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範大學:艾倫·卡洪博士啟發大學生的領導力,國際課堂學生受益

2020-12-08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

走進國際課堂,牽手世界名校

國際課堂

2019年6月19日上午,加拿大皇家大學前校長艾倫·卡洪博士國際課堂第三課《不同國家與企業間的領導力》在楊林校區開講。本次課堂由校長助理、學生事務部主任俞竹青主持。

艾倫·卡洪博士研究的領域是高管發展、人力資源、團隊建設和國際教育,他在做研究時發現,在北美洲和歐洲,領導者中女性的比例只有15%-20%,這個現象讓他產生了好奇,並在過去的20年,從政府、教育行業等中層以上領導者中研究領導力的問題。結果證明,性別並不影響領導力,而決定領導力的是你能否調動身邊的一切資源,激發他人來幫助你達成目標。如果可以,就具備領導力。

艾倫·卡洪博士分析了領導力在退化型企業和再生型企業中的不同表現方式和呈現效果,告訴大家,建立再生型工作文化是一種領導力戰略。他在管理和領導皇家大學時,創建了一種關於女性的文化,讓女性可以公開、透明地交流,並支持她們去創新,讓她們意識到這是一項屬於她們的責任並一定能把它做好,最終的結果是她們都做到了。

大學生是否具有領導力呢?艾倫·卡洪博士說,當他還是大學生的時候,一開始認為領導力跟自己沒有關係,但是這是對領導力的誤解。其實每個人都有領導力,只要你能明確目標,能調動你的資源、人際幫助你達成目標,就是你的領導力,大學是鍛鍊領導力的最好時間。具體怎麼做?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學習的五大支柱,艾倫·卡洪博士說,首先學會知識,思考如何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然後,學會與他人相處,因為只有一個人是談不上領導力的。最後,學會轉發,好的領導者不能只在乎個人的成就,還要考慮能為社會貢獻什麼。

艾倫·卡洪博士勉勵同學們,在大學四年,儘可能去學習新的學科、新的領域,這樣可以發現自己擅長的東西,為未來的目標做準備。他還鼓勵同學們要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的資源,特別要利用好學校提供的資源和平臺,多參與國際交流活動。學校為同學們提供過了微留學、本碩直通等項目,助力同學們成為國際人才。他說:「在這個暑假,你們可以告訴父母,你們要出國,不是去玩去拍照去購物,而是去學習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方式,去開闊自己的視野,去制定自己未來的規劃。希望你們都能成為具有國際領導力的人才」。

在互動提問中,同學們積極參與,如何鍛鍊領導力?團隊間怎樣配合?酒店行業怎麼體現領導力?在交流討論中,艾倫·卡洪博士結合自己12年擔任校長的經驗告訴同學們,達成領導力有三個重要因素:有正確的目標、找到合適的人和團隊、選擇合適的環境。

「雲海杯」英語演講總決賽

下午,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第一屆「雲海杯」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在文心樓舉行,加拿大皇家大學前校長艾倫·卡洪博士、校長助理杜志玲女士,我校加拿大籍教師Richard,語言文學學院保明東老師、趙若盟老師、蔣鎶吏老師、黃冬梅老師,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施思老師擔當評委。

總決賽一共有六位選手參加,她們用英語展現自我,展現青年的力量。

一號選手沈燕瑩演講《世界青年的擔當》

二號選手蔣思億演講《藍眼淚》

三號選手朱賢演講《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四號選手饒睿演講《What should we do as the world youth?》

五號選手管素蘭演講《Growth and responsible》

六號選手劉付佩藝演講《As youth ,how do we relate to the world?》

在比賽中,蔣可、王玥、何泓曦、曾雨豪四位同學帶來精彩的表演。

在評委點評環節,艾倫·卡洪博士讚美了選手們能夠選擇世界性的話題來進行演講,證明她們關注這些問題並且很重視。希望同學們能夠繼續保持熱情和激情,然後注意演講時放慢語言,讓傾聽者清楚你在表達的觀點。Richard老師覺得每一位選手都很棒,她們可以運用非母語進行交流,希望其他同學向她們一樣學習更多的語言和文化。

