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象、袋狼、桑給巴爾豹……它們為何消失?

2021-01-09 青兒說翡翠

當一個物種滅絕時,它的經驗、記憶會隨之消失,而世界變成了一個更匱乏的地方。

▲ 猛獁象插畫。

在很多人看來,一個物種的滅絕可有可無,似乎看不到什麼影響,可我們往往都會忽視,滅絕是不可逆轉的。

我們所說的「物種」包含了這種個體的整個演化進程,每一個物種都累積了上百萬年的演化經驗,濃縮了其先祖成功與失敗的歷史。我們確實看不到物種滅絕的直接後果,可正如電影《流浪地球》中所說,「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災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早已只存在研究報告中的,消失的動物們。

01 猛獁象

在所有的史前動物中,猛獁象和恐龍一樣出名。很多人也都知道,我們的祖先曾獵捕它們。史前人類會特意定居在象群遷徙路線的附近區域,並且有組織地集體行動來捕獵。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會把捕獲的猛獁象物盡其用,它們的肉用做食物,骨架用來搭建小屋,象牙則用來做器皿和裝飾物。

▲ 加拿大皇家卑詩博物館的長毛猛獁象復原圖。

在我們的印象中,猛獁象是個龐然大物,但其實大多數種類的猛獁象幾乎和現代的印度象差不多大,只有少數猛獁象種類身高在5米以上。但是猛獁象彎曲的長牙,比現代大象的象牙長許多,而且大多數種類的猛獁象都披著長毛。從夏天到冬天,這些雄偉的食草動物會成群結隊地在乾草原和苔原上遷徙。

▲ 長毛猛獁象(左)和美洲乳齒象(右)對比圖。

科學家們發現,世界上大多數的猛獁象種群滅亡的時間大約在1萬年前。不過,在某些地方,還有一些猛獁象存活了更久。比如,在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猛獁象一直存活到了公元前2000年。在阿拉斯加的聖保羅島,最後一隻猛獁象的死亡時間則稍早一點,它們是因為海水淹沒棲地,食物嚴重減少,才最終從世界上消失的。

▲ 法國魯菲尼亞克洞穴的壁畫,有猛獁象和其他一些動物。

某些理論認為,猛獁象是被人類集體屠殺的,在北美大陸上尤其如此。但是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它們和其他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主要是由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猛獁象無法在厚厚的積雪中找到食物,它們變得很虛弱,因此很容易被人類捕獵。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遺骸,還在其胃裡發現了未消化的食物,這顯示它們在僅僅兩個小時內就被凍死了。

▲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猛獁象Lyuba。

2017年,科學家將西伯利亞大陸一隻4.5萬年前的猛獁象基因與4300年前弗蘭格爾島的猛獁象基因進行了對比,認為猛獁象最終滅絕是基因突變累積造成的後果。

▲ 西班牙北部,更新世時期的猛獁群落模擬圖。

現如今,我們可以在其他動物類群中看到類似的現象,這些動物數量僅剩幾百隻,處於滅絕的邊緣。不過,根據具體情況來看,史前人類確實令猛獁象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弗蘭格爾島上,最後一隻猛獁象的死亡時間,恰好是人類抵達的時間,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

02 袋狼

袋狼是一種奇妙的生物,因為背部的條紋也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作為一種有袋類動物,它和犬科動物沒有什麼共同之處,不過兩者的外觀和生活方式有些相像。

▲ 袋狼的分布圖。

世界上只有兩種大型食肉有袋類倖存到了現代,一種是袋狼,還有一種是袋獾(它們一直倖存至今)。袋狼的身長大約是兩米(加上尾部),體重為20-30 千克。袋狼是夜行動物,捕食小型有袋類動物和鳥類,可能依賴敏銳的視覺和聽覺來辨別方向。它也是少數幾種連雄性都有育兒袋的有袋類動物之一。

▲ 1906年,美國國家動物園的袋狼。

由於袋狼的奔跑速度並不算非常快,可能會伏擊獵物,或是依靠長距離追蹤將獵物累垮。它可以像袋鼠一樣用後腿彈跳,據說它甚至可以短時間保持直立。它的下頜可以張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120 度,但它的咬合力並不是特別強。

▲ 袋狼頭骨。

第一批遇見袋狼的人類是澳大利亞原住民,他們約於5萬年前到達這片大陸,當時亞洲和紐幾內亞之間還連著一座陸橋。雖然人類捕殺袋狼,但澳洲野狗給它們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大——這些野狗在5千年前隨新移民從東南亞抵達此處。

