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物「袋狼」,因為讓農夫錯認為是澳洲野犬而慘遭滅絕

2021-01-13 騰訊網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袋狼」

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

顧名思義,是擁有育兒袋的動物,在小袋狼出生後,就會在袋狼媽媽的育兒袋裡,度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期,跟袋鼠的育兒袋是一個道理。

袋狼,主要分布於幾內亞熱帶雨林和澳大利亞的草原上。其實袋狼並不屬於犬科,也不屬於貓科,確切的說應該是「袋狼科」,袋狼是留存到現代,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他們有它們獨特的攻擊方式,它們會利用自己的速度追趕獵物,耐力超群的袋狼,追逐到獵物疲倦後,用尖利的牙齒咬破它的喉嚨。因為袋狼的下顎有非常強的咬合力,基本上可以將獵物的頭骨咬碎,脊柱咬裂。等獵物失血過多,失去行動能力後將其吃掉。所以儘管瘦小一些,但由於利用耐力,完全可以把獵物「耗死」,袋狼是可以捕獲比它們自身大很多的獵物。

袋狼的棲息地被霸佔

19世紀初,因為有很多西方移民,進入到澳大利亞周邊地區,這裡的袋狼也逐漸消失、減少。

袋狼唯一可以生存的家園,就是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而斯塔馬尼亞州的州徽上就印有袋狼的圖案,可以見得袋狼是斯塔馬尼亞島的象徵。

但由於歐洲殖民者的殘忍捕殺, 袋狼的數量逐漸減少,那些賴以生存的環境被破壞,更破壞了當地的食物鏈。因為袋狼的獵物減少,袋狼只能選擇去牧場,獵殺牧羊和家禽。

家禽死亡的元兇是澳洲野犬

而正因為牧場主的家禽和牧羊死亡,才將槍口對向了袋狼。當地更有傳聞稱,袋狼專門襲擊羊群的「殺羊魔」,所以大部分牧場主建議政府,將其斬殺才行。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真實大量獵殺家禽的居然是澳洲野犬。

因為當地為了大力發展畜牧業,所以進行了對這些食肉動物的捕殺,並且為了捕殺力度,還公布如打死一隻袋狼,政府獎勵100馬克。

那些只知道賺錢的獵戶,就對袋狼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殺,當時政府記載,從1888年到1914年被殺死的袋狼就達12268隻。

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亡

1933年,一個獵人,把他之前捕獲的一隻袋狼,賣給了霍巴特的博馬裡斯動物園。 園方給這隻袋狼取名為「班傑明」。 但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9月7日死於園內。

結語

一個物種的滅亡,大多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它們的家園和它們的食物鏈,袋狼是沒有選擇權的,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生存。

