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潛:數學教育應注重人文內涵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李大潛:數學教育應注重人文內涵

  本報福州1月13日電(記者高建進)「數學不能只講定義、公式和定理,數學教育還要注重人文內涵。」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頒獎儀式上,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院教授李大潛針對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為什麼有很多人覺得數學枯燥無味、過於抽象、高不可攀,因而望而生畏,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呢?我覺得數學教師有責任,我們數學家更有責任。」李大潛表示,我們往往把數學看成一堆定義、公式、定理及證明的堆積,千方百計地要把這些知識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去,卻忘記了數學教育最根本的三件事:一是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割斷了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血肉聯繫,就會打消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二是數學的精神實質和思想方法。只講知識、不講精神,只講技巧、不講思想,學生就不可能學到數學的精髓。三是數學的人文內涵。數學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人類文明的堅實基礎和重要支柱。「在數學教學中抓住了上面這三點,就抓住了數學的靈魂,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就一定會更有成效。」李大潛說。

  (中科院院士 李大潛)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李大潛院士: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怎麼學好數學?
    日前,由復旦大學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第十二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頒獎會暨中學數學教育論壇」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行。「蘇步青數學教育獎」是國內第一個獎勵從事中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獎項,也是目前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界的最高獎,在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工作者中享有盛譽。
  • 南通中學著名校友李大潛院士回母校開設專題講座
    我校1953屆校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大潛再回母校,開設了一場別開生面、氣氛熱烈的數學教育專題講座。我校數學學科全體教師聆聽了講座。李大潛院士從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重要性出發,闡釋了為什麼要學好數學,講述了學好數學對一個人的培養和成長起到的重要作用。
  • 教育是他畢生的事業!李大潛院士榮獲「傑出教學獎」
    他視教育為畢生的事業他關注提升學生及公眾的數學素養,大力弘揚數學建模與數學文化。他主編出版了新的高中數學教材,力求將數學變成學生可親可近、喜聞樂見的課程。點線面體能包羅萬象,加減乘除算百味人生。他言傳身教,教學相長。他是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李大潛院士。
  • 李大潛院士:數學建模是開啟數學大門的金鑰匙—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李大潛為課程撰寫了1.1萬字的課程導言—《數學建模是開啟數學大門的金鑰匙》。 李大潛在導言中指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數和形這兩個側面,數學就是撇開了事物其他方面的狀態和屬性,單純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係的科學。它有著豐富多彩的內涵,也有著極為廣泛且重要的應用。
  • 教育是他畢生的事業!今天,李大潛院士榮獲「傑出教學獎」
    「他視教育為畢生的事業,將自己的學術生涯和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先後出版了二十餘本中外文學術專著及教材,培養了大批高端人才。他關注提升學生及公眾的數學素養,大力弘揚數學建模與數學文化。他主編出版了新的高中數學教材,力求將數學變成學生可親可近、喜聞樂見的課程。
  • 院士李大潛:高校為競賽開設數學建模課是本末倒置
    新華網成都12月12日電(記者 吳曉穎)「高校開設數學建模課要針對大多數學生的情況和需要,將這門課作為競賽的培訓課程來開,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不可取。」12日,在成都舉行的2015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頒獎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大潛直言國內數學建模課中存在的問題。
  • 「為國爭輝南通人」「五院院士」李大潛:渴望中國數學領域出現更多...