▲ 袋狼復原圖,與人類大小對比。

澳洲野狗對袋狼來說是一種強大的競爭者:它佔據同樣的棲地,而且身體構造更能適應演化。澳大利亞的歐洲移民從未見過袋狼,當他們抵達時,它已經在這片鄉野中缺席了2000年,只生活在比澳大利亞小得多的塔斯馬尼亞島上。

▲袋狼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象徵,其州徽上的兩隻動物就是袋狼。

1642 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Abel Tasman)發現了塔斯馬尼亞島。塔斯曼在他對當地的描述中提到了袋狼,稱之為「有虎爪的野生動物」。1792 年5 月13 日,法國博物學家雅克·拉比亞迪埃(Jacques Labillardière)對它做了第一份詳細描述。1803 年,農夫們在塔斯馬尼亞島建立了永久定居點,此後,他們擔心自己羊群的安全,便開始有組織地殺死袋狼。袋狼同時也敗給了新來的疾病、改變的環境以及食物如塔斯馬尼亞鴯鶓的滅絕。

▲ 維爾夫·巴蒂與被殺的野生袋狼。

射殺袋狼帶來的回報,讓捕獵成了一種賺錢的生意,超過2000 只袋狼因此而死。這便難怪野生袋狼的數量急劇下降。儘管1928 年人們開始建議要保護它們,但此時已沒什麼可挽救的了。據悉,1930 年5月6日,在島的東北角,農夫維爾夫·巴蒂開槍射殺了僅存的野生袋狼之一。

▲ 袋狼生境模擬圖。

1933年,一隻袋狼被捕獲並交給了霍巴特動物園,它在那裡的不利條件下活到了1936年9月7日,這是這個物種最後一隻已知個體。它名叫班傑明,它給世界留下了一部一分鐘長的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班傑明死前兩個月,塔斯馬尼亞政府正式宣布保護袋狼。就好像要否定自己對這一物種的滅絕要負起責任一般,人類繼續在島上搜尋袋狼的蹤跡。

▲ 1933年,最後一隻袋狼「班傑明」。

人們一次又一次收到未經證實的目擊報告,支持他們的只有質量低劣的視頻記錄和模糊的照片。在野外尋找袋狼失敗後,科學家們試圖克隆它。在死後,袋狼變成了該島的象徵,甚至出現在塔斯馬尼亞的盾徽和本地啤酒的商標上。袋狼的命運和塔斯馬尼亞原住人類的命運相仿,後者在19 世紀被歐洲新移民大批殺害,想來也是諷刺。

03 迷信害死豹

20 世紀末,一種生活在桑給巴爾島上的美麗、令人敬畏的豹子滅絕了。

作為一種大型貓科動物,豹廣泛分布在非洲、亞洲甚至歐洲的廣袤區域中,它們主宰著許多不同類型的生境。但人類活動逐步削減了它們的領地,在桑給巴爾島,這種削減更對它們造成了滅頂之災。

▲ 桑給巴爾豹的分布範圍。

桑給巴爾豹屬於豹種,不過有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們都在爭論它實際上是否並非一個獨立的亞種。從上一個冰期末尾開始,它就在與世隔絕的溫古賈島上獨自演化,這個島是位於東非海岸的桑給巴爾兩島中最南邊。桑給巴爾豹比其他豹子都更小,與非洲的其他豹子不同,它的毛皮顏色更淡,有深色的斑點。

▲ 桑給巴爾豹幼崽復原圖。

桑給巴爾豹捕食野生動物,有時也可能會襲擊落單的人類。島上的原住民人類害怕這種豹子,他們認為無論是誰,見到它都要閉口不言,否則就會給自己帶來厄運。他們把它看作是黑巫師的信使,這些黑巫師名為「瓦查威」,其使命是給村人帶來厄運——殺死他們或他們的牲畜。

▲ 桑給巴爾豹頭骨示意圖。

桑給巴爾豹的種群數量隨著人口增長而下降,兩者間的衝突也在加劇。另外,豹皮變成了一種受人追捧的商品——這導致英國政府於1919 年通過了一項法令,規定只有持特殊執照的人才能射殺這種動物。此時,看起來桑給巴爾豹還是有可能倖存的。但是事實證明,頑固的迷信和恐懼比法律更強大。

▲ 桑給巴爾豹的標本。

1950 年,殖民政府將桑給巴爾豹移出了保護物種名單。1964 年,桑給巴爾所屬的坦尚尼亞宣布獨立,對桑給巴爾豹的大規模屠殺又重新開始了。一位名為齊坦吉的宗教領袖及獵巫人發起了一次殺戮活動,宗旨是根除島上的豹子,他聲稱桑給巴爾豹必須死,因為它們是巫師的同伴。

