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動物都瀕臨滅絕,世界各國都在加強對於相關動物的保護。但澳大利亞卻「反行其道」,對當地的駱駝進行大量的捕殺。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已經殺害了超過五千頭駱駝。引得多方反感之時,澳大利亞只能無奈解釋稱這麼做的原因是他們的駱駝泛濫過度,對當地的其他生物和自然環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當地政府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措施減少駱駝的數量,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在很多影視中我們都能看到駱駝在沙漠中穿行的情景,它們是人類穿行沙漠最好的交通工具。它們的身體構建較為特殊,一次能喝下許多的水,然後將這些水儲存在身體的某個地方,接下來很長的時間內,它們就可以依靠這些水來度過。這一原理與牛吃草有一定的相似,牛在吃草時,會將草大口吞進肚子裡,之後再通過胃部的特殊構造,將這些草吐回到嘴裡,慢慢咀嚼,我們將這一行為稱作「反芻」。
為了更好地保持水分,這些駱駝極少排尿,它們的糞便也很乾燥。此外,駱駝的駝峰內含有大量的脂肪,當駱駝處於食物不足或水分缺乏的狀況時,這些脂肪會分解成它所需要的養分,維持它的生命。同時,在駱駝的胃的前端,有許許多多的小氣泡,在水源充足時,這些小氣泡會儲存足夠多的水,因此駱駝即使幾天不喝水也不會出現生命危險。
澳大利亞也正是看中駱駝的這些特徵,認為它們能夠適應當地惡劣的氣候,能夠成為當地重要的交通工具,於是將駱駝引進。駱駝引進之後的確給當地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然而好景不長,澳大利亞境內缺少駱駝的天敵,導致它的數量急劇增長,總量高達數十萬隻。這不僅對當地的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脅,也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為了減少駱駝的數量,澳大利亞政府發明了一種「猶大項圈」,在這種項圈中裝置了定位系統,然後將這個項圈發射到一隻駱駝上,除了這隻駱駝,其他的全部殺害。由於駱駝是群居動物,這隻單獨存活下來的駱駝又會去尋找其他的族群,而政府可以根據定位系統傳回的信息,準確地捕捉到它們的位置,然後又進行同樣的操作。發展到後來,一些帶項圈的駱駝為了保護族群,會選擇獨自生活。相關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已經採用這種方法殺害了十六萬駱駝,且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在這其中,已經有數十頭戴了項圈的駱駝為了族群的安全而選擇獨自生活。
這種方法無疑是非常殘忍的,駱駝沒有智慧,但也知曉保護族群的重要性。而人類的科技應當為了社會發展而服務,而不是用於濫殺。雖然這麼做的目的是保護環境,但依然不值得鼓勵。該國在引進這種物種時,沒有做好合理的規劃與管理,造成了駱駝泛濫,環境破壞嚴重,這本就是人的責任,最後卻讓這些生命「買單」。此外,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明明有很多,當地政府卻選擇了最殘忍的一種,這本就有違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