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成功難以複製,優秀卻有跡可循

2020-12-11 少兒守護人


2020年11月24日,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升空。


在現場眾多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年輕的姑娘特別引人注目,她用熟練的口令調度幾十位男同事,頗有一種「航天花木蘭」的氣勢。


她就是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在這次任務中,她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24歲的姑娘,成為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性指揮員。



周承鈺在工作中被同事們稱為「大姐」,她雖然年紀不大,卻有著超強的工作能力,是真正的「大姐」不大,「大姐」很強!


一時的驚豔亮相,背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努力,周承鈺的成功難以複製,但是她的優秀卻有跡可循。


夯實基礎

身體好的孩子,未來有無限可能


兩年前周承鈺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來到文昌,初來乍到的她,身高只有1.58米,身材嬌小,也因此倍受大家的照顧。


直到一次3公裡長跑測試,她直接跑贏了一半以上的男同事,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原來她那小小的身體裡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其實在學校裡,她就是運動高手,是校運會四百米接力的主力選手,更是各大挑戰賽中的佼佼者。


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導致許多家長將重心放在了孩子的學習上,卻忽略了孩子的體能。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表明:超過六成的中小學生每天體育運動不超過1小時,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幾乎不運動!



缺乏運動的直接後果是孩子們體質下降,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我們的孩子拿什麼來應對未來呢?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是被大家熟悉的才女。她氣質出眾,小小年紀就已經出演話劇,翻譯英文小說,給《小王子》動畫電影配音,在巴黎時裝周T臺走秀,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這些風光的背後,多多更是一個勤於鍛鍊的孩子。多多媽媽曾經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多多健身的視頻,視頻中的多多穿著運動背心和短褲,動作流暢,標準有力,一看就是經常鍛鍊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從小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才能將人生的高樓蓋得更高、更美!


磨練品質

能吃苦的孩子,才有大成就


在文昌,周承鈺以「能吃苦」聞名。


在之前的發射任務中,她曾經被定崗在臍帶塔15層。通往15層的路,是180多級的鋼鐵臺階,傾角接近90度,很多地方都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大家形容這段路為「天梯」,普通人跑一趟都是一身汗,而她,每天上下四趟。



15層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面積小,不足8平方米,在安裝了各種設備後,餘下的空間只能容納3個人站立,連坐的地方也沒有。噪音大,充滿了高壓氣體流動的嘈雜聲。


這樣的工作環境讓人望而生畏,而她卻在這裡連續工作了60天,從不叫苦,沒有抱怨,順利完成了任務。


英國有一部記錄片《富哥哥窮弟弟》,哥哥從八歲起就幫別人遛狗,修理草坪,每天早上送報紙,晚上在超市打工。而弟弟呢?闖進當地的學校破壞公物,或者闖進教堂賣書來買煙。



成年之後,哥哥成為企業家,事業成功,踏實沉穩。弟弟則認為每天去上班的人都是傻子,他嘗試過許多工作,卻總是輕易放棄,一事無成,生活中的他,愛遲到,愛抱怨,容易發火,脾氣暴躁。


兩人最大的差距其實並不在於金錢,而是對於人生,對於生活的態度。同一個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童年時哥哥選擇吃苦,弟弟選擇安逸,結果造成了人生道路的迥然不同。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到後來承受力就越好。


霍啟剛與郭晶晶夫婦身為豪門,對待孩子卻不嬌縱,不溺愛。



他們與孩子一起捲起褲腿去稻田裡插秧,感受農民伯伯的辛苦。周末讓哥哥和妹妹洗車掙零花錢,讓孩子們知道買東西背後的付出,不能說喜歡就要,學會成長學會珍惜。


其實孩子小時候吃的苦不叫吃苦,長大以後再吃的苦才是真的苦。


真心愛孩子,就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增強孩子的承受力,讓他們有勇氣面對人生的風雨。


突破自我

孩子敢於挑戰,才會遇見最美的自己


周承鈺來到發射基地後已經參加了5次測發任務,每次任務的定崗都不一樣。每個崗位對於人員的知識能力要求差別巨大,每一次換崗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需要極大的勇氣。


她每次完成任務都非常出色,更是在這樣的挑戰中迅速成長為指揮員。


主持人楊瀾說:萬無一失意味著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險。為了避險,才去冒險,避平庸無奇的險,值得。



