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概念研發應注重「四性」

2020-12-03 瀟湘晨報

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戰爭形態、作戰樣式等正在加速演變,能否準確把握戰爭發展趨勢,推出既能支撐備戰打仗,又能牽引部隊建設發展的新型作戰概念,已成為軍事研究的關鍵領域。做好作戰概念研發工作,具體來講,應注重「四性」。

預測性——搞清打什麼仗、怎麼打仗、用什麼打仗這個根本問題。作戰概念的核心是對未來作戰的整體設計和抽象概括,其最大的軍事價值體現在對未來戰爭形態、作戰對手、作戰樣式、武器裝備、技術發展等方面的科學預測。只有定準靶標,才能有的放矢。科學準確的軍事預測是作戰概念研發的前提、基礎和重要內容,更是直接決定作戰概念是否成立、能否順利「落地」的關鍵。研發作戰概念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預測水平的高低。越南戰爭後,美軍預測其主要戰場將轉向歐洲,主要作戰對象將是數量規模龐大、裝備精良的蘇聯和華約部隊,作戰樣式、制勝機理等各方面將發生重大變化,於是提出「空地一體戰」作戰概念。這一概念在後來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通過了實戰檢驗。相反,錯誤的預測也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冷戰初期,美軍曾做出「未來戰爭是核戰爭,常規戰爭不復存在」的錯誤預測,認為「核戰爭」將是未來戰爭的基本作戰樣式,耗費巨資建設了規模龐大的核武庫,影響了常規力量的建設,某種程度上導致越南戰場上的慘敗。

迭代性——掌握理技融合、循環論證、疊加發展的新型研發模式。作戰概念研發本身是一個從想像到具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理論研究到指導實踐的過程,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技術性和工程性的有機結合,決定了這項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必將經歷多次迭代、不斷完善。事實上,作戰概念的迭代過程伴隨作戰概念的整個生命周期,具有疊加更新的鮮明特點。從外軍作戰概念研發的實踐來看,普遍採取科學化、標準化、工程化的研發模式。比如美軍多域作戰概念,先後經歷了「空地一體戰」「多域戰」「多域作戰」等不斷迭代的過程,現在又向「全域作戰」概念更新。對於我軍而言,應採用凸顯特色、適應自身體制機制的理技融合、循環論證、疊加發展的研發模式。理技融合就是要統籌理論創新和技術研發兩條線。以準確、嚴密的理論推導提出作戰能力需求,從而牽引技術發展;以技術體系提升和關鍵技術突破帶動作戰方式轉變,支撐理論研究躍升。循環論證就是要打造從「提出初始概念、展開邏輯推理、綜合研討分析、開展試驗論證、完善補充概念」的研發流程。通過研發流程的精準控制,以整體與各環節的雙重循環,不斷完善作戰概念。疊加發展就是借鑑軟體版本更新的開發方式,在保持原有作戰概念整體穩定下,引入新的內容、更新相應組件、修改部分不足,以疊加優化的方式推動作戰概念做大、做全、做優。

系統性——形成要素齊全、層次清晰、體系完善的全維解決方案。現代作戰是高度複雜的系統工程,作戰勝負主要取決於交戰雙方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某一要素的缺失、功能的短板帶來的「木桶效應」愈發凸顯。作戰概念作為指導作戰、引領建設的頂層設計,主要任務就是給出基於特定時空條件下,針對眾多不同作戰問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系統性是其必然要求。要素齊全,是作戰概念開發的基本要求,也是作戰概念清晰表達、持續開發的重要保證。作戰概念要素大致可分為三類,即作戰問題描述類要素,包括相關戰略背景及作戰目標、威脅、對手、時間、空間、環境、條件、能力等;作戰問題類要素,包括作戰指導、原則、樣式、方法、內容等;作戰能力類要素,包括作戰能力需求、建設措施、生成途徑等。層次清晰,從作戰概念本身角度講,要準確定位概念層級,區分到底是戰爭層面、戰役層面還是戰術層次作戰概念,是頂層概念、聯合概念還是軍種概念。從作戰概念的內容上講,應遵循「準確描述問題、創新解決方案、提出能力需求」的層次結構,以獲得標準化、清晰化的作戰概念成果。體系完善,就是通過區分層級,以上統下、明確指導、漸進實現,以下承上、逐級集成、提供支撐的方法,同步研發,將不同層次的作戰概念有機融合,形成完善的作戰概念體系,為應對多重威脅、部隊建設、裝備研發等提供有力指導和牽引。