相關焦點

  • 鳩佔鵲巢的"大黃狗",滅絕了袋狼,成為澳洲的頂級掠食者
    ,之所以憑藉耐力,主要是因為跑不快。這就是袋狼在澳洲舒適的生活,憑藉澳洲獨特的地理優勢,不出意外的話袋狼的統治還一直能延續下去。可天有不測風雲,&34;有旦夕禍福。澳洲野犬的異軍突起,把袋狼好日子給終結了。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一些物種在各種媒體的報導下得以走進群眾的視線裡繼而得到保護,但一些,從來沒有這個機會,甚至有一些,因為被扣上不明不白的帽子,在人類的「一廂情願」下導致其滅亡。1936年,隨著這種生物最後一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動物園裡因為工作人員疏忽被關在寒冷的室外整整一晚上而冷死,這種生物也在官方的通報下認定為滅絕動物。
  • 關於澳洲野犬的身份認定問題,極有可能影響其未來發展
    相對於袋鼠、鴨嘴獸等在澳洲已經生活、進化時間超過1.5億年的本土物種來說,澳洲野犬還很「新」,新到許多人還沒有辦法將其視為一種本土動物。提到澳洲野犬,就不得不提一種已經滅絕,但同樣具有代表性的物種——袋狼,可以說袋狼的滅絕,澳洲野犬有很大的責任。
  • 澳洲野犬的這張「身份證」該怎樣上?
    在人類的幹預下,袋獅、雙齒門獸等物種很快就滅絕了。,澳洲野犬逐漸佔據上風,最終全面超過袋狼。當然,這裡面同樣有人類的「助力」,前面說過,起初野狗們只是在村莊周圍活動,捕食一些牲畜,而當時的人們卻將這個「黑鍋」扣到了它們認為更具危險性的袋狼身上,於是又紛紛獵殺袋狼,給了澳洲野犬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
  • 1936年——袋狼滅絕
    袋狼,澳大利亞特有物種。因其是有袋類動物,且頭似狼,故得名——「袋狼」。又因其後半身有斑紋和虎紋相像,且又棲息在塔斯馬尼亞,又得名——「塔斯馬尼亞虎」。1936年,袋狼滅絕。袋狼的身形,外貌十分的奇特。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
  • 袋狼作為澳洲明星物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說起澳洲的明星物種,在現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是袋鼠、考拉一類天生自帶萌感的動物,但是如果將範圍擴大一點,到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身上,那麼袋狼無疑是其中名氣最大的一種。消失的明星物種跟現代許多已經滅絕的動物一樣,袋狼的消失跟人類有著莫大的關聯,尤其是5000年前,人們將狗帶入了澳洲,隨著狗的數量越來越多,一些狗逃脫了人們的控制,成為了野犬。
  • 澳大利亞又雙叒叕在找袋狼了?要抱希望,也別太抱希望
    在幾乎整個澳大利亞都發現了土著民族以袋狼為原型創作的巖畫。根據一些巖畫內容,可以肯定至少有一些土著部落曾經獵殺過袋狼,並將其作為食物。在晚更新世期間,入侵到紐幾內亞的袋狼率先滅絕,其滅絕原因尚且不明朗。澳洲大陸本土袋狼的滅絕則是發生在大約3000年前。
  • 震驚丨澳洲疑發現已滅絕袋狼,將開展大規模研究!
    24種體重超過50公斤的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剩了一種,就是袋鼠,其他的全讓我們智人給掐巴死了。」據報導,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約克角城的一個攝像頭拍攝到了此前被認為滅絕的一種長有育兒袋的哺乳動物——袋狼(Tasmanian tiger,亦稱塔斯馬尼亞虎)。
  •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捕食者,卻難逃被人類滅絕的厄運,一切始於誤會
    由於地殼運動的關係,在距今4000萬年左右的時候,澳洲大陸與相連的大陸板塊脫離,而成為了一塊與世隔絕的孤立大陸,這就為澳洲獨特的動植物發展創造了基礎,生物學家認為,由於氣候的變化,澳洲的森林被草原所取代,食物減少,而有袋類動物相比胎盤類動物而言,新陳代謝要慢很多,所以便取得了生存優勢,澳洲大陸也成為了唯一一塊被有袋類動物所佔據的地區。
  • 澳洲「狼」嚎再起?3年8次目擊,滅絕83年袋狼真的還活著?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澳洲袋鼠、兔子、野貓泛濫等,它們之所以能在澳洲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洲現在沒有什麼大型的食肉動物。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根據澳洲政府最近披露的文件,自2016年起,3年內共有8宗目擊疑似袋狼生物在野外現身的報告。最早的目擊報告是在2016年9月,南澳洲一戶人家目擊疑似袋狼的生物在後花園出現。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掠食者,人類沒去澳洲之前,它們才是澳洲的主人。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亡,袋狼宣布滅絕。人類有一半責任,澳洲野狗有一半責任。澳洲是塊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獨特的有袋類哺乳動物,典型的就是袋鼠和考拉,它們也成了澳洲的標誌之一。除了袋鼠,還有種食肉動物也是有袋類哺乳動物,它叫袋狼。在人類還沒有踏足澳洲的時候,袋狼才是澳洲大陸的主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很多人聽名字就認為袋狼也是狼的一種,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
  • 最後一隻袋狼「班傑明」:這個名字,通過死亡被我們銘記
    不過這些都還遠不如兩側站著動物顯眼——這是塔斯馬尼亞島上一種已經滅絕的物種:袋狼。 一.「塔斯馬尼亞虎」 袋狼,屬於袋鼬目袋狼科袋狼屬。在袋狼徹底消失之前,它曾是袋狼屬5個物種中的最後倖存者。與袋狼同目的其它物種還有袋獾、東袋鼬等,也都分布於塔斯馬尼亞州。其中袋獾也已瀕危。
  • 澳洲野犬祖先是中國南方家犬
    澳洲野犬英文名dingo,分類學上屬於犬屬,灰狼種,澳洲野犬亞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野生動物。它生活在與外界孤立的澳大利亞,卻不是澳洲的原生物種。由於澳洲的特殊地理位置,澳洲野犬只會是人類遷移澳洲攜帶過去的。 那麼,是誰,什麼時候,把澳洲野犬帶到了澳洲?這不僅有關一種動物的遷移史,更是有關古代人群的遷移史,因此一直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蠢」嗎?實際家豬在這方面起的作用很大
    其實縱觀整個過程,渡渡鳥的消失,並不是被人們給吃沒的,而是跟大多數因為人類而滅絕的物種一樣,是人類活動改變了環境,或者說影響了物種的生存。環境遭破壞,渡渡鳥大量消失其實渡渡鳥的消失,跟澳洲袋狼的消失極為相似,只是袋狼對人類及牲畜具有一定的威脅性,被人們捕殺的現象更為嚴重了一些而已。
  • 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笨嗎?事實上與豬有關
    這種鳥說的就是渡渡鳥,渡渡鳥是一種生活在模里西斯島上的鳥類,早已滅絕了,雖然目前國際上關於渡渡鳥滅絕的時間存在一定的爭議,但較多證據表明,在1662年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了,所以現在很多人對它不熟悉也正常。其實關於渡渡鳥「笨」的話題由來已久,甚至久到已經無從考證了。回歸到問題本身來,那麼渡渡鳥的滅絕真的是因為自己「笨」嗎?換句話說它的消失真的是被人們吃光的嗎?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原標題: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從有108年歷史的生物樣本中成功提取DNA並測序,闡明了已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馬尼亞虎)是如何發生長期的遺傳多樣性損失的。
  • 澳洲野犬:東亞人沒做到的徵服澳洲,東亞的狗做到了
    南島人將當時東南亞的狗帶去了玻里尼西亞群島和紐西蘭,這些狗就是玻里尼西亞土狗,澳洲野犬的表親。因為澳洲大陸已經有土著人和野犬了,南島人和他們的狗都來晚了,未能成功殖民 紐幾內亞是澳洲野犬和玻里尼西亞土狗遷徙的共同中轉站,因此這裡既有澳洲野犬的線粒體單倍型A29(佔20%),也有玻里尼西亞土狗的單倍型Arc 1(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