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屁不臭,臭屁不響」背後的流體力學原理

2021-02-12 泊松比

下期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

今天要說的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下面一起從流體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有「味道」的現象。

「屁」是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氣總共佔到99%以上,這些氣體都是沒有味道的。真正的臭味來源於佔比不足1%的氨、硫化氫、糞臭素、揮發性胺、揮發性脂肪酸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它們雖然量少但威力十足,其中硫化氫是使得屁變臭的罪魁禍首!

屁的成分

圖這麼大,真的是滿滿的味道啊!

生理學對「響屁不臭,臭屁不響」的解釋一般是:當腸道排洩物增多的時候,腸道並不通暢,氣流會比較緩釋,其含有的臭味元素也會增多(可理解為放臭屁的時候,多半是bianbian的時候了),所以也就通俗地認為響屁不會臭,臭屁不響。

本文從流體力學中的雷諾數角度來分析「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主要以小木蟲科研網上的一個帖子[1] 為參考。雷諾數是流體流動中慣性力與粘性力比值的量度,其定義為:

Re=ρVD/μ

式中V為流體流動速度(據科學測試,屁噴出的速度平均為14公裡每小時);D為流場的幾何特徵尺寸(如肛門的直徑);ρ為流體的密度;μ為流體的粘度。在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肛門,相同的密度(由於硫化氫密度和空氣相差無幾,所以其含量多少對屁的整體密度影響不大)下,雷諾數的大小基本取決於μ,即流體的粘度。  

管路內流體雷諾數變化規律:雷諾數小,流體各質點平行於管路內壁有規則流動,呈層流狀態;雷諾數很大,流體會呈紊流狀態。一般管道雷諾數Re<2300為層流狀態,Re>4000為紊流狀態,Re=2300~4000為過渡狀態。

  層流狀態                  紊流狀態

由於屁裡面總會混有硫化氫,它們大多來自黏液,當硫化氫的含量增加時,粘度μ越大,又Re=ρVD/μ,所以隨著硫化氫含量的增加(即屁的臭度增加),Re會降低。也就是說,屁越臭,Re會越小,氣體越容易保持層流狀態,此時氣體運動是順利的,有條不紊的。而屁越不臭,Re會越大,氣體運動會由層流轉化為紊流(也可說是湍流),此時氣體內部運動不規則,容易產生衝撞,於是在屁、肛門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下產生振動,發出不雅的聲響。 

如果在公共場合放屁,那麼掩蓋尷尬的最好辦法就是裝無辜;如果失敗,就用手指頭指別人。

但是無論如何,你都無法掩蓋屁的味道,因為一億份空氣中只要有一份臭氣成分,人們就能聞出。

摘自網絡

然而,如果想讓放屁不響(即讓雷諾數值變小),可以適當減小通氣速度(相同氣體量的情況下,擴大肛門直徑可以有效降低氣體速度,所以肛門橫截面積增大會減小雷諾數Re)。

因此,在放屁時,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慢放慢收會有效地降低噪音;而且站著或蹲著放屁比坐著放屁噪音要小,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坐著想放屁的時候會先把屁股的一側翹起來再放,因為這樣會暫時擴大肛門的直徑,有效降低Re數,降低噪音。

另外,或許是為了讓坐後面的人少承受點傷害,自行車車座才有了這種設計吧!(瞎猜的,哈哈)

摘自網絡

以上只是對「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進行了定性的解釋,至於屁的密度(ρ)和粘度(μ)非人力所能控制,此兩項數值與人的食物狀況和身體狀況也息息相關。不過本文也帶有局限性,當然也會出現 「又響又臭」和「不響不臭」的現象。

曾經,我跟我們實驗室的幾個小夥伴在去吃飯的路上不知道什麼原因談起過一個問題:

人體是如何區分屁和bianbian的?

查閱了下資料,發現直腸的神經稍可幫助區分這是個屁還是bianbian,但有些時候這些神經稍會被很稀的bianbian迷惑,不能分辨到底是屁還是bianbian...所以會出現下面的尷尬場景(摘自網絡劇《陳翔六點半》)

