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正式宣布,「王炸」碳基晶片面世,美國助中國科技騰飛
2020年已經正式跟我們告別了,老實說,2020年我們國內實在是發生了很多的「大事」,總的來講,中國的科技實力在2020年是有一個很大的提升的,但是在一個很重要的領域,我們國家遭到了美國的阻擊,美國在半導體行業卡住了我們國家的脖子。
-
ASML和英飛凌將布局中國,任正非拜會中科院院長,背後意味深長
再來看時間點,也就是美國對華為的晶片封鎖措施正式生效第二天。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發布會上表示,「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
-
中科院宣布了!這一項技術再迎突破,未來15年都將領先美國?
我國在迅速騰飛每一個國家都非常注重科研這個領域,即便這個領域在前期的時候是非常燒錢的,但是國家依舊會花費巨資投入其中,其原因非常的明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將取決於科技是否強大,在一些領域是否能夠有著領先的優勢,不然就會被貼上落後的標籤。
-
臺積電宣布衝刺1nm工藝後,中科院就迎來兩大技術突破
就在臺積電宣布衝刺1nm工藝後,好消息傳來,中科院迎來兩大技術突破。如今在中科院李亞東院士的帶領下,國產OLED新型材料取得突破。等將來應用在國產各大屏幕領域,就不用一直看國外企業的臉色了。這項技術突破的意義重大,但第二項技術的突破,更具震撼。第二大技術: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在傳統的晶片中,都是採用矽作為製造材料,生產出來的晶片也叫做矽基晶片。
-
中科院:我國科學家突破體細胞克隆猴技術
1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科院科研團隊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這一世界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丁仲禮、張亞平等出席發布會。
-
中科院宣布重大成果!中國速度領跑全球,美國:不敢再小看中國
我國近幾年在科技發展上取得了很多成就,有的是直接打破美國在某方面的壟斷,有的是在某個領域成為全球首家研發。近來中科院宣布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國在其速度方面領跑全球,美國直言今後不敢再小看中國了。其實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落後與其他國家有著一定的關係,在我國剛成立時我們國家經濟都成問題,更不提軍事和科技一直受美國的壓制,起步特別晚。
-
侯建國已任中科院院長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院領導」最新信息顯示:侯建國已任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此前,白春禮「一肩挑」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他出生於1953年9月,今年已年滿67歲。1991年,侯建國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擔任高級訪問學者,1995年回國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
-
中科院宣布重要突破, 一技術將取代石油! 再也不怕歐美封鎖了
中科院宣布重要突破, 一技術將取代石油! 再也不怕歐美封鎖了中科院宣布重要突破,一技術將取代石油!再也不怕歐美封鎖了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日常生活不可一日無油。石油在國名經濟中擁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高居世界第一,並且大量依靠進口。進口石油不但導致大量資金外流,而且石油進口路線一旦被國外封鎖,將會不攻自亂。所以尋求自給自足的能源方式迫在眉睫。
-
量子晶片解開國內光刻束縛,中科院正式官宣,美國卻要求技術共享
雖然中科院將光刻技術列入了科研任務,但光刻機的製造,不僅需要上千個半導體元器件的搭配,上萬個電晶體的合成,而且還要有大量的基礎科技運用,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搞定。面對這樣的局面,院士張鈸教授表示,「中國科技必須要選擇新燈塔、新航道」。這個「新燈塔、新航道」是指的什麼呢?日前中科院的官宣,把中國未來科技的大道展示了在我們眼前。
-
中科院院長:集中力量攻克光刻機等「卡脖子」技術
國新辦網站消息,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重大突破!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
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上,各國之間都在爭先恐後的研發出新型的產品或是研發出新型的科研技術。科研技術在國際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上的發達,對於國家而言,有著相當大的作用。晶片的領域上,最近又有了重大突破!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對於我國晶片研發領域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研發成果。
-
重大突破!中科院正式宣布,國芯2nm強勢回歸,所有人都沒想到
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上,各國之間都在爭先恐後的研發出新型的產品或是研發出新型的科研技術。科研技術在國際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上的發達,對於國家而言,有著相當大的作用。
-
中科院: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聯合勵磁調試獲得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表明我國工程人員已掌握了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完全有能力自行設計、製造大型低溫超導磁體。 據介紹,BEPCII共有兩套低溫超導設備
-
中科院換帥!第三位福建籍院長上任
他也成為了第一位由中科院(含旗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本碩博培養的院長。這是繼11月25日晚中科院官網一則新聞披露了侯建國作為「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身份之後,中國科學院官網首次披露侯建國已出任院長。維持幾十年來科學院院長、書記一肩挑的傳統。
-
中科院新院長低調上任!本碩博均學成於中科大,史上首位
這次侯建國接棒院長職位,依然延續了這個傳統。 第一位中科院系統「本土」院長 從侯建國院士的履歷來看,最明顯特徵就是: 本科、碩士、博士,都在中科院系統培養。 侯建國1959年出生在福建平潭。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晶體專業學習,四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
中國電池新突破,不用石墨烯,這項技術將大大延長鋰電池壽命
就在這時,我國突然宣布獲得了一項技術,能大大提高鋰電池壽命。中國電池新突破,不用石墨烯,這項技術將大大延長鋰電池壽命。都說石墨烯電池好,為什麼還要研究鋰電池的技術呢?實際上,距離石墨烯電池的問世還是有相當一段時間的,就算現在搗鼓出了個技術的雛形,想要徹底取代市場佔有率100%的鋰電池,短時間內都是不可能的,而我國現在獲得的這項技術,是能夠在短期內帶來巨大收益的科技。
-
中科院換帥!第三位福建籍院長上任!
他也成為了第一位由中科院(含旗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完成本碩博培養的院長。這是繼11月25日晚中科院官網一則新聞披露了侯建國作為「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身份之後,中國科學院官網首次披露侯建國已出任院長。維持幾十年來科學院院長、書記一肩挑的傳統。12月4日,科學院人事局轉發通知,顯示國務院已下發文件[國人字[2020]312號,任命侯建國為新一任院長。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從2021年到2030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當前,國家科技的發展正在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科技高質量發展。同時還面臨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做一些工作。
-
中科院宣布2nm晶片技術告破,國產晶片終於彎道超車
「中國芯」終於迎來新的裡程碑。在華為事件不斷升級的時候,中科院傳來了讓所有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技術,取得突破性進步,它就給中國的晶片製造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近些年來,在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在軟硬體方面我們已經逐漸地在趕上了世界領先水平,而電晶體技術方面的突破卻遲遲未能出現,這也成為很多企業受制於人的咽喉所在,最底層的技術沒有,上層的東西弄得再好也不能自主生產。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發展疲軟越來越明顯,高科技企業處處碰壁,最明顯的就是華為公司的處境了。
-
中科院院長:科技創新的主要發展趨勢和重點突破方向
來源:《財經》雜誌財經網訊 「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創新已成為影響和改變未來世界發展格局的關鍵力量。信息科技和生命健康是全球研發投入最大的兩個領域,基礎前沿是事關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11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財經》年會2020:預測與戰略」上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