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丨澳洲疑發現已滅絕袋狼,將開展大規模研究!

2021-02-15 澳洲之有問有答

「澳大利亞當時的生態系統逗到什麼程度,就是除了鳥類和爬行動物以外,這些大型動物肚子這兒都長一個育兒袋,就跟袋鼠似的,能把自己幼崽放進去……但是智人登陸澳大利亞以後,整個澳大利亞的生態系統重新洗牌。24種體重超過50公斤的大型動物滅絕了23種,剩了一種,就是袋鼠,其他的全讓我們智人給掐巴死了。」

在《進擊的智人》演講中,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紅」講解員袁碩對於人類祖先殘忍進擊的描述是否仍讓你記憶猶新?然而,最新的一則發現表明,智人進擊澳大利亞的過程中,或許並未兇殘地將除了袋鼠外的其他大型有袋物種全部趕盡殺絕。

據報導,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約克角城的一個攝像頭拍攝到了此前被認為滅絕的一種長有育兒袋的哺乳動物——袋狼(Tasmanian tiger,亦稱塔斯馬尼亞虎)。

最後一隻野生袋狼於1930年被捕獵者射殺,而在1936年,被認為是最後一隻(母)袋狼的「班傑明」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的霍巴特動物園(Hobart zoo)中死去,而在澳大利亞大陸,人們普遍認為此類生物已於2000年前滅絕。

儘管過去80年間,仍不斷有人聲稱發現了既非野狗也非狐狸的大型犬類動物,但都無法被證實為袋狼。

他們其中一位是昆士蘭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僱員,另一位則是該地區的常客。據勞倫斯介紹,迄今為止所有可能目擊到袋狼的情況都發生在晚上。「有一次,四隻(此類)動物被近距離地觀察到,距離僅為6米。」

勞倫斯透露,兩人發現疑似袋狼的位置是在約克角的兩個不同地點,但具體情況需要保密。「一切信息正處於嚴格的保密狀態。」但《衛報》同時指出,有研究者們打算公布攝像頭所拍攝下的大量資料,這些圖片將幫助確認袋狼的生存位置。

目前,學者們已開始著手大規模考察活動的準備工作。

發現袋狼並非「不可能」,艾貝爾認為,但即便沒有找到袋狼,此次調查也將獲得大量數據,有助於對該地區罕見和瀕危哺乳動物物種情況的了解。

資料來源:(騰訊新聞、澳洲新聞) 



請關注"澳洲之有問有答"!關注最新、精彩、真實、快樂的澳洲!了解

(只需點擊本頁上方標題下藍色小字"澳洲之有問有答",添加關注即可。)

澳洲,樂享澳洲! 