比賽成績揭曉:

第一名:蔣思億

第二名:沈燕瑩、饒睿

第三名:管素蘭、劉付佩藝、朱賢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個性化「的發展戰略,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多次舉辦世界青年領導力論壇,邀請全球政要、學者與大學生暢談青年的人生與世界的未來,鼓勵他們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領袖。經過多年的努力,商學院在國際化教育方面已初見成效,每年輸送上百名學生前往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奧地利六個國家短期學習。同時,學校多名優秀學子通過本碩直通項目,成功進入海外名校就讀研究生。未來學校還將在持續推進國際教育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選擇,辦最好的本科大學、最關愛學生的大學,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同時,把國際化教育更好的融入其中。

相關焦點

  • 貴州師範大學:點面結合 實現雙向受益
    石阡、桐梓、平壩、觀山湖區、息烽……在這個夏天,貴州師範大學以「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青年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貴州省脫貧攻堅一線遍地開花,成效顯著。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在切實感受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加強志願服務中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貴州師範大學於7月啟動了2019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 【人物名片】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落幕 浙師大學生載譽歸來
    5月20日,第40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在泰國普吉島落幕,經過5小時激烈角逐,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奪得全球總冠軍,上海交通大學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得金牌,復旦大學獲得銅牌,排名第12。浙江師範大學緊挨第49名的美國史丹福大學,位列54名。
  • 雲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2012年招生簡章
    其中:工商管理學院05級會計班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在全省獨立學院中是唯一一個;2009年,外語學院英西雙語班譚思未同學在「CCTV全國英語演講大賽」雲南賽區總決賽中榮獲一等獎,並代表雲南省赴北京參加全國總決賽,獲得全國第15名的好成績;城市學院07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劉大海,身殘志堅,刻苦學習,榮獲國家政府獎學金,代表雲南省大學生赴教育部接受頒獎,同時,獲選雲南省2010年度十大「大學生年度人物
  • 縱論新時期中小學校長領導力——清華大學第二屆教育博士論壇暨新...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11月16日至18日,清華大學第二屆教育博士論壇暨新時期卓越校長領導力研討會在雲南昆明成功舉辦。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謝維和,東北師範大學附小校長於偉,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長聘教授李曼麗先後發表主旨演講。雲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員董雲川、雲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李長吉教授、山東省青島二中教育集團總校長孫先亮和清華大學李鋒亮副教授分別進行論壇點評;12位清華大學教育博士和領航校長進行論壇匯報。
  • 「綻放抗疫青春•決勝全面小康」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
    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打好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攻堅戰,不斷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參與度與獲得感,進一步擴大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的覆蓋面,10月17日,由吉林省教育廳主辦的 「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
  • 首都師範大學學生在2020年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賽)中獲得...
    日前,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全國高等學校實驗物理教學研究會、中國物理學會聯合主辦,東北大學承辦的2020年首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賽)落下帷幕,共有410所高校的1408支代表隊參賽。
  • 足不出「滬」遍覽全球 華東師範大學攜手美國七所高校傾情打造國際...
    Mini Expo多國風情展現場(央廣網發 華東師範大學供圖)活動開幕式上,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教育中心主任兼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黨委書記黃美旭表示,作為滬上高校品牌文化盛宴,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文化節為營造校內及滬上社區的國際化氛圍、促進中外文化融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安徽師範大學:育人於匠心 聚國之先生
    作為安徽教師教育的搖籃,安徽師範大學以「培養當代陶行知與未來教育家」為己任,積極構建「師德塑造,知識探究,能力提升」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批批師大學子在這座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求學深造,傳承代代師魂,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追夢者和圓夢人。先後湧現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國好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優秀學子,形成了群英薈萃的「師大現象」。
  • 燕京理工學院國際課堂:大使級外交官受聘國際導師