日本有一部相當勵志的電影《墊底辣妹》,講述了一個女孩從年級墊底逆襲至頂級大學的故事。


女孩沙耶加無心學習,成績極差。高二那年她遇到了補習班的坪田老師,在老師的引導下,她寫下了自己的志願高校:慶應大學,一所頂級的私立大學。


最初,大家都以為她在開玩笑,包括她的爸爸,學校的老師,身邊的好朋友,甚至包括她自己,都認為這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在媽媽和坪田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她逐漸明確了心中對這個大學的熱愛,點燃了學習的欲望。



她利用一切時間學習,看漫畫書學習歷史,捧著厚厚的字典學習英文,家中樓道邊的牆壁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知識點……最終,她考取了夢想中的大學。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是「我不行」,不試一試,你怎麼知道一定不行?


山西陽泉,小姑娘蔡欣蕊出生沒多久就被確診先天性失明,面對這樣的不幸,媽媽沒有放棄她,而是像對待正常孩子一樣培養她。


媽媽經常帶她出門參加活動,連買菜也帶著她。她在家中學習唱歌、鋼琴、葫蘆絲、朗誦等等,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上午學習,下午彈鋼琴,練習舞蹈和朗誦,晚上跑步和跳繩。


如今的她,嗓音優美空靈,歌聲如同天籟,多次獲得國內的大獎,孩子未來想當一名歌手,想做主持人。



媽媽的不放棄讓小姑娘有了重塑自己人生的機會,而不向命運低頭的她,憑藉實力讓未來多姿多彩。


孩子的潛能大得無法想像,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鼓勵與推動。當父母點燃了孩子生命的火種,孩子終將在一次又一次的鳳凰涅槃後,遇見最美的自己。


周承鈺還很年輕,未來她的路還很長,我們從她身上,看到了優秀青年身上的閃亮品質。


父母從一個孩子呱呱墜地那天起,就已經成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承擔著養育和教育孩子的責任。


雖然孩子的未來,父母也許永遠無法到達,但是父母可以成為他們最堅固的踏腳石,幫助他們擁有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信念。


