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地貌為何和月球正面的差異如此大,你覺得是哪個原因呢?

2020-12-02 必得網絡

如今仰望夜空,幾乎看不到星星了,只有最美的月亮一直點綴在黑夜裡,月亮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外星球。

月亮也一直都是我國古代詩人們常常念想家鄉、愛情的象徵,是文化發展的一部分。

但是月球一直只有一面朝向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是地球潮汐力鎖定了月球,使得月球永遠一面朝著地球,不過因為地月距離的周期性變化會使我們看月球表面發生細微變化,如圖所示,這種現象稱為月球天平動,所以我們能看到月球59%的表面。

以前我們一直都沒見過月球的背面是什麼樣子,是和月球正面一樣嗎,還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使人發揮著各種想像力。

直到1959年,蘇聯發射繞月飛行的「月球三號」飛行器,才拍到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可惜因為當時的技術,照片太過模糊,沒有太大的供研究價值,後來科技的發展才有了各種各樣的高清月背照片。

今年年初我國的「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也代表全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了軟著陸。

此時我們才知道,月背和月球正面差異非常的大,月球正面有超過一半面積的暗區,稱為月海,其實是月球上廣闊的平原,地勢較低,隕石坑也較少。而月球背面幾乎沒有月海,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分布於月背表面。

那麼這種差異很大的地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目前有兩種說法來解釋這個現象。

第一個說法是地球的引力影響。

太陽系中有著無數的彗星和小行星,這些危險的小行星時不時會光顧地球,都說月球保護地球被隕石撞擊,然而其實是地球保護月球才對。

地球遭受的小行星撞擊非常多,但是絕大部分都被地球大氣層給消耗掉了,形成流星或流星雨,但是月球沒有大氣或者說是相當稀薄的大氣,根本無法抵禦太空巖石的撞擊。

因此月球背面才被撞成現在這樣,而因為地球擋著月球的正面,而且因為地球巨大的引力影響,太空巖石撞向月球正面的機率被大大降低,因此月球正面的隕石坑很少。

這種原因使得月球正面和背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

第二個說法是月球形成之初就有的現象。

根據相當多的科學研究和此前帶來的月巖樣本,發現月球的地質活動相當穩定,大部分隕石坑都是40億年前造成的,那時候的地球是冥古宙時期(46億年前-38億年前)。

月球目前公認的出現原因,是因為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撞擊了45億年的原始地球,撞擊的碎片環繞地球形成了環,後來聚合形成月球。

月球形成後,很快被地球潮汐鎖定,而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一個溫度很高的大火球,表面溫度達到2400攝氏度,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有了額外熱源,因此月球正面的溫度要比月球背面高的多。

這時月球正面熔巖四溢,流到盆地裡形成熔巖海洋,月海平原的形成就是明顯證據,而月背卻冷的很快,形成了穩定的地殼層。

這時候是太陽系形成初期,太空巖石非常多,這些巖石撞擊月球背面時,會形成一個個隕石坑,但是撞擊月球正面時,因為地表的熔巖海洋面積較大,很多撞進了熔巖中,沒有留下疤痕。

這兩種說法,很多科學家都覺得第二種說法更符合月背和月背地貌差異的解釋,你們覺得呢?(ps:會有外星人的原因嗎?^_^)