參考文獻:[1] http://muchong.com/t-4913921-1

廣告及商務合作,微信:engineer-union

往期精彩回顧

相關焦點

  • "臭屁不響 響屁不臭"的說法科學嗎?內涵可深了
    很多人又覺得放屁是一件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身邊有人的時候放屁很尷尬,如果聲音很大的話,周圍的人都會把目光聚集過來,如果很臭的話,別人也會嫌棄地說一句:誰呀,放屁這麼臭!於是很多人就會千方百計地把屁憋回去。
  • 臭屁不響,響屁不臭?屁響、屁臭,分別暗示不同的問題,早做了解
    只有在一個場合產生屁意的時候,我們才會毫無顧慮地把屁放出來,那就是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在自己家人面前放屁,不僅不會遭到嫌棄,放出來屁之後,若屁很臭或屁很響,還會被調侃說「臭屁不響,響屁不臭」。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放屁響,放屁臭,多是身體給出的暗示,別不在意。放屁響,是身體在暗示什麼問題?
  • 為什麼臭屁不響,響屁不臭?
    答疑小隊最近收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俗話說得好「臭屁不響,響屁不臭」,根據我們多年的放屁經驗可以得知,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那這是為什麼呢?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屁的成分中大部分都是沒有味道的,因為有將近70%都是伴隨我們吃飯咀嚼時進入體內的空氣,一般來說,一個屁是由大約59%的氮、21%的氫、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氣組成的——所有這些氣體都是無味的。但其中還有不足1%是由微量的其他化學物組成,也就是這1%,讓屁有了奇臭無比的可能。
  • 如何才能讓屁放的又響又臭?
    2)臭味的:吲哚(糞便氣味)、甲基吲哚(糞便氣味),糞臭素(糞便氣味)、硫化氫(臭雞蛋味)等。(其中起到主要臭味作用的是硫化氫,有劇毒!含量較少,所以人自己沒被毒死,但味道及刺鼻。)以上氣體含量佔1%。3、屁中氣體的來源。       屁中的氮氣和氧氣源於吞入消化道的空氣,二氧化碳多來胃中食物與胃酸化學反應產生,氫氣和甲烷則是由細菌分解食物成分所產生。
  • 放屁頻繁,放臭屁、響屁,分別是怎麼回事?哪個更傷身?
    每次喝完酸奶之後,就會感覺到放屁的次數增多,以及肚子咕嚕咕嚕地響。建議在喝酸奶等乳製品時,速度要放慢,一次不能喝過多。放屁次數增多,是否還會有濃濃的臭味?放屁次數多,有了臭味,也會和吃的食物有關係。經常吃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或者是澱粉類食物吃多了,難免會使得放出來的屁又多又臭。在和飲食沒有關係的情況下,可能是存在便秘的問題。連續一兩天沒有排便的人,由於糞便一直得不到排洩,便會被腸道菌群不斷分解,使得氣體數量增多,味道變重。由於糞臭素的作用,便秘時放出來的屁,味道和糞便的臭味幾乎一致。
  • 老是放響屁是怎麼回事?一天放多少次屁算是正常現象?你都知道嗎
    老話說臭屁不響,響屁不臭,但是很多人經常放的是響屁。而且每次放屁的時候,總是連續放好幾個,聲音很大也讓人很尷尬。要知道在人們的印象中,一天頂多是放兩三個屁,有的時候一個月都不會放一次屁。所以,對於經常放響屁的人們來說,最擔心是身體生病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
  • 經常放「響屁」好不好?真相原來是這樣的,或許與你想的有出入
    經常放「響屁」好不好?真相原來是這樣的,或許與你想的有出入。其實如果經常放屁的話,說明身體當中腸胃的功能比較弱,不僅在吃了一些食物之後,可能會引起寒氣或吸入一些冷空氣,導致腸胃不適而出現的現象。如果出現脹氣以及批量增多的話,這樣的人可能在進食的時候速度較快。
  • 深圳晚報:響屁
    國足5天之內連打三場比賽,第一場我們沒贏,第二場他們沒輸,第三場打宏都拉斯,照實力來看估計我們想和,就不知對手答不答應。我是在評論國足的水平嗎?NO,我是在和稀泥。  我相信誰也無法從打完的兩場比賽中得出關於國足能力、水平的某種結論。
  • 屁多屁少,都是身體在報警!千萬別錯過這些「屁事」背後的大問題
    >放了個震天響的屁,出電梯時,老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一臉的舒適……場景三:快進來被窩裡,我有點東西給你看,阿星半哄半騙地把女朋友拉進了被窩,悶頭就是幾個連環屁,讓枕邊的女朋友萌發了想要了斷阿星的衝動……這種尷尬又不得不存在的自然身體現象,往往都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 家裡有個臭屁娃,嬰兒的屁是向寶媽傳遞3種信號,寶媽要讀懂含義
    孩子怎麼會有這麼臭的屁?自己吐槽同時,還不忘滿臉幸福的回憶著,滿滿的都是愛的「味道」啊! 閨蜜的遭遇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不敢相信這又響又臭的屁,是這麼點兒小娃娃放出來的,其實,這是寶媽們不了解孩子放屁的原因。