▲ 桑給巴爾豹標本頭部放大。

如今,只剩下當地博物館中的填充標本還在嚇唬著當地人。而島外的人類也許被另一個事實驚嚇:這種生物剩下的其餘紀念物,只有保存在倫敦和哈佛大學的毛皮標本以及令人悲傷的故事。

▲ 桑給巴爾豹生境模擬圖。

一種物種的滅絕,可能不是其故事的終點。一個物種的消亡,也絕非一次性事件。而我們的職責是要盡己所能,防止所有不利的巧合過於頻繁地發生。

我們身邊的物種會繼續滅亡,但如果我們的行為對自然更負責,更關切,我們就有可能抵禦地球史上的第六次大滅絕。

相關焦點

  • 桑給巴爾豹:被妖魔化的豹子 桑給巴爾豹滅絕了沒有?
    桑給巴爾豹是世界上最特殊的豹類,從20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對桑給巴爾豹的生活環境進行了破壞,也導致桑給巴爾豹的數量正在極具減少,傳聞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就沒有發現過桑給巴爾豹,時至今日,在當地並沒有發現過桑給巴爾豹的蹤跡,桑給巴爾豹滅絕了沒有呢?
  • 迷霧中的-桑給巴爾豹
    ,是一個分布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群島的主島溫古賈島上、可能已經滅絕的非洲豹的種群。然而,桑給巴爾政府的的數據顯示,1990年代中期仍有桑給巴爾豹被獵人捕殺,島民也仍有目擊桑給巴爾豹,並且有家畜被桑給巴爾豹捕食的報告。
  • 揭秘史前最強獵豹 坦尚尼亞特有品種桑給巴爾豹
    揭秘史前最強獵豹 坦尚尼亞特有品種桑給巴爾豹時間:2020-06-19 09:26   來源:愛情劇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史前最強獵豹 坦尚尼亞特有品種桑給巴爾豹 獵豹你們應該都知道吧,這種動物也是十分的兇猛,奔跑的速度很快,捕食的能力也是很強大。
  • 盤點40年來11大滅絕動物:妖魔化桑給巴爾豹
    4、桑給巴爾豹是豹的亞種,僅分布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群島的主島溫古賈島上。到目前為止,人們還無法確定這種「大貓」是否完全滅絕,由於它們偶爾還會出沒,但未被科學證實。滅絕原因:桑給巴爾豹被妖魔化;人類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劇增,不得不侵佔桑給巴爾豹的棲息地。
  • 世界上滅絕的5種動物,其中一個被稱為「活化石」,為何消失了?
    本來它們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存,由於社會的不斷進步,航海業、漁業得到了很大發展,白鰭豚的生存地受到了威脅,因此只能慢慢死亡。臺灣雲豹。臺灣雲豹是臺灣特有的珍貴的貓科動物,在小小的臺灣島上,雲豹就成了體型最大的野生動物之一。
  • 考古學家挖出1.5萬年的猛獁象骨頭,發現它們的消失與人類有關
    其實在古生物研究領域中,人們對於猛獁象的消失一直爭論不一,這次這個巨坑的發現,也間接為猛獁象滅絕的原因,再次添加了新的證據。猛獁象又被成為長毛象,它們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象,也是陸地上曾經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的體重超過12噸,主要生活在冰河時期,看起來猶如一座移動的小山,絕對可以用「史前巨獸」來形容他們。
  • 被黑得最慘的豹,與「巫術」相關而滅絕
    被黑得最慘的豹,與「巫術」相關而滅絕豹是一種非常美麗而又兇殘的貓科動物,在四種大型貓科動物中,豹是體型僅次於老虎、獅子、美洲豹的第四大貓科動物。它們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度快。它們對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在森林、溼地、半沙漠地區均有分布,是少數可以適應不同環境的貓科動物。
  • 袋狼作為澳洲明星物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消失的明星物種跟現代許多已經滅絕的動物一樣,袋狼的消失跟人類有著莫大的關聯,尤其是5000年前,人們將狗帶入了澳洲,隨著狗的數量越來越多,一些狗逃脫了人們的控制,成為了野犬。「一刀切」的方式雖然讓人類及其家畜免受了野生動物的侵擾,但是也直接毀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使得袋狼及其獵物等一眾動物大量消失。其實袋狼雖說是當時澳洲一種強大的食肉動物,但是對於人類的威脅,卻也並沒有那麼大,研究表明袋狼的性格十分謹慎,它們懼怕人類,具有夜行性,通常喜歡在夜間捕食,而白天則在石礫、樹叢等地方休息。
