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海底小縱隊」!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揭秘洋底探秘...

2020-12-05 騰訊網

海底世界有多神秘?

大洋科考有多神奇?

小朋友們,家長們,注意啦!

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

韓喜球博士親臨溫州

親身講述科學家

在大洋深處的探險故事

解密深海大洋處的神奇世界!

洋底探秘——

我的大洋科考經歷

韓喜球,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深海科學研究。曾在德國做博士後研究,在美國做高級研究學者。現任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學實驗室副主任,兼任中國科協常委、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上海交大雙聘教授,浙大、上海交大、中國海大、成都理工等高校的博士生導師。

她系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多次帶領團隊奔赴深海大洋探尋海底礦床,包括曾擔任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副總指揮和下潛科學家。已在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發現12處多金屬硫化物礦化區,命名了16個大洋海底地理實體,發表論著百餘篇。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是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國務院特殊津貼、第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第二屆浙江省「萬人計劃」傑出人才、浙江省151重點資助人才、浙江省傑青等人才獎項獲得者,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並獲浙江省部屬企事業工會「名師高徒」、浙江省科協「60年60人」、浙江省「十佳科技追夢人」等榮譽。

她在國際和國內學術界有良好聲譽。入選Nature 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編委、國際海洋科學委員會第135工作組核心成員、中國海洋科學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專委會委員、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

這場活動

我們安排了現場直播!

就在快點溫州APP!

