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物所助力大連「潔淨能源之都」建設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獲悉,大連化物所在中國科學院、遼寧省和大連市等大力支持下,以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為主體,以「大連先進光源」和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為重要支撐和保障,加快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步伐,集聚能源領域優勢研發力量,完善創新鏈條,打造潔淨能源產業高地,助力大連建設「潔淨能源之都」。

依託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

遼寧省及大連市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大連化物所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省市主要領導多次進行專題調研,建設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現已寫入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大連市已撥付1億元專項經費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並與中科院籤署「中國科學院-大連市全面科技合作戰略協議」。圍繞推進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與建設等重大事項,大連市政府已與大連化物所建立月度協商機制。

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大連化物所爭建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並將其納入重點領域布局。2017年10月,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大連化物所籌建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按照國家實驗室體制機制模式運行,集合了中國科學院能源領域20餘個研究所的優勢力量,加快構建「1+X+N」開放融合的創新組織體系,組建能源領域強大科技創新「集團軍」。2018年4月,中國科學院批准依託大連化物所啟動實施「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與示範」A類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總經費16億元,組織開展跨學科、大協作和高強度的協同創新,通過變革性關鍵技術突破與示範,實現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的融合發展,為構建我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同時為爭取建設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創造條件。專項實施以來,各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落實示範工程項目超過20項,已開工項目拉動外部投資約200億元;並將重點推動潔淨能源關鍵技術在陝西榆林等我國典型的能源富集區域進行多能融合規劃和示範。

集中力量建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大科學裝置是開展前沿研究、探索自然規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推動科學發展和原始創新的國之利器。在位於長興島的「大連光源」,來自國內外的多個科研團隊正輪流藉助該裝置開展科學研究。目前,已經有多個國際知名科研團隊與「大連光源」開展務實合作,在水分子光化學研究等領域成功取得系列新進展。以「大連光源」為平臺的、能源相關的基礎科學研究國際網絡已經初步形成。

在「大連光源」的基礎上,大連化物所正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全力推進「大連先進光源」的申請與建設。2018年8月,大連化物所與大連市籤訂《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啟動實施「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大連市政府提供預研經費5億元,並在項目建設用地、組織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成立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中國科學院將「大連先進光源」列入院重點推薦項目之一向國家申報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所內成立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大連先進光源」項目推進工作小組,提供全面基礎工作保障。

規劃建設的「大連先進光源」是一臺基於先進超快雷射技術與超導加速器技術相結合的高重複頻率極紫外(含軟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有望成為世界上獨特的綜合性基礎科學研究平臺,將有力地推動能源化學、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結構生物學、先進材料等多個基礎科學領域產生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在極紫外半導體光刻以及微納加工技術等「卡脖子」領域具有重大的應用前景,將成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的「利器」。

深入實施科教融合戰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大連市高新區英歌石,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基礎建設已全面啟動。數十個塔吊起起伏伏,基礎施工、砌築、機電等工種有序配合,部分樓宇已經完成主體建設。目前,基建工作已完成近4成。據了解,首批新生預計在2020年9月入駐「國科大能源學院」。

「國科大能源學院」通過科教融合新體制發揮中國科學院的教育特色,聚集潔淨能源領域教學和科研優勢力量,將深化前瞻性基礎研究,培養一批具有前瞻交叉思維的能源科技領軍人才和產業人才,促進我國潔淨能源科技創新單元和創新隊伍的形成。

以「國科大能源學院」為先聲,包括隨後建設的「大連先進光源」等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將形成集科學、技術、人才、資本等為一體的新能源科研產業高地,加速大連建設「潔淨能源之都」。

