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晶界動力學的新理論

2021-01-19 X-MOL資訊


大多數金屬、合金和陶瓷是晶體,它們的原子周期性地排列在晶格中。完美的晶體具有相同的周期性結構。大多數晶體是由不同的晶體顆粒組成的,所有這些晶體顆粒都具有相同的原子結構,但取向彼此不同。材料學家特別關心這些晶粒間邊界——晶界,因為在晶界中更可能發生腐蝕和其他的損壞。了解晶界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如何移動,是材料微結構工程的基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陳孔韜博士及其合作者,通過位錯的統計物理模型和分子動力學模擬,說明了晶界遷移率(晶界動力學裡最重要的係數)其實是一個二階對稱矩陣,而不是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的標量。晶界遷移率是晶界速度和驅動力之間的比例係數。雖然晶界速度通常被認為是晶界沿著法向的運動速度,但是晶界上下的晶粒也會相對滑移,所以,晶界速度是矢量。由於晶界運動可以被晶界上下的化學勢差或切應力所驅動,所以,晶界上的驅動力也是矢量。因此,做為速度和驅動力的比例係數,晶界遷移率必須是矩陣。通過對一個銅的晶界的分子動力學模擬,陳孔韜等發現,晶界遷移率矩陣的所有分量都不為零。其中一些分量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另一些隨著溫度上升而下降。陳孔韜等提出了一種基於位錯的統計模型,說明了在一個臨界溫度以下,晶界遷移率和溫度遵守阿倫尼烏斯方程,而在臨界溫度以上,晶界遷移率反比於溫度(圖1)。這個臨界溫度由位錯的能量決定。對於一個晶界,哪個位錯發揮主導作用,取決於驅動力的類型和所研究的晶界遷移率分量。最後,陳孔韜等研究了晶界遷移率張量如何影響了經典晶粒生長理論,並說明了晶界運動帶來的應力會降低晶界遷移率和晶粒生長速度(圖2)。

圖1. 晶界遷移率張量的各個分量的溫度依賴性。圖片來源:PNAS

圖2. 晶粒生長中,晶粒大小、切變隨時間的演化。圖片來源:PNAS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陳孔韜博士。近年來,陳孔韜博士用統計物理、分子動力學、蒙特卡洛模擬等方法研究晶界動力學,以第一作者在PNAS、Acta Materialia 等發表多篇論文,取得令人矚目的進展。The grain boundary mobility tensorKongtao Chen, Jian Han, Xiaoqing Pan, David J. SrolovitzPNAS, 2020, 117, 4533-4538, DOI: 10.1073/pnas.1920504117