相關焦點

  • 月球的正面與背面外觀形態差別這麼大,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我國於2018年底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了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隨後玉兔2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持續開展監測研究,為我們深入了解月球背面地表形態和月球發展演化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公開的照片,大家可以發現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形態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差異,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月球兩面的主要差異我們目前所能了解到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異,主要集中在外觀形態和月殼厚度上。
  • 月球正面和背面為何存巨大差異?是巨大碰撞引發
    月球總是向我們展示它好的一面。在面向地球的正面顯示出寬闊、平滑的盆地,而在背面則遍布著隕石坑。根據NASA在2012年啟動的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 (GRAIL)任務,已經發現月球背面有一層莫名其實的厚殼,並被一層額外的材料覆蓋。
  • 月球背面的隕石坑為什麼比正面多?
    尤其是在1968年的阿波羅8號繞月航行的任務中,太空人也親眼看到了月球的背面的樣子。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外星人基地這麼一說,整個月球一片荒涼、毫無生機。正反兩面的差異雖然沒有啥特別奇怪的發現,但我們還是看到了月球的正反兩面擁有非常大的外表差異。
  • 嫦娥四號為何著陸月球背面?五大原因詳解
    月球背面作為一個看不見的神秘世界,催生了許多和外星人、宇宙飛船、神秘基地、金字塔、神廟有關科幻小說。當然,這些都是不存在的。那麼,這裡為何值得「走一趟」?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主任、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詳解了嫦娥四號選擇月球背面著陸科學上的五大原因。原因一:月球背面著陸前所未有月球背面那麼大,科學家想去看看。
  • 月球正面和背面差別很大,但和地球關係大麼
    眾所周知,月球的正反兩面,外表有非常大的差異。不少人相信是地球為月球提供了保護,但事實真的如此麼?從照片中能看到,月球正面也有隕石坑,但數量少很多。而月球的背面,隕石坑多到堪比一顆高爾夫。坑坑窪窪的不光坑多,而且大坑內還有小坑。同時灰暗色的月海區域少的可憐。但我們月球探測器嫦娥四號正是在月球背面著落的!月前正面和背面地表差異如此之大,讓很多人著迷,紛紛給出解釋。其中,不少人認為是地球的保護,讓月球很少被隕石砸到。而月亮背面面朝宇宙,所以傷痕累累。
  • 為什麼月球正面看上去凹凸不平,而「背面」卻非常平坦?
    即使不對比明暗程度也能看出正面的「海」比較多而背面的坑比較多!而月球的背面與水星非常相似,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以假亂真.....一、小行星撞擊所致 這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小行星撞擊導致月球的地殼破裂,巖漿噴射而出,這似乎與破損的雞蛋流出蛋清蛋黃同理!但月球背面同樣有大量的小行星撞擊,為何月球背面卻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月海」出現呢?
  • 研究顯示早期碰撞使月球正面和背面薄厚不同
    新華社華盛頓5月21日電(記者周舟)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科學團隊發現月球有朝向地球和背向地球的「兩張面孔」,形成原因可能是數百萬年前太陽系的一顆矮行星撞擊使月球「毀容」。研究近日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卷》上。
  •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美國為何如此緊張?
    也許有人問為啥要登陸月球背面,其實這裡面學問很大。相比較月球正面而言,月球背面對於人類是一塊「處女地」。這麼多年之所以沒有國家登陸月球背面,就是因為這裡太難登陸了。由於月球本身的阻擋,探測器和地球指揮中心無法直接通訊,所以我國才發射了「鵲橋」中繼星,用以連接嫦娥四號和國內控制臺。
  • 日媒:中國為何偏要去月球背面?
    《日本經濟新聞》1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偏要去月背?中國的無人探測器「嫦娥4號」實現了世界首次的月球背面著陸。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像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以美國的「阿波羅」號為代表,此前人類太空飛行器的著陸的地點均為月球正面。背面從地球無法看到,同時難以實現直接通信,因此著陸難度更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在地形和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在月球和地球的歷史研究和資源探測等方面被期待取得成果。
  • 月球背面有哪些秘密?
    直到1959年1月2日,蘇聯人的月球1號踏上徵程,人類終於能夠近距離觀察月球。 現在,只要你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月球相關信息,你會得到一大堆關於月球的數據,或者照片。 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月球背面的樣子,但它的神秘之處並沒有因此消失。
