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小隊最近收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臭屁不響,響屁不臭」,根據我們多年的放屁經驗可以得知,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那這是為什麼呢?
1.你知道個「屁」
首先我們要知道「屁」是什麼?
大多數的屁是由大腸桿菌和我們腸內的其他細菌創造的,理論上來說只要你吃東西,就一定會放屁。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屁的成分中大部分都是沒有味道的,因為有將近70%都是伴隨我們吃飯咀嚼時進入體內的空氣,一般來說,一個屁是由大約59%的氮、21%的氫、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氣組成的——所有這些氣體都是無味的。但其中還有不足1%是由微量的其他化學物組成,也就是這1%,讓屁有了奇臭無比的可能。
通常這1%裡必定混有硫化氫,這種刺激性的氣體味道聞起來就像臭雞蛋(事實上臭雞蛋的味道中確實含有硫化氫),最關鍵的是,我們對這種刺激性的氣味極其敏感,就算是億分之一的比例,也能被輕易地聞出來。
別問,問就是你又放屁了。
2.你放什麼屁
正常人每天要放屁5到10次,約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氣體。吃飯狼吞虎咽的人就容易放屁,因為他們在進食過程中減少了咀嚼的次數,唾液與食物並沒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就會夾雜大量的空氣進入人體,如果你吃了很多的大米,或者喝了很多肥宅快樂水,可能就會放很多沒有味道的「響屁」。
還有一些在中醫上有下氣作用的食物,比如蘿蔔、紅薯、土豆等等,不只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排氣;還因為他們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我們人體在分解碳水的時候也會產生大量的氣體。
但如果你吃了很多肉類、豆製品等高蛋白食物,那就有可能放出殺傷力巨大的「悶屁」。
3.有屁快放
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少量少次的放屁,表明你的腸道在健康正常地運作,相反,兩三天不放屁或者放屁次數太多,都是腸胃發出的健康警告。
一般來說,憋屁就和憋尿一樣,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憋屁可能會導致脹氣、腹部脹痛等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會引起消化道疾病,放個屁就能解決的事情,何必讓自己遭罪呢~
你看人家香港的考試,因為緊張,甚至連放2個小時屁,雖然心疼後座考試,但,對不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你憋的屁也並不會憑空消失,這些屁會逐漸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開始體內循環,到達肝臟,然後,混在你的呼吸間,所以口臭,你懂了嗎?
哦對了,打嗝這件事,你品,你細品。
4.悶聲放大屁
當然,大家都是體面人,雖然知道人有三急,但是當眾放屁什麼的,屁放不開,我也放不開。
讓放屁這件事變得「優雅」一點,也不是完全沒可能,比如條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重口味、高碳水的食物,細嚼慢咽,從根源上緩解放響屁和放臭屁的概率。
或者勤上廁所,畢竟沒有一個屁的到來是毫無預兆的,廁所這種私密空間,就算你在裡面放連環屁,也不會有人來抓你。
其實屁響不響,主要和括約肌有關,通過鍛鍊,悶聲放大屁什麼的,其實也是可以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