陳孔韜,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David Srolovitz,用統計物理、分子動力學、蒙特卡洛模擬等方法研究晶界動力學。曾獲Acta Student Award (結構材料學頂級刊物Acta Materialia 的年度最佳學生論文獎),President Gutmann Leadership Award (賓夕法尼亞大學授予頂尖研究生的獎項),擔任Materials & Design 等期刊審稿人,並受邀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法國裡爾大學、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等進行學術報告。以第一作者在PNAS、Acta Materialia 等發表多篇論文,並被Justdial.com, Phys.org等國際媒體報導。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化學 • 材料 領域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物化】晶界相變的新類型
    晶粒之間的邊界、晶界,對材料性質有著很大的影響。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陳孔韜博士及其合作者,通過位錯的統計物理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擬,說明了晶界上也存在Kosterlitz-Thouless類型的拓撲相變,並闡明了這個相變對晶界動力學、形態和超塑性的影響。晶界上的位錯的形成和遷移,控制著晶界和多晶材料的許多動力學和動力學特性。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採用飛秒瞬態光譜技術系統地研究了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的熱載流子弛豫動力學,發現該體系呈現出亞皮秒級別的熱載流子壽命與之前理論預測的「聲子瓶頸」機制不符,進一步研究發現熱載流子能量耗散通道由表面配體分子誘導的非絕熱弛豫機制所主導。
  • 大連化物所推進「理論與計算化學中心」籌建工作
    國內部分重點大學與科研所,如吉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夏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科院北京化學所、上海有機所、太原煤化所、過程技術研究所、上海藥物所等也先後建立理論化學及計算化學研究所、組。    大連化物所從50年代就開始在色譜分析、催化化學、分子動力學等領域開展理論計算工作。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水分子光化學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西南交大頂刊論文:位錯-晶界交互作用的三維離散位錯動力學模擬
    晶界對多晶材料的塑性變形有重要影響,尤其是當材料的尺寸達到微米/納米級別。不同的位錯-晶界交互作用機制往往會導致不同的塑性變形特徵。由於晶界類型的多樣性以及晶界結構的複雜性,位錯與晶界的相互作用有多種形式,包括位錯穿透晶界、位錯被晶界吸收、位錯從晶界處反射或發射等。
  • 西南交大頂刊論文:位錯-晶界交互作用的三維離散位錯動力學模擬
    晶界對多晶材料的塑性變形有重要影響,尤其是當材料的尺寸達到微米/納米級別。不同的位錯-晶界交互作用機制往往會導致不同的塑性變形特徵。由於晶界類型的多樣性以及晶界結構的複雜性,位錯與晶界的相互作用有多種形式,包括位錯穿透晶界、位錯被晶界吸收、位錯從晶界處反射或發射等。
  • 2013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會議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7月22日至26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主辦,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101組協辦的2013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13)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 大連化物所納米晶敏化分子三線態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基於量子限域的鈣鈦礦納米晶有效地實現了可見光碟機動的萘三線態敏化。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化學快報》(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團隊,在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超冷四原子反應的精確截面計算。  近年來,超冷(T<10-3K)分子的製備成為實驗熱點。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上述工作得到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點項目、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和大連化物所甲醇轉化與煤代油新技術基礎研究專項(DICPDMTO)的資助。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11T5組)研究員金盛燁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
  • 大連化物所觀測到摻雜量子點中的「聲子瓶頸」動力學現象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在半導體量子點熱電子馳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觀測到了銅摻雜量子點中熱電子馳豫的「聲子瓶頸」效應。若能對熱載流子進行有效利用,可突破這一極限,使太陽能電池的理論能量轉換效率提高至66%。此外,熱載流子的有效利用對提高光催化效率和敏化光化學反應也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熱載流子的亞皮秒級別馳豫給熱載流子有效利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分子甲醛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單分子甲醛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Acta Mater》晶界狀態轉變對晶粒長大行為的影響
    導讀:晶界狀態(Grain boundary complexions)轉變會導致晶界性質的變化,本文建立了摻釔氧化鋁系統的參數化介觀模型,研究晶界狀態轉變影響下的晶粒生長行為。發現第二相析出的形成,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異常晶粒長大,減小最大晶粒尺寸,但對共存區域的異常晶粒長大行為影響不大。
  • 《Acta Mater》晶界狀態轉變對晶粒長大行為的影響!
    導讀:晶界狀態(Grain boundary complexions)轉變會導致晶界性質的變化,本文建立了摻釔氧化鋁系統的參數化介觀模型,研究晶界狀態轉變影響下的晶粒生長行為。目前,已經在許多系統中證明了晶界狀態(Grain boundary complexions)轉變會導致晶界性質的變化,例如晶界遷移率。這種晶界遷移率的變化被認為是幾種摻雜氧化物系統中AGG的原因,也可能在某些金屬系統中引起AGG。這種從晶界相變到微觀組織演化的突現行為以前已經被用於構建晶界相變時間-溫度-轉變圖。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肖建平、潘秀蓮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於碳納米管的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 浙大《Acta Mater》原子尺度揭示缺陷交互作用晶界遷移
    金屬材料變形過程中常見的晶粒長大和動態再結晶過程通常由晶界遷移主導,而晶界在遷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晶粒內部的缺陷發生交互作用,改變晶界的可動性,進而顯著影響材料的變形行為和力學性能。儘管已有大量關於缺陷-晶界交互作用的理論預測和計算模擬(包括位錯塞積、吸收、穿過和反射),其原子尺度機制仍缺乏系統的實驗研究;另一方面,晶格缺陷-晶界交互作用對晶界遷移動力學的影響機理尚不明確。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O+O2反應散射微分截面圖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重要進展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理論中心研究人員孫志剛,劉蘭,張東輝以及他們的合作者撰寫的論文 「State-to-state quantum dynamics of O+O2 isotope exchange reactions reveals nonstatistical behavior at atmospheric conditions」(態-態動力學揭示O+O2同位素交換反應在大氣條件下的非統計行為
  • 大連化物所發表非鉛鈣鈦礦納米晶載流子動力學專論文章---中國科學院
    大連化物所發表非鉛鈣鈦礦納米晶載流子動力學專論文章 2019-11-08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受邀發表了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