  • 袋狼已消失83年,如今卻再次「復活」,會使人類會發生啥?
    要說到「滅絕」這個詞,就意味著這種物種已經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但在人類近幾年的發現中,卻顛覆了「滅絕」這個詞的本意。因為在人類的野外,發現消失了83年的袋狼,而緊接著出現的就是白喉秧雞,那麼袋狼已經消失了83年,如今再次「復活」又意味著人類會發生啥呢?
  • 帶你了解桑給巴爾
    桑給巴爾早期也譯作桑其巴魯,是位於東非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東部的一個半自治區,它包括印度洋上的桑給巴爾群島,距離大陸25-50公裡,包括了許多小島和兩個主要大島:溫古賈島主島,通常非正式地被稱為「桑給巴爾島」,面積1651km,另一個是奔巴島面積980km。
  • 5種有望被復活的動物,猛獁象上榜,最後一種曾被復活7分鐘
    在人類看來,「復活」是一件充滿興奮與恐懼的事情,興奮的點在於復活是一種生命的延續,也是一種科技的進步,而恐懼的點在於誰都無法預料到重新復活之後被復活的生物會變成什麼樣子,不過人類的好奇心和科技的進步使得這個地球上很多已經徹底消失的動物有著復活的可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有望被復活的5種動物。
  • 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原標題:已滅絕的袋狼遺傳多樣性是怎樣損失的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從有108年歷史的生物樣本中成功提取DNA並測序,闡明了已滅絕的袋狼(又稱塔斯馬尼亞虎)是如何發生長期的遺傳多樣性損失的。
  • 消失了83年的袋狼「復活」了,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
    這就不得不提到袋狼了,消失了83年的袋狼竟神奇「復活」了,連白喉秧雞也出現了,這意味著什麼呢?很早以前,人類文明只是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這三塊大陸出現並逐漸成長。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地區,並把人類文明帶到了美洲大陸。但是,給美洲地區帶去的不僅是人類文明,還有破壞。歐洲人到達美洲地區後,給原始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並且利用槍枝制服了土著民。
  • 消失的遠古野味:猛獁象
    那裡生活著猛獁象,以及一些食草動物群和捕食食草動物的食肉動物,它們在第四紀元大量滅絕,除了猛獁象外,還有羚羊、野生犀牛、野牛、馬、巨型鹿、洞穴獅子、劍齒虎以及馴鹿等。一個說法是,這麼多動物同時滅絕的原因是因為氣候變化,氣候變化造成了草原森林化,而猛獁象的存在控制著樹木的數量,猛獁象消失了,森林就開始擴大,食草動物不斷減少,直至滅絕。
  • 袋狼,被人為誤解,滅絕的動物
    1936年,這隻世界上僅存的袋狼也死去了,原因是管理員疏忽忘了打開獸舍的門,而使其暴曬而死。在袋狼消失50年後,國際自然保護權威機構宣布其滅絕。從此人類再也不能目睹這一名星物種的風採了。在澳大利亞,袋狼曾被歐洲移民者妖魔化,被當作兇狠的「殺羊魔」。儘管統計數字表明這是個誤會,其實,吃羊的罪魁是澳洲野狗,但是人們還是把袋狼描述為嗜血成性的殺手。
  • 聽說你們要復活一頭猛獁象!
    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它們融合到近親亞洲象的基因組中,以製作混種胚胎;3.  最後孕育出胚胎,就得到了我們已經滅絕4000年的猛獁象啦。復活生物的基因編輯技術現在對科學家來說早已經不是什麼難題。把把它們放在俄羅斯,它們打不過戰鬥民族咋辦?把它們放在美洲,萬一又給搞滅絕了咋整?總之,問題多多,困難重重,猛獁象的平安歸來還需要四方點讚,八方支援。除了猛獁象,它們也有望重見天日這家公司除了在嘗試復活猛獁象之外,還在嘗試復活那些比較小的動物。
  • 猛獁象 Mammoth
  • 《人類黎明》猛獁象消失原因介紹
    但有些玩家一直都沒發現猛獁象的存在,那麼猛獁象為什麼消失了吶?讓「lzh_395324475」告訴你吧。猛獁象消失原因介紹:遠古生物新石器時代會滅絕。要做科研需要在舊石器時代做掉;不過,北境找猛獁象不如在村落附近圍剿狼,穴熊,巖洞獅這類早期直接威脅村落的野生生物;解決安全隱患的同時還能解決食物皮毛供給;攀科技而言,沒覺得有必要特地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