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學習攝影,當然要對一些專屬名詞進行了解,不然被問到剪影是什麼,nd是什麼,什麼是慢門,回答不上來的話就尷尬了,這些名詞在了解了攝影之後,慢慢就掌握了
首先從曝光開始說起,有很大一部分人知道快門是什麼,卻不知道曝光是什麼,曝光就是按下快門的時候,相機的感光元件受到的光線照射,產生的物理化學反映,並以此記錄光線信息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相機拍攝,決定照片亮度的衡量標準,如果真的要通俗來說,曝光可以等同於亮度。
這樣就延伸到了兩個點,一個是欠曝是什麼?曝光是相機感光元件的感光程度,那麼欠曝就是欠缺曝光,通俗來說,欠曝就是拍攝出來的照片比較暗,看到圖中昏暗的時候,就可以說是欠曝了。有了欠曝就會有過曝,與欠曝相反,過曝拍攝出來的照片比較亮,過曝和欠曝都是不推薦的,除非是想拍攝獨特的影調,不然的話一定要以正常曝光的標準來拍攝
還有個說法是寧欠勿曝,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詞,如果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拍攝的圖片寧願欠曝也不要過曝,因為嚴重的欠曝還能通過後期給拉回來,無非是多一些噪點,而嚴重的過曝是拯救不回來的。
那什麼是包圍式曝光呢?顧名詞意,就是通過幾個不同變化的曝光組合,來對一個拍攝物體進行曝光的方法,它是數位相機內置的一種高級功能,和普通拍攝不同的是,當使用這種功能按下快門時,數位相機不是拍攝一張照片,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組合,連續的拍攝多張,從而保證能有一張符合攝影者的曝光意圖,普通數位相機的曝光級差可以選擇1/3,1/2或者是1EV,一般可以拍攝三張,這個是非常好用的功能,尤其是在風光攝影上
說完曝光在來說一下相機本身,全畫幅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使用相機攝影,都要有記錄影像的感光材料,傳統相機的感光材料是膠片,數位相機的感光材料是感光元件,包括CCD或者是CMOS,感光器面積的大小與35mm膠片面積相比,如果接近或者相等,就是全幅規格,用了這種尺寸的相機就是全畫幅相機,除了常說的等效焦距轉換外,全畫幅的優勢顯而易見,不僅能讓老鏡頭物盡其用,還因為感光元件面積大,捕捉到的光子多,感光的性能就好,信噪比就更低,所以說全畫幅單反是未來數碼單反的發展一大趨勢,原因就在於此。
有了全畫幅就是半畫幅機器,市面上的殘幅機一般是指aps畫幅和m43畫幅的機型,這只是另外一種叫法,只是它們相機內的感光元件比全畫幅的小一些。
有一個叫寬容度的詞語也能經常聽到,這是挑選相機的一個重要指標,具體的意思就是感光材料能夠允許的曝光誤差範圍,它是衡量感光材料質量的一個標準,也就是在拍攝的時候,能夠接納更多的高光和陰影處的細節,而且在raw格式後期也能調整回來,所以在挑選相機的時候,看一下相機的寬容度也是一個硬性指標
說了一些經常能聽到,那就說幾個不那麼容易聽到的專業名詞,一個是摩爾紋,一個是低通濾鏡,在數碼影像中,如果主體有密紋的紋理,常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水波一樣的條紋和奇怪的顏色,這就是摩爾紋,無論是用高級數位相機拍攝的影像,或者是掃描的影像,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當物體上的細緻圖樣,比如織物上的編織紋路,或者是建築上非常靠近的平行線,與成像元件上的圖樣相重疊時,就會產生這種現象,如果兩個圖案相重疊,通常會產生另一種新的圖樣,這種新的圖樣,通常叫做摩爾波紋。