郵箱:melobuy@gmail.com

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澳洲之有問有答

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34285029

====================

相關焦點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原標題: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從有108年歷史的生物樣本中成功提取DNA並測序,闡明了已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馬尼亞虎)是如何發生長期的遺傳多樣性損失的。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袋狼出現在地球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四百萬年,它們大多數在澳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紐幾內亞地區生活。在五千年前,人類進入了澳洲大陸,同時也攜帶了一種叫做澳洲野狗的生物。這時,澳洲野狗和袋狼就形成了競爭關係,因而,袋狼的滅絕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外來生物的競爭。它們的到來使得袋狼的食物減少,生存範圍被壓縮。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掠食者,人類沒去澳洲之前,它們才是澳洲的主人。最後一隻袋狼於1936年死亡,袋狼宣布滅絕。人類有一半責任,澳洲野狗有一半責任。環境的變化,使得澳洲大陸上的動植物走向了另一條演變道路,有袋類哺乳動物出現了。和袋狼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還有袋獅和雙門齒獸,同屬有袋類哺乳動物。在5萬年前,人類踏足了澳洲大陸,袋獅這樣的大型猛獸在人類的圍攻下,逐漸滅絕。袋狼卻憑藉著靈活的身手,活到了近代。
  • 澳發現疑似「已滅絕的」袋狼?科學家將大規模布控攝像頭抓拍
    24 種體重超過 50 公斤的大型動物滅絕了 23 種,剩了一種,就是袋鼠,其他的全讓我們智人給『掐巴』死了。」在《進擊的智人》演講中,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紅」講解員袁碩對於人類祖先殘忍進擊的描述是否仍讓你記憶猶新?然而,最新的一則發現表明,智人進擊澳大利亞的過程中,或許並未兇殘地將除了袋鼠外的其他大型有袋物種全部趕盡殺絕。
  • 澳洲「狼」嚎再起?3年8次目擊,滅絕83年袋狼真的還活著?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澳洲袋鼠、兔子、野貓泛濫等,它們之所以能在澳洲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洲現在沒有什麼大型的食肉動物。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根據澳洲政府最近披露的文件,自2016年起,3年內共有8宗目擊疑似袋狼生物在野外現身的報告。最早的目擊報告是在2016年9月,南澳洲一戶人家目擊疑似袋狼的生物在後花園出現。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袋狼是澳洲的頂級捕食者,卻難逃被人類滅絕的厄運,一切始於誤會
    所以胎盤類中有,有袋類中就有袋鼬,胎盤類中有猴子,有袋類中就有袋猴,胎盤類中有狼,有袋類中就有袋狼。袋狼胎盤類哺乳動物和有袋類哺乳動物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競爭關係,在大部分的地區,胎盤類哺乳動物都取得了全面的勝利,而只有一個地區例外,那就是澳洲大陸。
  • 「無辜的袋狼」:外形被誤認為是老虎,因欲加之罪而滅絕的生物
    在當時,很多人從外貌將袋狼誤以為是老虎,因此塔斯馬尼亞虎這個稱呼比袋狼更為人所知,這也證明了它的特別之處。而且塔斯馬尼亞虎另外一個特別之處,它們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嘴巴可以張開的幅度非常大,看上去相當有壓迫感。
  • 袋狼作為澳洲明星物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說起澳洲的明星物種,在現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是袋鼠、考拉一類天生自帶萌感的動物,但是如果將範圍擴大一點,到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身上,那麼袋狼無疑是其中名氣最大的一種。前段時間關於袋狼的討論在網上也是沸沸揚揚,說科學家們在幾個袋狼的標本中發現了較為完整的基因庫,有望通過現代科學手段將這種已經滅絕了的動物重現於世,確實非常神奇。
  • 古代生物「袋狼」,因為讓農夫錯認為是澳洲野犬而慘遭滅絕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袋狼」 因為袋狼的下顎有非常強的咬合力,基本上可以將獵物的頭骨咬碎,脊柱咬裂。等獵物失血過多,失去行動能力後將其吃掉。所以儘管瘦小一些,但由於利用耐力,完全可以把獵物「耗死」,袋狼是可以捕獲比它們自身大很多的獵物。