(中國日報大連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大學能源學院在大連揭牌成立 助力潔淨能源發展
    央廣網大連10月31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揭牌儀式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李樹深,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大連市人民政府市長譚成旭等領導出席儀式。
  • 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大連化物所、青島能源所聯合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2020-09-08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兩所所領導班子參加學習,並結合會前自學和實際工作進行重點發言、交流學習體會。會議由所長劉中民主持。  會上,劉中民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三十句殷切期望和關於黨建工作的十句「妙喻」,表示,越是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越要保持頭腦清醒,科研工作要始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努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更多的科技成果助力國民經濟社會發展。
  •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
    大連市常務副市長盧林和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分別代表大連市政府和大連化物所籤訂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大連市政府將在項目選址、建設資金上對「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予以支持。這標誌著「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進入正式啟動實施階段。  劉中民指出,「大連先進光源」是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和穩定高端科技人才來所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 大連化物所組織召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會---中國科學院
    大連化物所組織召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會 2020-01-09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連化物所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研究室主任及副主任、研究組(含創新特區組)組長、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副處長、六級以上職員、在職黨支部書記等10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毛志遠主持。  所長劉中民作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報告。
  • 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大連建設能源學院
    央廣網大連1月22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賈鐵生 通訊員熊川男)1月20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建設項目籤約儀式在大連舉行。籤約儀式上,大連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三寰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籤署《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建設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三寰集團有限公司雙方籤署《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建設項目合作意向書》。
  • 劉中民: 大連先進光源是推動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申請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遼寧是傳統的科技大省,卻一直都稱不上是科技強省,關鍵問題就在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欠缺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吸引上萬參觀者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在這裡,2018年大連市科技活動周拉開了大幕,一場以「我和科學有個約會」為主題的公眾科學日活動向公眾免費呈現。兩天內,活動共吸引了來自高校、中小學、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12000餘名公眾前來參觀,規模創歷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之最。
  • 茅臺集團與大連化物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建現代分析檢測協同創新...
    來源:證券日報11月26日,茅臺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大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茅臺酒全產業鏈的質量控制體系流程,深入開展技術、人才、平臺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提升茅臺酒質量和管控。高衛東講話高衛東指出,大連化物所「國之所需、科研所向」的奉獻精神值得茅臺集團學習,雙方在酒類物質分析、品質控制、溯源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通過精誠合作,助力茅臺實現從產品領先到技術領先的跨越。同時,希望大連化物所先進能源技術加快在貴州六盤水、畢節等地實現產業化。
  • 大連化物所「合成氣制高碳醇」取得關鍵進展
    11月26日,由大連化物所和陝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成氣制高碳醇Co-Co2C(鈷-碳化鈷)基催化劑的創製及其在萬噸級裝置上的評價試驗」,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大連化物所發表天然產物微生物合成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催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周雍進團隊發表了題為Advanced Strategies for P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in Yeast 的綜述文章。
  • 大連化物所發展出纖維素合成甲基環戊二烯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李寧、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實現纖維素基3-甲基-2-環戊烯酮(MCP)直接加氫脫氧合成甲基環戊二烯(MCPD),該研究為不飽和酮直接轉化制共軛二烯開闢了新路徑。
  • 大連化物所粗大事了,全世界羨慕嫉妒很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於1月15日終於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 大連化物所製備出高效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組件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博士王開團隊採用狹縫塗布製備方法,結合高壓氮氣萃取和離子液體鈍化鈣鈦礦界面技術,製備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小面積效率達到22.7%(0.09cm2),大面積組件達到19.6%(7.92cm2)。
  • 大連化物所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及其加氫生產正丙醇裝置開車成功
    單原子催化的概念由大連化物所張濤院士等於2011年率先提出。,與氫甲醯化活性金屬單原子(銠和鈷離子)形成具有多重配位結構和高穩定性的單原子催化劑。2018年底,5萬噸/年乙烯氫甲醯化製備丙醛/正丙醇工業裝置開始建設,2020年8月27日一次投產成功。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製備出高效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組件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博士王開團隊採用狹縫塗布製備方法,結合高壓氮氣萃取和離子液體鈍化鈣鈦礦界面技術,製備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連化物所採用狹縫塗布沉積技術製備高效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組件電池
  • EES發表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DNL)專刊
    EES發表DNL專刊為慶祝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 簡稱DNL)的啟動,國際能源和環境領域重要的學術刊物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EES)特發表專刊。專刊邀請國際能源和環境領域活躍的研究組撰寫文章,並經過嚴格的審稿程序,從近40篇遞交的文章中遴選錄取16篇形成這期專刊的內容,其中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有5篇文章入選。專刊還配發了以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DNL)建築照片為基礎的封面和帶有DNL Logo並附註關於DNL簡要介紹的封后頁。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發出新一代低成本、高功率密度全釩液流電池電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團隊成功開發出新一代30 kW級低成本全釩液流電池電堆。該電堆採用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可焊接多孔離子傳導膜(成本<100元/m2)。相對於傳統的電池組裝技術,膜材料實際使用面積減少30%。
  • 大連化物所完成「一三五」國際專家診斷評估—新聞—科學網
    大連化物所領導以及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研究生代表參加了評估。 在評估預備會上,中科院副秘書長潘教峰首先介紹了中科院的「一三五」規劃以及針對研究所開展國際診斷評估的目的和要求,之後為專家組成員頒發了聘書。
  • 大連化物所發表碳一化學前瞻性文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碳一分子催化轉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近日,該團隊受邀發表題為Catalysis for Selected C1 Chemistry的前瞻性文章。
  • 大連化物所2.5億元先進光源項目落成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投資2.5億元建設的「大連先進光源一期·極紫外相干光源項目」,在大連長興島經濟區竣工並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大連先進光源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首個超億元重大科學儀器研製項目,是我國科技基礎研究領域的世界級利器,將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生物、能源等領域的基礎實驗。(記者 王剛)