    1月9日,燕京理工學院國際課堂迎來三位重量級中加文化交流使者,中國駐加拿大溫哥華總領館前總領事劉菲大使、加拿大BC省加列布地區理事會前主席埃爾•列治文、加拿大-中國城市友好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吳家明在學校報告廳進行了主題報告,並在藝術展廳、國際課堂教室等地與學生熱烈交流。
  • 浙大100萬獎勵這位好老師:他是中文慕課第一人,受益學生超180萬
    二十多年前,從浙大計算機系畢業的他,留校成為一名老師,長期致力於教學工作,成為計算機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五年前,他加入網際網路教學浪潮,目前,他的慕課課程已有180多萬人次受益,是慕課上註冊學生最多的中文理工科老師,被譽為「中文慕課第一人」。而如今,他又成為了浙大第七位獲得永平百萬獎教金的教師,他就是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翁愷。
  • 雲南:西雙版納雨林回歸計劃成自然教育新潮
    1月8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雨林回歸計劃」(Rainforest Restoration Project)國際志願者項目在雲南西雙版納勐遠仙境圓滿結束。「雨林回歸計劃」國際志願者項目以保護熱帶雨林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兩岸三地)五批123名志願者參與。
  • 【優質高中推薦】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剛毅堅卓弦歌不輟 愛+智慧...
    學校簡介與歷史 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創立於校址位於昆明市東風西路484號,是原國立西南聯大附校舊址,高中部位於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校區。 自1938年北大、清華、南開大學南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大,隨後創立了聯大附校,西南聯大北返後,聯大附校更名為昆明師院附中,以後又改為雲南師大附中,直至現在的雲南師大實驗中學。從聯大附校到雲南師大實驗中學,「剛毅堅卓」的精神一脈相承。
  • 關於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東北師範大學新苗支教隊 金柏聰 長春師範大學 喜迎十九大·青雲志愛幫農」經管科技支農幫扶團 胡人友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育苗支教貴州沙坪隊 趙倩怡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華義暑期星火支教團隊 杜悅 長春大學 長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外國情社情觀察團 姜蘊暉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情暖童心」三下鄉服務隊 尹婷妍
  • 沒想到,《流浪地球》進了這個課堂……
    「將課程與思政相結合」正在張娟老師的課堂中逐步探索,為傳統力學課程注入「力」與「柔」,是張老師在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力:思辨是核心「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多上一堂思政課,也不是簡單在課堂中加入思政元素,而需要將『育人』貫穿課堂始終。」
  • 北京師範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北京師範大學2015版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的新思路2013年底,學校開始全面推進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研製出臺了《北京師範大學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計劃》,共20條,包括優秀人才選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生個性化發展、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國際視野拓展與國際競爭力培養、政策制度保障,共六大計劃
  • 王乃彥:啟發學生科學思維,要給「實驗室」而非「參考書」
    在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啟動儀式結束後,王乃彥向媒體回憶自己的求學生涯,深有感觸,他說這個校長對學生的態度,讓他認識到比起學業,人格和誠信,更值得追求。  在很多場合,王乃彥給學生講過這樣的話,「生活的質量和水平,不僅和生活物質的水平有關,更重要的是和生活的思想境界水平有關。」
  • 陳守良:「中國大學生性教育現狀堪憂」
    3月29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知名生物學教授「北大性教育第一人」陳守良先生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中國大學生性教育現狀堪憂。陳守良先生在講話中說:「據我所知北京還沒有一所高校正式開這個普及型課程,包括我的母校清華大學。現代社會在這方面風氣不夠好,還把這個問題當做一個禁區。我希望把這個課推廣開來,能有更多的學校開設這樣的課程。」
  • 帶學生走進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讓「課堂」變成「學堂」
    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實際動手的能力。傳統的課堂更側重於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納,而忽視了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哪些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實際能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國際公民呢?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asey中學的一節科學課堂裡,老師先是問了一個非常模糊廣泛的問題:你會推薦你的外地朋友去城鎮的小溪裡玩嗎?
  • 首都師範大學學生在第十三屆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再獲佳績
    日前,第十三屆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成績揭曉,首都師範大學選拔出的七支參賽隊伍全部獲獎,其中2支隊伍獲得一等獎、3支隊伍獲得二等獎、2支隊伍獲得三等獎,蘇波老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另外學校還獲得最佳組織獎。
  •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閆新豔,王靜  (新疆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4)  摘要:哈薩克斯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獨立後推行的第一部《語言法》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