下午2:30,打開快點溫州APP

不見不散哦~~

來源:快點溫州APP

編輯:大眼袋子

責編:彭永棠

主編:錢中彪

審核:陳泰漲

監製:陳亦全 陳希瑜

總監製:陳振仕

大家都在看

相關焦點

  • 女科學家韓喜球走進溫州女性「秀慧課堂」,揭秘深海科考之旅
    8月20日,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聯合溫州市婦聯、溫州市科協共同主辦了溫州女性「秀慧課堂」暨甌海區百場「秀慧課堂」開講活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省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韓喜球在溫州市甌海區圖書館作了主題為「洋底探秘——我的大洋科考經歷」的精彩科普講座。活動現場座無虛席,80餘戶親子家庭參加了活動,網絡直播在線人數突破10萬。
  • 中國海洋科考探秘南大西洋 探查"海底黑煙囪"
    查清中國海,登上南極洲,進軍三大洋」是中國幾代海洋人的夢想。目前,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向陽紅01」船航行在南大西洋上。自10月8日於南非開普敦港起航後,它逐漸向任務作業區靠近。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人類認知相對薄弱的南大西洋?這一海域有何特殊科研價值?記者採訪了船上專家。
  • 新聞分析: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南大西洋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0月11日電 新聞分析: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南大西洋新華社記者王卓倫「查清中國海,登上南極洲,進軍三大洋」是中國幾代海洋人的夢想。目前,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向陽紅01」船航行在南大西洋上。自8日於南非開普敦港起航後,它逐漸向任務作業區靠近。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人類認知相對薄弱的南大西洋?這一海域有何特殊科研價值?記者採訪了船上專家。
  • 隨女科學家韓喜球一同探秘深海
    甌網訊 (記者 肖新華 實習生 孫妍妍) 8月20日,中國首位大洋科考女首席科學家韓喜球來溫開講。溫州日報科普小記者受邀來到講座現場,聽韓喜球親身講述大洋深處的探險故事。「海底火山怎麼形成」「黑煙囪噴口會把科考船烤焦嗎」……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孩子和家長聽得津津有味。「因為科學家都是有特殊本領的,這也是科學家存在價值。」在解答為什麼能在海底4000米深的地方找到黑煙囪時,韓喜球自豪的聲音引來了全場的掌聲。韓喜球還特別鼓勵孩子要大膽做科技追夢人。
  • 【大洋科考40天】⑩:海底「黑煙囪」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金記者」2月15日從模里西斯出發,乘坐「向陽紅10」船,開啟為期40天的中國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印度洋時間2月24日,順利抵達位於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此番「向陽紅10」船遠渡重洋,其實主要是為了探尋20世紀最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之一——「黑煙囪」。
  • 尋找大洋的希望之光——訪海洋六號首席科學家鄧希光
    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下,最深處可以達到1萬多米。洋不受陸地影響,水文和鹽度的變化不大。世界上的四個大洋,每個洋都有獨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統。記者:海洋六號調查船從2011年首航後,5年來一直航行在太平洋,為什麼?鄧希光:在地球四大洋中,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面積約1.65億平方公裡,是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佔整個海洋面積的一半。其他的洋都比較小。
  • 中國「大洋一號」尋找海底「黑煙囪」
    新華網巴拿馬城7月2日電(記者黨琦 王沛)目前正行進在東太平洋的中國海洋科考船「大洋一號」7月1日開始執行第22航次第6航段科考任務。船長甄松剛告訴新華社記者,未來半年,他們將在太平洋中脊上尋找海底「黑煙囪」,爭取發現新的熱液硫化物區。
  • 【大洋科考40天】⑾:奇妙的海洋生物
    「金記者」2月15日從模里西斯出發,乘坐「向陽紅10」船,開啟為期40天的中國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印度洋時間2月24日,順利抵達位於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海洋中有著不計其數奇特和美妙的生物,「金記者」就帶大家見識一下——  點擊進入【直擊大洋科考40天】專題   【漲姿勢啦!奇妙的海底世界】海洋中有著不計其數奇特和美妙的生物。很多學者就是被美麗、神秘、多樣的海洋生命所吸引,從而開始了海洋生物學的研究。
  • 中國大洋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
    大洋科考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徜徉西南印度洋科技日報路易港5月1日電 (記者劉園園)從大海深處歸來的「向陽紅10」科考船5月1日傳來好消息: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一處多金屬硫化物礦化區
  • 中國大洋46航次環球科考結束南大西洋科考
    中國網12月15日訊 日前,記者從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了解到,經過兩個航段、長達60多天的走航和作業取樣,「向陽紅01」船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調查結束,不僅獲取到豐富的海底巖石和生物樣品等,為後期科研積累了寶貴樣品和數據,也意味著此次科考大西洋航段的科考任務順利完成。
  • 大洋科考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
    從大海深處歸來的「向陽紅10」科考船5月1日傳來好消息: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一處多金屬硫化物礦化區。        執行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的「向陽紅10」船在海上漂泊47天後,於當地時間4月30日下午停靠模里西斯路易港。
  • 8月14日【有聽】《海底小縱隊》71 海底小縱隊與吞噬鰻
    10 海底小縱隊與漿足動物11 海底小縱隊與大虎鯨12 海底小縱隊與水滴魚兄弟13 海底小縱隊與裝飾蟹14 海底小縱隊和鯨鯊15 海底小縱隊與雪茄鮫16 海底小縱隊與水母爆發17 海底小縱隊與敏捷的旗魚18 海底小縱隊與吸血烏賊19 海底小縱隊與呼姆呼姆奴庫奴庫阿普阿20 海底小縱隊與蜘蛛蟹21 海底小縱隊與巨藻林
  • 我國最先進科考船出徵太平洋 尋找海底"黑煙囪"
    據新華社電 目前正行進在東太平洋的中國海洋科考船「大洋一號」7月1日開始執行第22航次第6航段科考任務。船長甄松剛告訴新華社記者,未來半年,他們將在太平洋中脊上尋找海底「黑煙囪」,爭取發現新的熱液硫化物區。
  • 《海底小縱隊》在中國俘獲數百萬粉絲及超高收視
    自從《海底小縱隊》國內開播以來,這部為學齡前兒童打造的以海底探險之旅為主題的動畫片在中國最熱門視頻網站如騰訊、優酷、愛奇藝已收穫41億次的點播觀看。僅僅在過去的5個月,其網絡觀看次數上升超過十億次,有力證明這部動畫片在中國受到廣泛歡迎及關注。
  • 中國科考船赴太平洋中西部開展海底礦產勘查
    新華網廣州6月28日電(記者梁鋼華) 28日上午11時,我國大型科考船「海洋六號」徐徐駛離位於廣東珠江口的碼頭,起航開赴太平洋開展為期4個月的國際海底礦產戰略勘查。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說,根據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籤訂的有關協議,我國於1999年在位於東太平洋的國際海底獲得7.5萬平方公裡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合同區,擁有對這一區域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發權。「至目前,我國已在這一國際海域相繼開展了富鈷結殼、深海多金屬硫化物等前期戰略性探查工作,有效履行了國際公約的相關職責。」王飛說。
  • 我國大洋45航次科考獲海洋地質和水文與氣象等多學科調查成果
    隨著科考隊員近日將在5200多米海底成功取樣的箱式取樣器回收至「向陽紅03」科學考察船甲板,中國大洋45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作業順利收官,這也意味著大洋45航次的科考任務全部完成。目前,「向陽紅03」船已駛離作業海域,踏上回國之路。
  • 海底小縱隊 | 第四季 | 6、海底小縱隊與樹龍蝦
    更多海底小縱隊故事:【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怪物地圖【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雪人蟹【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囂張的劍魚【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裝飾蟹【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白化座頭鯨【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吸血烏賊【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皇帶魚【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鼓蝦【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靈巧的烏賊【海底小縱隊】海怪傳說之鴨嘴獸【海底小縱隊】冰川奇遇之白鯨
  • 我國遠洋科考船「大洋一號」廣州啟航開赴太平洋
    新華社廣州5月22日電(記者梁鋼華)在我國挺進大洋系列科考活動中屢立功勳的「大洋一號」遠洋科考船,22日上午在廣州長洲碼頭再次啟航開赴太平洋,進行為期250天的遠洋科考之旅。    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告訴記者,這已是我國大洋考察的第20航次。
  • 「雲上科學營」帶領營員走近「大洋移動實驗室」探索海洋科學奧秘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 8月24-2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的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順利舉辦。活動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帶領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
  • 科普:探秘海底「黑煙囪」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1月29日電(記者 張旭東)在幾千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存在很多像「黑煙囪」一樣的堆積物。這片被稱為海底熱液區的區域,無氧、無光、高壓、有毒,但卻有很多生物生存,顛覆了人們對「萬物生長靠太陽」的認知。  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暨中國大洋46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