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會議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7月22日至26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主辦,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101組協辦的2013理論與計算化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13)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
化物所助力大連「潔淨能源之都」建設
圍繞推進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與建設等重大事項,大連市政府已與大連化物所建立月度協商機制。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大連化物所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並將其納入重點領域布局。2017年10月,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大連化物所籌建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按照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模式運行,集合了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20餘個研究所的優勢力量,加快構建「1+X+N」開放融合的創新組織體系,組建能源領域強大科技創新「集團軍」。
-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中國科學院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 2021-01-0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大連化物所等揭示Fe單原子活性中心的配位結構變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黃延強團隊、能源研究技術平臺穆斯堡爾譜研究組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劉彬、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合作,從實驗和理論上揭示了Fe單原子材料催化中心電子態和配位結構在電催化氧還原反應(ORR)中的動態循環。
-
大連化物所等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大連化物所等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2020-11-0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團隊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該研究為揭開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新思路。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潘秀蓮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於碳納米管的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在日前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J.
-
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2020-09-08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化學物理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健全完善研究所制度體系開展學習交流。
-
大連化物所發展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江凌、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張東輝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合作,在中性水團簇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 團簇在能源催化和大氣霧霾等諸多化學過程中廣泛存在,團簇表徵與性能研究對詮釋化學反應機理至關重要。
-
中科院理論與計算化學高級學術研討會召開
8月16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主辦、大連化物所承辦的中國科學院理論與計算化學高級學術研討會在大連召開。會議主席由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和美國紐約大學張增輝教授共同擔任。來自海內外的理論與計算化學界科學家及研究生代表150餘人參加了會議,其中香港和臺灣地區及海外華人代表15人,非華人代表1人, 40餘人將在會上做邀請報告。 代表們圍繞量子化學、波包動力學、經典軌線計算及其在化學動力學、催化化學、材料化學、大氣化學、生物化學和藥物設計等領域的應用開展了廣泛交流。
-
大連化物所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團隊,在超冷四原子反應的動力學計算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超冷四原子反應的精確截面計算。 近年來,超冷(T<10-3K)分子的製備成為實驗熱點。
-
大連化物所等利用大連相干光源發現迄今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江凌與中科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團隊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該研究為揭開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提供新思路
-
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共建的杭州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揭牌
5月3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共建的杭州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揭牌。浙江省副省長成嶽衝和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大連化物所副所長蔡睿在揭牌儀式上致辭。2016年5月,在楊學明等有關方面的大力推動下,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喜結連理,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大連化物所國家技術轉移浙江分中心和杭州高等研究院。他希望,杭州高等研究院能成為一座連接大連化物所與浙江師範大學的橋梁,並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大連化物所成熟的科學技術在浙江地區轉移轉化,加快區域創新驅動的發展步伐,為我國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活力。
-
大連化物所等觀測到電子激發態的OH超級轉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和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袁開軍團隊,與南京大學教授胡茜茜、謝代前合作,在水分子的光解動力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首次發現電子激發態的OH超級轉子。
-
大連化物所團隊發現最小冰立方新結構
(示意圖)大連化物所供圖中新網大連11月2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2日發布消息稱,該所江凌研究員、楊學明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雋教授研究組合作,發現了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
-
大連化物所完成「一三五」國際專家診斷評估—新聞—科學網
大連化物所領導以及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研究生代表參加了評估。 在評估預備會上,中科院副秘書長潘教峰首先介紹了中科院的「一三五」規劃以及針對研究所開展國際診斷評估的目的和要求,之後為專家組成員頒發了聘書。
-
大連化物所等揭示σ型軌道重疊是非平面鐵配合物的芳香性來源
大連化物所等揭示σ型軌道重疊是非平面鐵配合物的芳香性來源 2020-11-11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化物所等揭示σ型軌道重疊是非平面鐵配合物的芳香性來源
-
大連化物所發現冰立方的新結構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江凌研究員和楊學明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雋教授研究組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基於大連相干光源的中性團簇紅外光譜實驗方法,發現了多個最小冰立方的新結構,這些最小冰立方是由八個水分子組成的水團簇。
-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積碳定向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團隊在甲醇制烯烴(MTO)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在高溫下將失活SAPO-34催化劑中的積碳物種直接定向轉化為活性烴池物種,提出了通過催化劑再生來調控MTO低碳烯烴選擇性的全新技術路線
-
大連化物所首次在雙分子反應中觀測到重-輕-重振蕩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劉舒、研究員吳國榮、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和張東輝團隊首次在Cl+CH4→HCl+CH3反應中發現了重-輕-重反應機率振蕩現象。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在該工作中,大連化物所研究團隊以LiH-Fe複合催化劑為研究對象,發現Fe與LiH在界面處存在強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