引領性——提供指導作戰、牽引建設、推進轉型的全面發展藍圖。作戰概念的精髓是基於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戰略局勢、技術發展、作戰對手、戰場環境等作戰條件的分析和判斷,做出對未來作戰的前瞻性設計,牽引出對作戰能力的需求,實現現在與未來、現狀與趨勢、實力與潛力的無縫對接。比如,21世紀初,圍繞新的戰爭威脅和部隊建設發展需要,提出「體系破擊戰」作戰概念,對引領軍隊作戰和建設發展、轉型、重塑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戰爭形態正在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進,帶來作戰力量、作戰空間、作戰行動的全面轉變,致使作戰樣式和制勝機理也發生著深刻變化,從而推動戰爭朝著新的方向、新的面貌不斷發展。為適應國家安全和發展需求,應對現實和潛在威脅,必須在作戰概念研發中突出引領性,緊盯軍事科技發展前沿,面向未來戰場設計未來作戰,加快構建作戰概念體系,為備戰打仗和轉型建設勾勒出發展藍圖,引領軍隊實現跨越式發展。(姚小鍇 單敏 詹靜)

(責編:葉知春、黃子娟)

【來源:解放軍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不知道食物的四性五味,談論健康和健康是空談
    這一概念實際上是中國人傳統醫學在食療、藥膳、保健等方面相互依存的體現。因此食物的飲食習慣與藥物食同源相同。根據「 藥食同源」,食品和藥品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其實,藥和食都來自大自然,很多食物都有四氣五味的特點,所以也可以治病。食物既有食用性又有藥用性,我們的中國祖先經常把食物當作處方。
  • 食物有「四性」 養胃需深知 摩羅丹帶您深入了解食性問題
    原標題:食物有「四性」 養胃需深知 摩羅丹帶您深入了解食性問題 「藥食同源」的飲食文化在我國深入人心,日常注重飲食搭配和食物調養。在生病時也會特別講究飲食及忌口,比如「拉肚子時不要吃海鮮這種涼性食物」「咳嗽不要吃龍眼,性熱」之類的說法,也總是會被長輩們掛在嘴上。
  • 【智庫聲音】系統戰:美智庫推出面向2040年的新聯合作戰概念!
    2020年1月27日,埃斯珀在對國防部長和其他高級指揮官提出的備忘錄中,有一項重點內容就是需要制定新的聯合作戰概念(JWC),「以使人員、訓練和條令統一起來,以在任何戰場上取勝。」下一個國防戰略應該認可並完成這項重要工作。 自1980年代以來,聯合作戰的指導性作戰概念(JWC)是「空地一體戰」。這個概念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其「銷售截止日期」。
  • DARPA的「瘋狂」概念,就要實現!美國無人集群城市作戰應用發展綜述
    (2)具體的技術途徑  DARPA於2016年12月發布OFFSET初始概念[7]。2017年1月,DARPA公布了項目跨部門公告(BAA)初稿。OFFSET項目第一次衝刺合同授予雷聲公司(BBN研發中心)和諾·格公司團隊[9]。
  • 系統思維: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力量之魂」
    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是軍委胡主席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在新的起點上貫徹落實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既要注重加強信息網絡、武器裝備等體系「硬體」建設,還應注重從思維方式這一根本問題著手,進一步強化與信息化時代要求相適應的系統思維,深化認知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本質內涵,探尋科學推進、加快推進、持續推進的方法策略。
  • 中國新支線飛機ARJ21具有「四性一化」五特點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負責設計、研製中國首架自主智慧財產權新支線飛機ARJ21-700的航空專家們二十一日在此間對媒體說,該飛機的特性可概括為「四性一化」,即具有適應性、舒適性、經濟性、共同性和系列化等五方面特點。適應性——適應以中國西部高原高溫機場起降和複雜航路越障為目標的營運要求。
  • 法學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四性」特徵的司法適用
    · 儘管「親友」的概念和外延具有模糊性,但在認定時也不能為了擴大打擊面而限縮對它的解釋,應該圍繞與行為人的關係是否特定來理解。依據最高法在2010年頒布的《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1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成立要件包括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和社會性等四個特性。
  • 德國研發210型概念小潛艇近海顯威風
    德國210型概念潛艇二戰後,大規模遠洋作戰漸漸遠去,離岸500海裡範圍內的近海水域逐漸成為水下戰的主要戰場。為此,各國海軍開始重視發展小型潛艇,世界主要潛艇設計生產企業也都開始抓緊研發高自動化、緊湊型、適用於近海作戰的新型潛艇。210型潛艇採用單殼體單艙設計,長56米,耐壓艇體直徑5.3米,下潛深度可達250米,採用X型舵增強機動性。
  • 李大潛:數學教育應注重人文內涵
    原標題:李大潛:數學教育應注重人文內涵  本報福州1月13日電(記者高建進)「數學不能只講定義、公式和定理,數學教育還要注重人文內涵。」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頒獎儀式上,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院教授李大潛針對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 初三物理學習方法: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靈活運用上述規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範和熟練。   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條物理規律的認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為理解,才能達到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解答問題的目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
