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油的可壓縮性
液體受壓力作用而使體積縮小的性質稱為液體的可壓縮性。可壓縮性用體積壓縮係數表示,並定義為單位壓力變化Δp下的液體體積ΔV /V0的相對變化量,即
4 粘度-溫度特性
潤滑油的粘度對潤滑的效果影響很大。而溫度則是影響粘度的一個最重要的參數。溫度變化時,潤滑油的粘度也隨著變化,溫度升高則粘度變小,溫度降低則粘度變大。為了使機器得到良好的潤滑,就需要潤滑油在機器的工作溫度範圍內保持合適的粘度,因此希望潤滑油的粘度受溫度的影響儘可能地小。
潤滑油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程度就是所謂的粘溫性能。通常,潤滑油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程度小謂之粘溫性能好;反之,則謂之粘溫性能差。
潤滑油的粘溫性能與其組成有關,由不同原油或不同餾分或不同精製工藝製得的潤滑油粘溫性能不相同,一般環烷基油的粘溫性能差,石蠟基油的粘溫性能好,而加氫裂化油的粘溫性能更好。
石油產品粘度與溫度的經驗公式關係為:
式中v——運動粘度(TK時),單位 mm2/s;
T——絕對溫度,單位K;
n,m——與油品溫度有關的常數。
測定某一油品在兩個不同溫度下的粘度,代入上式,即可解得n,m值。n,m值確定以後,即可由上式求得該油品在任何一溫度下的粘度。但應注意,低溫下的粘度不能用此公式計算,尤其是含有粘度指數改進劑的油品。
評價油品的粘溫特性常採用粘度指數(簡寫VI),這是潤滑油的一項重要質量指標。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受溫度的影響越小,其粘溫性能越好。
粘度指數是用粘溫性能較好(VI=100)和粘溫性能較差(VI=0)的兩種潤滑油為標準油,以40℃及100℃的粘度為基準進行比較而得出。粘度指數的求取方法是通過石油產品粘度指數計算法GB/T1995-2004中求取。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粘度指數也不是一個完美的表徵油品粘溫特性的參數。例如它只能表示潤滑油從40℃到100℃之間粘溫曲線的平緩度,不一定能說明實用上極為重要的40℃以下、100℃以上的粘溫特性。
註:轉載請與作者聯繫授權,作者:廣州市新歐機械有限公司黃志堅教授,020-8233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