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這就是我們拍攝的金色日環食。
圖片版權來源:愛攝影的磊哥
當編輯完這條信息,我看了看手上的鐵圈圈,發現如果塗上金色,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是其中艱辛只有親身經歷者才得以體會。為了得到這張完美的效果,我們從一個月前就開始召集人群,尋找地點,查看天氣,生怕其中一個環節出現誤差而影響這一次的拍攝。
萬幸,諸事順利,願望得以實現,視頻來不及製作,就讓我們通過圖片看看這一次日全食拍攝的艱辛之旅。
尋找點位
架設器材
配件整理
圖片中出現的配件叫巴德膜,其實他的真正的名字叫做「AstroSolar」,生產廠家是「Baader Planetarium」公司,因為該公司音譯為「巴德」,所以這種太陽觀察膜就被天文愛好者叫做「巴德『膜』」,取意為巴德公司的膜。
巴德膜作為一種產品,這個名字只代表這麼一種產品,其規格只有按密度分為3.8和5.0的兩種,3.8的主要為太陽攝影使用,對應透光率約為10萬分之16,這種是用於攝影器材拍攝時使用的。
巴德膜和其他的同類產品所不同的是,巴德膜在消減光線和有害輻射的同時,並不會降低被攝物的反差,也就是說,使用巴德膜作為太陽濾鏡可以取得更好的畫質,甚至可以輕易地記錄下太陽表面的黑子活動,巴德膜外觀是銀色的薄膜。
環境記錄
自拍
手機拍攝日偏食
曬傷的手臂
拍攝地:四川理塘,首先說說我們為什麼會選擇理塘,昨天的朋友圈,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拍攝日環食的定位都在西藏·阿里、廈門。說到這不能不說一個名詞:日環食帶。
圖片中,紅線條內地區可見完整日環食,而其他地區則可見不同程度日偏食,所以,紅線所在的位置就是日環食帶。由於地球自轉,不同地區對應的日食時間也是不同的。所以阿里在這條紅線上、廈門在這條紅線上,而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找到了最適合我們的拍攝地:理塘,這裡的天氣,位置,都完美契合了這次拍攝。
整個過程,激動人心,各個網站直播平臺也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感受到了整個的過程。其實最興奮的,還是能親眼目睹這一盛況。網上有很多關於日環食的介紹,在此不再多言,網上也有很多關於下一次日環食的說明,在此也不再多言。
我們只專注於攝影。大量後續整理工作還在進行中,下一期,我們來分享日環食的整個拍攝過程。
下一次再會。
圖片:愛攝影的磊哥
編輯:雲澤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盜圖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