揮官因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而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走紅,這一現象也引起了BBC的關注。BBC發表文章稱,儘管周承鈺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的指揮官,但她在工作中被人尊稱為「大姐」。
-
24歲女孩指揮火箭發射,我找到了她牛逼的關鍵
日,年僅24歲的周承鈺,擔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指揮員,引發全網關注。她叫周承鈺,11月24日,擔任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指揮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成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一時之間,爆紅全網,連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也先後為她發布了報導。
-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高傑攝/光明圖片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在這項萬眾矚目而異常艱辛的任務背後,活躍著一群年輕科研工作者。他們用行動完成著習近平總書記「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的殷切囑託,詮釋著「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的真實意義。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這位小姑娘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大姐」,其實並不大,出生於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58cm。這個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在單位將近80人的隊伍裡,她是最小的幾個人之一,無論年齡還是個頭。
-
平均年齡33歲!他們是託舉「嫦娥」的青春力量
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用無可比擬的青春力量,在託舉「嫦娥」的漫漫長路上,寫下嶄新的中國探月故事。那時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與一份遙遠而偉大的事業纏繞在一起時隔多年,一張舊報紙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泛著灰白的新聞紙上,油墨印製的方塊字佔據著小小的角落。
-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青春在燃燒,為了心中的奔月夢
【一線講述】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青春在燃燒,為了心中的奔月夢編者按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在這項萬眾矚目而異常艱辛的任務背後,活躍著一群年輕科研工作者。
-
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揭秘洋底探秘...
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 韓喜球博士親臨溫州 親身講述科學家 在大洋深處的探險故事 解密深海大洋處的神奇世界!
-
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 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論壇現場(上海科技館供圖)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12月17日,嫦娥五號19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邀請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亮點?從月球上取土有多難?航天人為之開發了多少黑科技?張玉花與公眾分享了嫦娥五號背後科研攻關的故事。
-
嫦娥在月球採樣,她們在地球發光
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取名為嫦娥一號。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在月球虹灣軟著陸,釋放玉兔號月球車。一晃來到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不過,「嫦娥」飛上月亮,不是因為仙藥,靠的是中國科學家的努力。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成功難以複製,優秀卻有跡可循
2020年11月24日,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24歲的姑娘,成為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性指揮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表明:超過六成的中小學生每天體育運動不超過1小時,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幾乎不運動!
-
青春在燃燒,為了心中的奔月夢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
【一線講述】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青春在燃燒,為了心中的奔月夢 編者按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