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國第一架由CFM56-3發動機提供動力的B737於1985年交付給當時的中國雲南航空(後為東航雲南公司)和中國西南航空(後為國航西南公司)。從那時及後來的ARJ21項目開始,GE對自己的定位就不是單純的發動機供應商,而是希望通過雙方的努力,共同將飛機打造成一款客戶滿意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40年來,GE始終致力於中國航空業的長遠發展。
從銷售、現場支援到研發生產
上海是GE航空在中國的總部,設有GE全球機隊支援中心,這是除辛辛那提之外GE航空在全球的唯一的一個總部以外的支援中心。上海支援中心提供全年7x24小時客戶支持,可實時監控全球近40000臺民用發動機。從發動機進入服役(EIS)開始,上海支援中心即會為客戶提供終身不間斷的服務,包括發生技術問題後的相應備件支援,發動機實時數據採集和監控。並通過建立相應的物理和數學模型,向客戶提供發動機健康狀況分析和針對性的建議,以及為不同的客戶提供定製化的機隊管理。
位於上海的全球機隊支援中心
2003年,GE航空建立了本土的工程團隊。團隊成立十幾年來為國產民機項目發展、航空製造業能力升級和航空公司高效安全運行提供了全面技術支持。
2007年GE航空(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工廠」)成立,作為GE航空在中國的供應鏈工廠,蘇州工廠為LEAP,CFM56,CF34和GE9X生產發動機零部件。
平股合資昂際航電,與C919共同成長
2012年,GE航空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昂際航電合資公司(以下簡稱「昂際航電」),該公司面向全球商用航空市場,為新型飛機平臺開發並推廣綜合、開放式結構的航空電子系統,GE航空集團與航空工業的合作也邁入新階段。
昂際航電成立後,首個項目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型客機項目,為國產大飛機提供強大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航電核心處理系統、綜合顯示系統、機載維護和飛行記錄系統3個航電工作包。在開發硬體的同時,昂際航電也負責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主要包括將昂際與C919其他航電供應商提供的系統進行集成,並支持中國商飛的地面試驗、飛行測試和取證過程。
2017年5月,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首飛,作為C919項目的系統供應商,昂際航電見證並參與支持了C919的許多重大裡程碑。在C919首飛前的關鍵的衝刺階段,昂際航電向商飛派駐了近30人的現場支持團隊,配置了系統綜合專家、各專業工程師、以及現場項目經理等,支持現場協調、系統綜合、飛行測試等工作,為首飛提供7天24小時的保駕護航。兩者已不僅僅是供應商關係,更是親密的合作夥伴。
服務為先 客戶至上
為了支持日益增長的中國民航市場的GE/CFM機隊規模,GE將業務延伸至了售後維修服務,讓中國本土客戶在國內就可以修理大部分GE和CFM的發動機。目前GE在中國有3家發動機合資大修廠,分別是廈門太古發動機服務有限公司、臺灣長異發動機維修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此外,還有4家第三方大修廠。這7家大修廠構成的維修網絡可以在本土修理GE和CFM在華運營的主力的發動機。
1994年,航空發動機維修培訓中心舉行奠基儀式
40年來,本著「不是只賣產品」的理念,GE航空始終積極踐行全面而務實的本土化發展策略。以GE航空對於中國商飛的支持為例,除了對ARJ21交付量上升和C919試飛的相關工作提供支持以外,GE航空市場銷售團隊還為商飛提供市場銷售的培訓,分享其全球經驗,助力商飛在銷售時更高效地體現ARJ21的產品價值、為航空公司帶來的效果和優勢等。
數十年來,GE航空為中國民航局、各航空公司、中國商飛、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開展各類管理、技術和機務維修培訓,共計逾26000人次。其中,GE航空與東航的高管培訓項目已進行了19年,有500多名東航中高管參與了GE管理培訓。
「我們不是只賣產品。」四十年來,GE航空會把在很多方面的成功理念,包括管理方面的優勢、經驗等與客戶進行分享,從而與中國合作夥伴建立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未來,GE航空仍然會以客戶和市場為中心,以客戶的成功和成長為驅動力,繼續推動具有差異化的本土化建設,深化戰略性和可持續性的合作夥伴關係,夯實與中國民航和航空業的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