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記者今天(15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今年以來,各級環境部門通過建立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積極支持相關行業企業復工復產。此外,疫情發生以來,沒有核電廠因為疫情影響而導致暫時停堆或者關閉。
據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截至3月22日,全國共為2583個疫情防控急需項目提供了環評應急服務保障,支持推動行業企業復工復產。「1-3月,我部已批在批28個涉及鐵路、油氣開發、煤炭開採、水利工程等項目,涉及總投資5056億元。全國各級環評審批部門共審批2.79萬個項目,涉及總投資2.4萬億元。2.1萬個小類行業項目已享受環評登記表豁免。全國1577個重點生豬養殖項目納入清單式管理。」
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核電機組總數全球第二,在建機組全球第一,核技術利用量大面廣。中國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表示,在輻射安全方面,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目前,47臺運行核電機組安全狀況良好,15臺在建機組質量受控,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臨界裝置)和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運行。近15萬枚放射源和近20萬臺(套)射線裝置安全受控。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關於疫情對核電行業產生的影響,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表示,沒有核電廠因為疫情影響而暫時停堆或者關閉。「從核電廠角度來說,運行核電廠本身擔負著春節期間保障電力供應的重要任務,在春節前一段時間,各個核電廠就制定了發電保障計劃。現在來看,發電保障計劃為疫情期間保證核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1月20日以來,我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20.7萬噸。全國醫療汙水處理平穩有序,均嚴格落實消毒措施。累計對飲用水源地開展監測近25000次,未發現受疫情防控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