  • 袋狼現身?澳洲3年8起袋狼目擊報告,最後一隻死於1936年!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澳洲袋鼠、兔子、野貓泛濫等,它們之所以能在澳洲橫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澳洲現在沒有什麼大型的食肉動物。澳洲近代最大的食肉動物是袋狼,最後一隻卻在1936年滅絕。而據《9News》10月17日報導,近3年來,有民眾多次目擊和拍攝到疑似袋狼出沒,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很可能還存活在地球上。
  • 鳩佔鵲巢的"大黃狗",滅絕了袋狼,成為澳洲的頂級掠食者
    曾經的王者——袋狼要想知道這群不速之客給澳洲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那就不得不介紹一下在澳洲野犬沒來之前,澳洲食物鏈的一個大致情況。近代的澳洲,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是一種名叫袋狼的動物。袋狼通常以捕食袋鼠類、小型獸類和鳥類為食。它的嘴巴十分有特點,能將其張開到180°。
  • 滅絕了80多年的袋狼,擁有一張恐怖的大嘴,最後卻在動物園慘死
    圖|塔斯馬尼亞虎,也稱袋狼,已數十年來未見  幾個世紀前,在歐洲人入住大洋洲後,這種動物就大幅度減少,甚至走向了滅絕的底地步。一開始這些歐洲人對袋狼很不熟悉,將這種動物認成是澳大利亞本地的一種狗,也常叫它 「鬣狗」。事實上,袋狼是一種非同尋常的動物,由於人們的不珍惜以及環境的變化,發生了兩次數量劇減。直到1936年起才被政府重視,得到了全面保護,可惜已經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到了19世紀40年代,全世界上的袋狼僅僅只剩下一隻。這一隻孤獨的袋狼名字叫做班傑明,他被飼養在澳洲的赫巴特動物園。
  • 袋狼:被英國人殺光的神奇有袋獸
    圖註:孤獨的「班傑明」呆在動物園裡,可以看到袋狼的嘴可以長的很大,圖片來自網絡圖註:「班傑明」的死標誌著袋狼這個物種的滅絕,照片是睡覺的袋狼,圖片來自網絡為了紀念「班傑明」,也為了紀念袋狼和更多處於滅絕邊緣的動物,澳大利亞政府在1996年將每年的9月7日定為國家瀕危物種日。
  • 澳大利亞又雙叒叕在找袋狼了?要抱希望,也別太抱希望
    隨著人們對於澳洲本土有袋類的研究,人們了解到澳洲有袋類完全不同於北美、南美的有袋類,這導致了針對澳洲有袋類進行的重新科學分類。1810年,解剖學家傑弗萊·聖-希萊爾(Geoffroy Saint-Hilaire)把袋狼歸入了他1796年建立的袋鼬屬(Dasyurus),並且將袋狼的種名修訂為cynocephalus。
  • 猛獁象、袋狼、桑給巴爾豹……它們為何消失?
    但是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它們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主要是由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猛獁象無法在厚厚的積雪中找到食物,它們變得很虛弱,因此很容易被人類捕獵。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遺骸,還在其胃裡發現了未消化的食物,這顯示它們在僅僅兩個小時內就被凍死了。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1967年,澳大利亞農民發現一具動物屍體,被證實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而現在的澳大利亞,早已經無法看到袋狼的身影,很多人認為袋狼已經滅絕,也有很多人為了尋找袋狼的蹤影而忙碌著。,當大衛進入山洞之後,卻在山洞的深處發現了一具動物屍體。大衛在反覆觀察這具動物屍體後,便認為這具動物屍體極有可能是一隻袋狼,雖然這具屍體的軟組織大多都已經腐爛,但是背脊殘留毛皮上的深褐色虎皮斑紋清晰可見,殘存的舌頭和左側眼珠也具有袋狼的特徵。為了證實這具屍體究竟是不是袋狼,大衛決定將這具屍體送往西澳大利亞自然歷史博物館,他想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研究一下這具屍體究竟是不是已經「滅絕」的袋狼。
  • 人類能否通過基因克隆,讓滅絕動物重現?袋狼實驗給出答案
    曾經在澳洲大陸生活過一種委屈的動物,它們的名字叫做袋狼。袋狼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它們擅長奔跑,雖然不是奔跑冠軍,卻是一種耐力型選手。在捕獵時,它們不像黑足貓一樣運用計謀和自己靈巧的走位一擊即中,而更傾向於像家貓捉老鼠一樣,發現獵物以後並不馬上出動襲擊,而是先把獵物「戲耍」一會兒。
  • 最後一隻袋狼「班傑明」:這個名字,通過死亡被我們銘記
    不過這些都還遠不如兩側站著動物顯眼——這是塔斯馬尼亞島上一種已經滅絕的物種:袋狼。 一.「塔斯馬尼亞虎」 袋狼,屬於袋鼬目袋狼科袋狼屬。在袋狼徹底消失之前,它曾是袋狼屬5個物種中的最後倖存者。與袋狼同目的其它物種還有袋獾、東袋鼬等,也都分布於塔斯馬尼亞州。其中袋獾也已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