雖然相機前期為了降低摩爾波紋的產生,在相機的傳感器上都會裝上一個特殊的濾鏡,那就是低通濾鏡,這個濾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摩爾紋的產生,但是帶來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就是會使鏡頭的解析度表現下降,現在的高端旗艦相機上基本都會去掉低通濾鏡,以保證最好的畫質,而在宣傳的時候,也會明顯的說出去除低通濾鏡這樣的字樣
接下來說的是常見的攝影專屬詞彙,有很多都是大家很眼熟,但是沒有搞清楚的。一個是棚拍,就是在室內攝影棚內進行拍攝,大部分情況都會以純色背景為主,外拍就是在室外拍攝,或者群體拍攝聚會,那群體拍攝聚會又是什麼,就是組織了一個模特或者幾個模特,然後邀請一些攝影師來拍照,出片的聚會,新手如果沒有身邊好友,都沒有喜歡拍照的,可以多參與一些這樣的活動,累計拍攝經驗和樣品啊,這樣可以迅速上手,然後再去外拍就會很輕鬆。
另外一個是打鳥,打鳥等於拍攝飛禽雀鳥的題材,這個基本能算一個攝影分類了,通常都是使用長焦去打鳥。
而掃街就是街頭拍攝人文風光的攝影行為,掃街這個名詞特別會引起誤會,和容易和掃馬路結合在一起,尤其是對外行人說這個詞,所以在攝影圈中就是街頭掃拍的意思。掃街有很多好處,可以更加熟悉手中的器材,還能練習構圖,熟悉自己身邊平時注意不到的環境,只要有空閒的時間,都應該拿著相機去走走拍拍。
還有一些比較散碎的詞彙,其中就有麻豆,紫邊,焦外等等,其中的麻豆就是模特的意思,是模特的英文音譯。紫邊是高光與暗部之間的大反差,呈現出一條一條的紫色線位,基本上鏡頭或多或少都有紫邊的問題,好的鏡頭就會在紫邊綠邊控制的比較好,但是問題也不算特別大,可以在後期進行處理。
而焦外是和焦點以外的焦距成像,一般指的是焦外的成像質量,就是焦點以外的效果,特指大光圈的焦外效果,這也是評判鏡頭是不是好鏡頭的標準,攝影老法師經常會提到一句話「夢幻如奶油般化開的焦外」就是形容完美的焦外
中心成像等於照片中央位置的成像質量,邊緣成像等於照片邊緣四周,也指成像質量。還有四個字是專門評論鏡頭成像的,就是所謂的「銳,柔,油,肉」,其中的銳是指鋒利而清澈的成像,柔等於柔潤,帶一點霧化感覺的成像,油等於照片的成像畫質,如詩如畫,油潤感強。肉是銳的反義詞,如果銳是骨感的話,肉就是肉感,其實這個概念是比較模糊的,相對來說,與銳相反的,可以說成是照片比較肉
副廠是指配套器材的生產廠商,如果和機身的不一致,都稱為副廠器材,與之對應的是原廠,原廠就是同一相機廠商生產的機身和鏡頭,比如說佳能機身配佳能鏡頭,就是原廠配原廠,如果佳能機身配適馬鏡頭,這樣就是原廠配副廠。副廠的鏡頭相對於原廠的鏡頭,價格方面會低一些,但是相對來說的成像質量,就會沒有同級別的原廠好,目前市面上比較大型的副廠鏡頭,像騰龍,適馬,圖例和蔡司,這四個都是還可以,其中可能蔡司是最有名的了
糖水片就是指在視覺上很漂亮的圖片,但是缺乏思想性和藝術內涵,其實在網絡上很多人都會覺得糖水片是貶義詞,但是照片本身就是用來記錄美好的瞬間,能拍攝一組好糖水片,也沒有任何問題,至於玩攝影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後,就要一些思想性和藝術內涵的多加思考就好了
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詞語,例如出佳為尼,是指從用戶從使用佳能一系列的器材轉換到使用尼康一系列器材,還有個詞語是「滅門」,是指將身邊所擁有的全部器材都賣掉,聽著是挺恐怖的,也需要很大的毅力,畢竟換一次門就代表你需要重新再去入手機身和鏡頭,想要換門的話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
這次對攝影名詞的科普就到這裡了,還有哪些想知道的詞語,在評論中留言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