  • 作戰思維:呼喚信息主導與融合
    必須進一步強化信息主導觀念,真正確立基於信息系統體系作戰的新型作戰思維,不斷創新發展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實踐。隨著信息技術在戰鬥力中的貢獻率顯著增加,必須特別強調建立適應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原理思維,以有利於將技術與戰術更為有機地結合。一是深化探尋作戰原理。應在熟知技術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實驗論證、邏輯推理等方法,深入分析基於信息系統作戰體系的特點,發現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作戰規律,探尋更具決定性的戰法要素和作戰原理。二是熟練掌握相關原理。原理是思維的基礎。
  • 解碼無人作戰「蜂群戰術」
    現代軍事意義上的「蜂群戰術」,是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網絡技術為基礎,以較大型陸上、海上和空中作戰平臺為搭載和發射平臺,以智能無人機、無人車輛、無人艦船、無人潛艇等無人作戰系統為武器,具有自主態勢感知、情報融合、目標分配、指揮控制、自適應協同和智能決策等能力,依據作戰任務和戰場態勢的變化,對戰場無人作戰系統進行自主動態編成,以整體作戰能力應對複雜、強對抗、高不確定性戰場環境的一種作戰方式
  • 美海軍將於2021年首起「大規模演習」,實兵演練新作戰概念
    據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近日報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近日表示,將於2021年舉行首次「大規模演習(LSE Large Scale Exercise)」,實兵實彈演習「分布式海上作戰(DMO Distributed Maritime Operations)」、「對抗性環境中瀕海作戰(LOCE Littoral Operations in
  • 蜂擁而至,引領下一代潮流的蜂群作戰
    無人機具有單機成本低、人員傷亡小的優勢,同時作戰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無人機蜂群作戰模式。 蜂群作戰的概念源於蜜蜂、白蟻等昆蟲,是指一個群體中的個體既能獨立判斷,也能形成共識,互相之間可信息傳遞並協同作戰。從歷史淵源來看,蜂群作戰的概念由來已久。
  • 六代戰機新概念 隱形飛機行將過時?
    如果說之前的六代戰機尚處於概念階段,那麼,英國最新展示的「暴風」的全尺寸模型,是否意味著六代戰機由概念論證開始轉向實體研發?但隨著新的概念不斷演進,是否又意味著隱形飛機行將過時?F-22「猛禽」戰鬥機概念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處於美蘇冷戰對抗時期,其戰略目標和作戰對象非常清楚,美國研發新一代戰機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奪取未來軍事對抗的主動權,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持戰略威懾和技術優勢。然而,隨著蘇聯解體,F-22戰鬥機作為冷戰對抗時期的產物,也曾由於失去戰略對抗目標而大量壓縮其裝備數量,並關閉了生產線,以至於美國軍方深感隱身戰機數量不夠而導致戰力不足。
  • 高考物理複習:要注重概念 正視實驗
    通過總複習,全面地、系統地掌握中學的物理知識,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注意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意義和適用範圍。要培養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如下兩點:   問題一:重習題輕概念   抓基礎最重要的就是物理概念。
  • 新一代戰鬥內容,有人機與無人機聯合作戰,暗劍和殲-20配合不成問題
    有人戰鬥機與無人機配合作戰是新一代戰鬥機的重要內容。無人機在作戰前負責對目標進行偵察和監視,攜帶武器對目標進行打擊,甚至可以對敵方防空系統進行幹擾和壓制等。這方面美國搞了個「忠誠僚機」,計劃與F-35配合作戰,俄羅斯也為其蘇-57研發了S-70「獵人-B」。
  • 一支新型作戰力量的自我發現
    原標題:一支新型作戰力量的自我發現野外偽裝。極限行軍。研判戰情。這是一支組建剛滿3年的新型作戰力量,它既沒有歷史榮譽,也沒有歷史包袱。它的成長,既是不斷對標現實發現問題的過程,也是不斷審視自我探索未來的過程。
  • 脆弱性與反脆弱性並存——對智能化作戰體系特點的認識
    ●對於作戰體系反脆弱性能力的理解,不應該認為是遭受打擊後能夠快速恢復,而應是針對可能的不確定性打擊實施的先期調節能力。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對現代戰爭產生了深刻影響,並催生作戰體系發生新變革。美軍提出2035年初步建成智能化作戰體系,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首開成建制無人作戰先河。
  • 國產蜂群無人機、兵蟻戰術機器人曝光,全地形協同作戰
    BY-3的定位是一款伴隨步兵作戰的中型戰術機器人,其配備的多功能接口可搭載幾乎所有現役的單兵武器裝備,如反坦克飛彈,榴彈發射器,大口徑機槍等。通過搭載不同的裝備,可組合出滿足各種作戰需求的產品,這也就是所謂的「模塊化」設計。BY-3還採用了仿生學柔性設計,具有較強的抗衝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