    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李大潛自學了有關的工科知識並系統學習了多門大學物理學和力學課程,再結合他已有的數學根底,解決了應用中的不少問題。正是這段經歷,讓一個埋頭理論研究的工作者,逐步走向應用數學的廣闊天地。上世紀60年代,我國石油資源緊缺。李大潛回憶,當時上海的公共汽車上全都頂著個大氣包,裡面裝著液化氣用來驅動汽車。石油藏在地底下,油分子藏在巖石細微的孔隙裡,看不見,摸不著。
  • 復旦大學李大潛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校長獲得教學大師獎,北京大學李曉明、清華大學朱邦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吉林大學孫正聿、復旦大學李大潛、中國礦業大學於洪珍、華南理工大學朱長江、四川大學馮小明、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等9人獲得傑出教學獎,10位勇攀雙創高峰的「青年創客」獲創新創業英才獎。
  • 以實用為核心,輔之以人文、藝術等,古羅馬時期教育注重務實精神
    同樣的,在古代社會人們同樣也格外重視對一個人的教育方式、理論等,而且要從小孩子抓起,這關係到日後這個人的成長是否順利,身心意識是否健全,是否擁有對於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世界的基本了解。而且不同的教育方式和風格,將會授予孩子學習知識階段不同的知識內容,以及將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意識思想。比如雅典城邦就非常注重教育對於孩子的身心教化功能,並且主張運用多種形式的、不同層面的方法進行教育。
  • 李大潛院士:為什麼學數學?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
    【編者按】被奧數折磨得快「發瘋」的家長和孩子們如今比比皆是,那麼學習數學究竟是為了什麼?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在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6級新生迎新大會上的講話最近在朋友圈被熱傳,讓我們來聽聽大師的解析,也許對於學生究竟為什麼學數學有不一樣的感受。
  • 數學教育意義探求之數學的本質,數學的教育特徵,數學的教育意義
    許多人贊成用「量」來定義數學回,這種定義表現了數學的來源,但量又是什麼,它是哲學上難以界定的基本範疇之一,並無確定的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認識的擴展,量的內涵越來越普遍,人們也就無從把握住量的全部內涵,從而用量去定義數學也就變得含糊其辭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曾為了尋求數學的最終的真理性和可靠性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爭辯,但都未得出什麼明確結果。
  • 卓越教育數學老師陸韻捷:人文關懷引導孩子個性發展
    她以人文關懷引導學生個性發展,用創新形式讓學生向多元拓展。「孩子們是課堂上的主角,我們要正確地引導和恰到好處地配合,他們會亮出自己的閃觀點。」卓越教育小學數學老師陸韻捷如此說道。為追尋教育真諦加入卓越教育關於教育的意義這個頗具探討性的話題,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曾這樣說過:「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中小學STEM教育的概念及內涵
    2009年,美國國家工程學會發布的K-12工程教育報告( Engineering in K-12 Education)指出,中小學工程教育標準的三大原則——強調工程設計、發展STM(科學、技術和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工程思維習慣(Katehi et al.,2009)。
  • 天津市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成立 陳永川當選為首屆理事長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改革、創新,要沿著改革開放的路子向前走,在促進教育發展、普及科學知識、服務政府決策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復旦大學李大潛教授介紹了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的創立和發展過程以及省級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的概況,詳細闡述了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成立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李大潛院士表示,數學是一種先進的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又是一種精確的科學語言和高效的科學工具。
  • 上海數學中心揭牌奠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出席並為上海數學中心揭牌。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出席並致辭,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市領導殷一璀、丁薛祥,天津市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陳永川,中科院院士李大潛等出席揭牌暨奠基儀式。復旦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主持儀式。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上海數學中心教師代表馮建峰致辭。
  • 新教材、新起點、新策略,高一新生學法指導之語文、數學、英語
    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有思想、會思考、有文化、會交流、有內涵、懂審美。從「雙基訓練」到「三維目標」到「四個核心素養」,體現是語文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是從應試型教學到育人型教學的轉變。如何理解這種轉變,如何適應這種轉變,將是今後學習中最根本的問題。
  • 這個國家不出數學大師,卻以數學教育享譽全球!
    在亞洲,有一個不出數學大師,數學教育卻世界聞名的國度——新加坡!今天我們將來了解一下新加坡教育究竟緣何聞名世界? 國際大賽位列前茅 常年佔據三年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測試的前三名。
  • 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楊樂院士:科研根本內涵被忽略
    他同時指出,這也說明我們大環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科研考核方面,比較注重短期效應和形式上的東西,而忽略了科研最根本的內涵。楊樂還指出了數學領域存在的一種現象,即有些科研人員按照別人的框架來做,做完後便宣稱自己有了一個很大的成果。「實際上,這種做法有點像小學生描紅。」
  • 語文考到網絡表情符號 數學平穩注重基礎知識考查
    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王夫成表示,今年高考語文卷崇尚經典名篇,追求語言的典範性,注重發揮經典的濡染作用。張籍、凌叔華、梁思成、龔自珍等大家名作先後登場,文科附加卷《紅樓夢》《家》等7部名著次第亮相。王夫成表示,在經典作品的閱讀中,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的挖掘與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