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內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毒素,不同的毒素有著不同的排洩途徑,身體的排便、排尿以及排汗等行為都算得上是排毒的生理過程。僅次於這三者的就是放屁,身體裡的「氣毒」基本就是通過放屁來排洩出去的。
屁的成分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甲烷以及身體中產生的多餘氣體。這些氣體不斷地累積在身體中,就會干擾正常的消化以及其他的生理過程,得不到釋放也就如同「毒素」一般,會對身體構成威脅。正是如此,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會放屁,放屁的次數也和身體內氣體的多少有著關係。單純地看放屁次數多少,在健康方面也就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重點應該放在兩個問題上。
放屁次數增多,肚子是否會咕咕地叫個不停?
如果在放屁增多的同時,肚子還一直叫個不停,要考慮是受寒了。當寒氣入侵到腸胃,會使得正常的消化功能受到影響,使得腸胃中氣體增多了。這樣的人在平時還可能會有拉稀、肚子脹脹的感覺,需要進行調理,調理的方法也很簡單。堅持少吃多餐的原則,飯後適當地按摩自己的肚子,每天再堅持適量的運動,身體就會逐漸恢復。
一些中老年人,遇到這種問題的機率也會更多,主要是因為進入中老年後,身體的消化能力下降,對乳糖的耐受性降低了。每次喝完酸奶之後,就會感覺到放屁的次數增多,以及肚子咕嚕咕嚕地響。建議在喝酸奶等乳製品時,速度要放慢,一次不能喝過多。
放屁次數增多,是否還會有濃濃的臭味?
放屁次數多,有了臭味,也會和吃的食物有關係。經常吃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或者是澱粉類食物吃多了,難免會使得放出來的屁又多又臭。在和飲食沒有關係的情況下,可能是存在便秘的問題。連續一兩天沒有排便的人,由於糞便一直得不到排洩,便會被腸道菌群不斷分解,使得氣體數量增多,味道變重。由於糞臭素的作用,便秘時放出來的屁,味道和糞便的臭味幾乎一致。要想避免屁臭和「糞臭」一樣,每天早上起來最好喝一杯水,飲食要傾向蔬菜和瓜果,上班工作時抽空做做提肛運動,都能夠很好地緩解便秘。
實際上放屁次數多,不僅和健康沒有多大關係,也不會讓人尷尬。真正令人尷尬的時,放出來臭屁或者是響屁。這兩者無論其中哪一種,都會讓人頓時臉紅,窘態畢露。民間對臭屁和響屁也有著很好地概括,認為「響屁不臭,臭屁不響」,這也是有道理的。
臭屁的產生既可能是屁中混有了糞臭素,也可能是屁中含有了硫化物或者是脂肪酸,這些物質分解出來的氣體排出時一般沒有聲響。相反,腸道內存在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時,放屁時產生的聲音就比較大,由於這些氣體本身沒有味道,放出來的屁也就不會臭。從這個角度來說,「響屁」也可以理解為是腸道健康的暗示,忍不住時可以將它放出來。
綜合來看,單純地放屁次數多、放響屁,對身體的影響都不大。在經常放出臭屁的時候,倒是要留意了,背後存在的便秘等問題,不及時處理,對身體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