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太陽每時每刻都在發光,是因為在太陽內部深處,每一秒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能量以輻射的形式向外釋放,而攜帶能量的光量子,就要從太陽內部出發、向表面運動、最後發射出去,於是我們就能看到太陽光。
然後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光的速度是300,000公裡每秒,而太陽的半徑大約為700,000公裡。如果光是走直線的話,就只需要2秒多鍾就能夠從中心到達表面。事實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光在太陽內就像一個醉漢一樣在走路,而不是直線。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醉酒的人走路的樣子,歪歪斜斜沒有章法。如果在廣場上看到一個酩酊大醉的人,他往這個方向走一點,又突然往另一個方向走一點,我們也許都擔心過:這個醉鬼不會就在原來位置打轉吧?
通過統計計算,我們就會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可以把問題具體為:如果圓形廣場半徑為100米,這個醉漢多久能夠走出廣場?
感興趣的人可以做一下詳細計算,這裡我們給出一個結果。我們假定,這個醉漢平均每走一步在南北(X)方向的投影分別為X1、X2、X2...XN;在東西(Y)方向的投影長度分別為Y1、Y2、Y2...YN;這裡的每一項都有正有負,代表著在兩個方向都可能前進或者後退。
根據三角形勾股定理,就可以算出這個醉漢最終走的路程。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如果醉漢走的步數是N,在兩個方向上每一步的平均投影是X和Y,則計算的結果約等於N的平方根乘以X和Y的平方和的平方根,也就是N的平方根乘以平均步長,步子越多,結果越精確。
也就是說,如果醉漢走10000步,每一步走1米,那麼結果就可能離開起點100米(10000的平方根乘以1),這樣就離開了廣場!如果平均每2秒走一步,那麼走完10000步他得花近6個小時!
前面說到,光量子在太陽內部就像一個醉漢走路一樣,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氣態恆星,內部分布有無數的電子和離子,就像無數的彈球。光量子在太陽內穿梭時,不可避免會碰到各個「彈球」,然後被隨機向各個方向散射,恰好就像一個醉漢一樣「亂拐彎」。
我們再來做一下簡單計算。科學家根據太陽內粒子的密度,估算出光量子的平均自由程是1釐米,即平均每走1釐米就被散射拐彎一次。太陽半徑已知為70,000,000,000釐米,按照剛才的計算,光量子這個「醉漢」就得拐彎500...(後面21個0)次,才能從中心到表面。再根據光的速度得知拐一次的時間,兩者乘起來就得到總的時間,大概需要5000年。
不同波段的太陽。來源:NASA
5000年是什麼概念呢?也就是我們中國距黃帝時期起,整個中華文明的時間長度。所以太陽內一粒光子本來2秒就能到達表面,卻因為被太陽內的粒子碰撞、散射,要花上5000年,不免令人唏噓。注意,這裡的計算是根據統計原則,只有在醉漢走大量步子、光量子拐彎很多次的時候才有意義。
看來光量子再「快」也沒用啊,人生若能少一點碰撞、只走「直線」又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