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之中,除了行星、衛星這些擁有固定軌道,我們相對來說比較熟悉的天體之外,太陽系內還有著以「萬」單位計算的小行星,它們主要分布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之中,以及處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
科學家們已經對小行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夠掌握小行星的運行規律,提前避免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另一方面,他們希望以後能夠利用小行星上的資源。
看起來好像是科幻片中才會有的場景,不過如今卻正在一點點變成現實。早在多年前,NASA就提出過一項名為「行星資源」的計劃,表示地球上的資源是很難供人類世代發展使用的,而小行星上則蘊含著大量的珍貴礦產資源,甚至很多地球上的稀有資源,在小行星之上都是儲量驚人。
前段時間,NASA又宣布了一項和小行星開採有關的新計劃,準備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展開合作,未來發射一顆名為「普賽克」的小行星探測器,飛去小行星帶,那裡存在著一顆富含金礦的星球。
說起來,這顆寶藏小行星早在19世紀中期就已經被發現了,不過一直到20世紀末,NASA等天文探索機構的科學家們,才逐漸對它有了詳細的了解。
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這顆富含金礦的小行星其實更像是一顆原行星,簡單來說,就是它的前身或許是一顆處於生長期的行星,不過由於各類天體的撞擊,它的地殼部分都已經被撞碎了,只剩下一個內核。
這個發現也意味著,此前科學家們有關太陽系誕生早期,曾經存在過大量行星,而且運行軌道紊亂的猜想是正確的。
雖然這顆小行星並不大,但是它的上面卻含有著大量的貴金屬,根據行星專家的研究報告,上面的黃金儲量如果折合成美元的話,總價值大約為1萬萬億。
如果未來人類真的可以抵達這顆寶藏小行星,並且將它作為太空中的「金礦基地」,那麼,地球上的黃金資源勢必將源源不斷。
不過,短期來看,人類成功實現這個夢想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小行星帶距離地球很遠,它處於火星和木星之間,一來一回至少需要數年的時間。
同時,小行星帶是非常不穩定的,隨時都有可能擺脫軌道朝著太陽系內部飛來,或者是被木星吸引過去摧毀的風險。
但是,諸多的難題仍然沒有阻擋NASA研究它的步伐,在今年成功發射了毅力號火星車之後,NASA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放在這顆寶藏小行星之上。
根據計劃,在2022年,NASA就會發射普賽克小行星探測器,同時大約在2023年的時候,會順利進入到小行星之中,預計在2026年,會成功抵達寶藏小行星,去上面勘測貴金屬的真實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