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越來越現代化,而現代化的背後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由於人類對經濟發展沒有節制的瘋狂追求,說具體一點就是,受農業開採、漁業捕撈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將會加快,而在目前已知的大概800萬個物種中,已經有100萬個左右的物種即將面臨滅絕的威脅,很多物種的滅絕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幾十年之後。
3000萬年一次?
自從地球上開始有生命出現以來,據統計已經有超過98%的物種滅絕。如此巨大的數字絕不可能是一種偶然的現象。經科學家們研究統計,目前地球上曾經經歷過的五次物種大滅絕,其實是具有周期性的。通常在每3000萬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大型的物種滅絕。那這五次大滅絕都對物種造成了那些毀滅性的打擊呢?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又被稱為奧陶紀大滅絕,這次滅絕導致85%左右的物種滅絕。3.65億年前的第二次物種大滅絕,針對的則是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在這次滅絕中遭受了滅頂之災。而第三次的物種滅絕狀況更慘烈,有超過96%的地球生物滅絕。第四次的物種大滅絕則將爬行類動物送進了地獄之手。而第五次物種大滅絕則是恐龍大滅絕。唯一一個曾經統治過地球的物種滅絕了,然後人類出現。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這種規律性的物種大滅絕引起了部分科學家的注意,有人注意到,前五次的物種滅絕基本都和隕石撞擊地球或者環境發生巨變有關係。於是有人提出,人類有可能正處在第六次的物種大滅絕周期中。
因為說到氣候變化,最能引起大眾關注的就是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溫室效應造成了全球氣溫的普遍升高,包括一直是冰封之地的南極和北極。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北極和南極也在慢慢開始融化。而溫室效應帶來的另外一個顯著變化就是海平面的升高。如果海平面不斷地升高,那麼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那些低海拔的國家被無情淹沒。
由於人類對環境的過度破壞以及對動植物的過度追捕,導致很多珍稀的動植物已經滅絕,還有部分瀕臨滅絕。這些行為肯定會影響到生物鏈的完整性,從而最後造成生物鏈的過度破壞。如果這一情況真的發生,相信下一次的物種滅絕會很快到來,到了那時候,人類該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