  • 月球背面有哪些秘密?
    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月球背面的樣子,但它的神秘之處並沒有因此消失。這是因為潮汐鎖定讓月球永遠只有一面朝著地球,這也是為什麼月球有正面和背面的說法。簡單的說,面對地球的一面受到的引力大於背對地球的一面,這種引力不均勻的長期影響,最終導致月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和公轉一圈相同,所以我們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
  • 雙面月球背後的故事
    月球正對著我們地球這一面,明暗相間,異常美麗,激發了無數文人的靈感;而月球的背面卻長著個麻花臉,異常醜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差距呢?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在晴朗的夜晚,當一輪明月高掛天空時,古人甚至僅憑肉眼就能分辨出月面的大體結構——明亮的地方是月陸,黯淡的地方是月海。
  • 科學家詳解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五大科學原因—新聞—科學網
    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主任、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詳解了嫦娥四號選擇月球背面著陸科學上的五大原因。 原因一:月球背面著陸前所未有 月球背面那麼大,科學家想去看看。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人類發射到月球的探測器已經有100多次。「但是從著陸就位探測來說,月球背面一次都沒有。」
  • 月球上的隕石坑有的直徑很大,但為何深度較淺呢?
    ,在地球的直接正面阻擋小行星撞擊,對於月球正面隕石坑較少的貢獻率,僅佔據了10%左右,顯而易見,還有其它的原因使得月球正面這麼「平坦」。由於此時地球的表面還非常炙熱,在熱輻射的作用下,月球向著地球的一面,受到的熱量輸入要遠遠大於背面,因此正面冷卻速度較慢,表面呈現出的熔融狀態的時間較長,在小流星衝擊非常劇烈的時期,由於表面具有一定的流體特性,比較難以形成隕石坑。
  • 月球背面隱藏的三大秘密,前兩個理解,最後一個卻遠超人類想像!
    但月球背面由於溫度過低以及影響通訊等原因,人類至今仍無法全面和深入地探索。那麼月球背面究竟隱藏著怎麼的秘密呢?下面小編帶你一起探知。,而月球背面凹凸不平,遍布著非常多的環形山與隕石坑,地形差異極大。根據人類觀測到的星體,一個星球的兩個半球,地形很難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儘管科學家解釋說,月球背面是因為遭遇了太多的隕石撞擊,才會變成現在的地形。但這一說法存在著明顯的漏洞。
  • 月球的背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為何背面有這麼大的隕石坑?
    月球雖然是地球的一個衛星,圍繞著地球不停地旋轉,但是它始終只是把它的一面朝向我們,另外一面藏著,近年來,隨著各國最新一輪登月計劃紛紛出爐,月球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食,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目前在天文學上還找不出合理的理由來解釋此種現象,而且在月球上還存在類似埃及金字塔的建築物。
  • 月球的背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為何背面有這麼大的隕石坑?
    月球雖然是地球的一個衛星,圍繞著地球不停地旋轉,但是它始終只是把它的一面朝向我們,另外一面藏著,近年來,隨著各國最新一輪登月計劃紛紛出爐,月球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食,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目前在天文學上還找不出合理的理由來解釋此種現象,而且在月球上還存在類似埃及金字塔的建築物。
  • 月球為何始終面朝地球?月球背面究竟藏著啥?人類為何停止登月?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月球明明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為什麼科學家不主要研究月球,反而要捨本逐末去研究火星和金星?不僅如此,還有很多關於月球的謎題還未揭開:月球為何始終面朝地球?月球背面究竟藏著啥?人類為何停止登月?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著陸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為何如此神秘?
    為什麼嫦娥四號要登陸月球背面?在月球背面,有什麼奧秘?嫦娥四號是中國研發的登月太空飛行器,而它最終也在萬眾期待下登陸了月球。而它登月的位置是在月球的背面,這個位置有什麼特殊的嗎?為什麼在眾多地點偏偏選擇了這一處呢?這要從地理和傳說多方面說起。
  • 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就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完成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並通過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球背面影像,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說到這裡,不免有朋友會問,在地球上為什麼我們永遠看不見月球的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