有了這些行走世間的底氣,孩子的未來終將有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吳思羽

責任編輯:袁亞男

相關焦點

  • 95後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95後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發射現場,一名95後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這位小姑娘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大姐」能吃苦,也肯吃苦,是出了名的硬角色。
  • 24歲女孩成海南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換崗不容易,換崗做指揮員更是難,而成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難上加難!可是,「大姐」做到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承擔了「國字號」的嫦娥五號任務。周承鈺擔任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兩大系統——動力系統和加注系統的紐帶和「命門」,作用非常關鍵。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網友:能力強,又好看
    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次任務中,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由於素質過硬,她被同事們稱為「大姐」。通往15層的路,是傾角接近90°的180多級鋼鐵臺階,很多地方難以直立行走,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人說,用「天梯」來形容這段路並不為過。普通人就是單單跑這麼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大姐」要一天來回四趟。15層的工作環境,更是讓多數人「膽顫」——不足8平米的測試間,設置了兩個配氣臺、4個轉接盒以及上百根電纜和供氣管路。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她就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同時也是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周承鈺。這位小姑娘被同事親切喚作「大姐」。「大姐」,其實並不大,出生於1996年的她,身高只有158cm。這個來自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在單位將近80人的隊伍裡,她是最小的幾個人之一,無論年齡還是個頭。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 24歲文昌發射場女指揮周承鈺:遇上國防科大是我的幸運
    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她叫周承鈺,「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三小時後,圓滿完成任務的她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作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兩年前,她才剛從學校畢業來到文昌。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年僅24歲!】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徵太空,這次任務中,1996年出生的周承鈺擔任火箭連接器系統指揮員,這位貴州土家族的小姑娘也成為了發射場上最年輕的女指揮。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 廣州日報
  • 面孔丨航天「花木蘭」周承鈺:24歲成為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
    【面孔丨航天「花木蘭」周承鈺:24歲成為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嫦娥五號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 大眾網
  • 24歲女孩成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
    我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是對月球的探索與嚮往。現場指揮有一位大姐大,居然才24歲,是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加油,你們是最棒的!!!
  • 文昌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周承鈺:這個貴陽女孩從小就想當科學家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張鴻傑) 11月26日,24歲的貴州女孩周承鈺上了微博熱搜,她就職於文昌發射場,是中國最年輕的火箭發射女指揮。有網友留言稱:她是真正的「火箭少女」!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周承鈺擔任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連接器系統的指揮員,她也是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員。雖然很多同事親切地稱她為「大姐」。
  • 周承鈺:24歲成文昌航天首位女指揮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一飛沖天。在發射現場,一位95後女指揮員引起媒體記者的注意,她是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名為周承鈺,人們也叫她「大姐」。「大姐」,其實並不大——無論年齡還是個頭。
  • 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 年齡最小卻是大姐大 出了名的硬角色
    近日,#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衝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火爆全網。她叫周承鈺,「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三小時後,圓滿完成任務的她興奮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
  • 指揮嫦娥五號升空的24歲女孩
    今天,我們要為您介紹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第一位女指揮員:96年出生的貴州姑娘周承鈺。身為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她在文昌發射場的名號卻是「大姐」。有哪些故事證明她的實力呢?一起來了解!別看她年齡或個頭都不大,在文昌發射場,她卻被稱做:「大姐」。周承鈺身高1米58,這個來自貴州的土家族小姑娘,在將近80人的團隊裡,是年齡最小的成員之一。「大姐」能當姐,絕不是浪得虛名,在高精尖的航天人群體裡,「大姐」自有她的故事和實力。
  • 2020「高考狀元」出爐:天才不可複製,但成功卻一定有跡可循
    2020年最讓大家關注的高考成績如今已經是全部都放榜的了。隨著高考成績的放榜,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也新鮮出爐,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是讓不少人羨慕眼紅的。隨著這些高考狀元接受採訪,我們也能夠發現:雖然天才是不可複製的,但是成功卻是有跡可循的。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近期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也是很熟悉的了。高考總分750分,唐楚玥就考了725分,其中語文146分,數學149分,外語143分,理科綜合287分。不得不說唐楚玥真的是美女學霸了,長得好看先不說,就連成績也這麼厲害。
  • 嫦娥背後的故事,首位24歲女指揮,還有中國未來扛旗的有志青年
    歲女指揮的圖片爆紅,讓無數人感慨,同樣是24歲,我還是做夢的小屁孩,她就已經成為了造夢者。圖為嫦娥五號女指揮這一代年輕人小時候都聽過大人們的航空夢據說這位女孩叫周承鈺,來自貴州土家族,一開始她也和許多年輕人一樣,但是周承鈺卻敢完成一般人做不了的任務,也正是這份刻苦成就了她的味道。
  • 24歲女孩指揮火箭發射,我找到了她牛逼的關鍵
    24歲的女生突然爆紅,網友們稱她才是真正的「火箭少女」。她叫周承鈺,11月24日,擔任嫦娥五號任務連接器系統指揮員,指揮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成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指揮員。一時之間,爆紅全網,連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也先後為她發布了報導。
  •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大多數猝死有跡可循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大多數猝死有跡可循 2019-12-06 11:59:38 來源:央廣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在運動中猝死的運動員有美國著名女排運動員弗樂·海曼、喀麥隆球星維維安·福和我國排球國手朱剛等。目前,運動性猝死比較公認的定義為: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24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意外死亡。絕大多數運動性猝死都與心血管問題相關。
  • 全球最年輕:26歲當民航女機長
    同年,中國也有兩位26歲的年輕女飛行員晉升民航客機機長。這幾位女性中的佼佼者,是全球最年輕的客機女機長。,甚至也是全球最年輕的女機長。「當我飛到三邊時,管制員告訴我長五邊有飛機,要先落地,要求我盤旋等待。盤旋等待一段時間後,管制員指揮我左轉加入五邊。但當我剛加入五邊時,便看見一架飛機也快速向五邊飛來,離我非常近。沒有聽從管制員的指揮,我毫不猶豫地左轉並再次盤旋等待,最終平安落地。」
  • 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在Minecraft當中,存在著非常多的礦石,這些礦石可以合成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說樹木方塊在遊戲中,雖說比較常見,但它的作用卻異常強大。要是沒有樹木方塊的話,那就無法合成工具臺,那樣子的話就沒有各種品質的工具的。
  • 平均年齡33歲!「不浪漫」的人,最浪漫的回應……
    那一年,如今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年輕的指揮員周承鈺,還是一位未滿10歲的小女孩;如今運載「嫦娥」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支持系統型號主管孫振蓮,才剛剛踏進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作為今日嫦娥五號任務中堅力量的「80後」「90後」航天人,那時還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課堂裡。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會與一份遙遠而偉大的事業纏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