  • 孩子放屁背後暗藏學問,不同的屁傳遞不同信息,父母要弄得懂
    這種謹慎的態度是對的,孩子放屁這件事背後確實暗藏學問,不同的屁可能是向父母傳遞不同的信息,和拉粑粑、尿尿一樣,大人也可以從屁裡窺探寶寶的健康狀況。當然啦~大家也不必太擔憂,嬰兒放屁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反而說明他們的腸道消化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的階段。
  • 屁多屁少、放屁「碰碰」響?一般與3因素有關,別害羞,了解下吧
    當然也有些是是放屁「碰」碰響,或者說放屁非常臭,非常尷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有關於屁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屁是怎麼產生的?如果這些氣體通過肛門排出,就會形成屁。所以,放屁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正常人每天都會放10—20個屁,屁太少也是不正常的。如果出現鬧肚子的情況,屁就會非常多,這是為什麼呢?
  • 放屁越響代表身體越好?不敢放的「屁」,最終去哪了?
    確實假如我們在公眾場合放屁的話,確實不雅,尤其是特別響的屁,更是讓人特別的尷尬。響聲很大的屁到底好嗎?平時不敢放的屁又到哪裡去了?響屁到底好不好?代表了什麼?首先我們的身體放屁主要有兩種情況,吃進去的食物在進入腸道之後就會有一些物質幫助身體消化食物會產生氣體。
  • 屁多、屁臭、和很少放屁,哪種是不正常的?屁多屁少和什麼有關?
    人每天都要吃飯,所吃的食物經過腸胃的消化,會被腸道中的厭氧菌分解,產生氣體,這就是屁。食物代謝產生的廢氣是屁的主要來源。人每天都會說話、吃飯,自然每天都要放屁。正常人每天會放5—20個屁,少於5個或多於20個,都是不正常的。屁被稱之為「臭屁」,在大眾眼中,屁就是臭的。實際上,屁並不會特別臭,若屁特別臭,是不正常的,預示身體可能出問題了。
  • 有關屁的理論
    >阿拉伯海畔打嗝,放屁統稱生氣病,是需要看的,無論上下口其實放屁和打嗝是一個原理,都是不順的氣體的一種非正常的排出,只是出口位置和氣味不一樣俗語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除了富含蛋白質和澱粉類食物的因素外,還是是很遵循邏輯的響屁之所以不臭,不是本身不臭,而是提前發出了警報,以告知和警示趕緊的下意識的採取了措施,讓影響和破壞降到最低,氣味被聲音更覆蓋了臭屁不響,是一種人為的控制,覺得面子無光,控制,控制,極力控制,實在沒辦法了,就換一種方式慢慢釋放
  • 憋回的屁、吸回的鼻涕、吞下的痰,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影響?
    隨身沒帶紙巾,又羞於隨地吐痰,於是我們忍忍將痰咽了下去···身處正式場合,亦或者是心儀的Ta在身邊,於是我們把廢氣硬生生給憋了回去···鼻涕擤不出,擦不淨,一狠心全吸下肚,一了百了···有的人認為自己產生的東西應該沒有多髒,有的小孩養成了吸鼻涕、吞痰的習慣,有的人極愛面子,人前堅決不放屁,這些「吃回去」的廢物到底去哪了?
  • 阿衰和奮豆屁神間的較量誰更勝一籌,看到噴氣式飛機就知曉了
    奮豆和阿衰兩個人給大家留的印象都是搞笑的,阿衰曾經穩拿屁神的稱號,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當奮豆放屁時,兩個人的較量才算是剛剛開始,半斤對八兩。奮豆放屁時,教學樓出現坍塌事故古老師上著課,奮豆控制不住自己,放了個臭而響的屁。古老師直呼學生們快點跑,不然一會教學樓被奮豆給震塌了。看古老師慌張的樣子,雖然這不是奮豆第一次放屁,但是次次都能讓古老師慌慌張張,奮豆還是第一人呢!
  • 放屁放不出來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出現這3種情況需警惕
    無屁 如果很長時間沒有放屁,並且伴隨腹痛、腹脹、便秘或腸鳴音亢進等症狀的時候,要警惕出現了腸道梗阻,應儘早做腸鏡檢查,以查找病因。 臭屁 一般來說,屁是無色無味的物質,但如果吃了太多的肉類或消化不良時,屁也會變臭。
  • 憋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憋回去的屁到底去哪了?
    一般人在正常飲食下,每天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放10-18個屁,有時甚至自己也未能覺察到。放屁,是胃腸功能的信號,若一個人不放屁,或整天連珠炮似的放個不停,都可能說明身體出了毛病。那麼,憋住不放的屁到底去了哪裡?會如傳聞所說的變成打嗝嗎?放心,這時候屁並沒有氣沉丹田,也沒有從大腸往小腸、胃、食道逆流上來,衝破任督二脈,直搗黃龍。憋著屁不放,過一段時間,屁就會被腸壁所吸收,然後進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