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琪彬報導 隆冬時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越城鎮哈莫洛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內一片繁忙,刨開細細的沙土,貧困戶們將成熟的天麻挖出、分裝。
環繞基地的產業路上,前來收購藥材的貨運車輛絡繹不絕。越西縣監委委員毛東亮介紹,「如今,這條路十分堅實,壓路機碾過都不怕。」
然而去年6月,州縣紀委「明目行動」檢查組在查驗這一扶貧工程項目時卻發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順著路沿蹬一腳,水泥就脫落。
「產業路是運輸藥材和務工人員的通道,更是鄉親們的脫貧致富之路,必須徹底整改。」越西縣紀委立刻要求責任部門對21條產業路自查,有翻砂質量問題的也被重新澆築。
聚焦扶貧領域資金管理、項目建設,涼山州在全州17個縣(市)已開展兩輪「明目行動」,嚴查工程質量、進度及扶貧資金發放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到實處。
雷波縣以扶貧工程項目中弄虛作假、失職瀆職、貪汙腐敗等三個問題為重點,從項目申報、審批、實施等環節入手,清理出涉及全縣17個部門2017個項目,涉及資金60.3億元。通過排查,喜德縣發現規避招投標、資金閒置、項目隨意變更等問題線索,累計梳理出多個200萬元以上未進行招投標項目,從信訪舉報或監督檢查中,發現扶貧工程領域問題線索55條,立案39件39人。截至目前,全州共清理項目4.2萬個,清退財政資金4.4億多元,督促整改鄉村公路1191公裡、安全住房7793戶,為老百姓清出了明白帳、放心帳。
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是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任務。一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問題導向,緊盯扶貧項目資金管理風險隱患、聚焦貧困地區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持續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去年1月至11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貪汙侵佔、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腐敗問題,以及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作為亂作為、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等作風問題5.69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8.5萬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57萬人。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